融媒体时代下短视频在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2020-01-12 19:08韩志鹏谢晶心西婷婷
黑龙江气象 2020年2期
关键词:气象科普公众

韩志鹏 ,袁 园 ,谢晶心 ,西婷婷 ,于 淼

(1.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 黑河 164300;3.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 伊春 153000;4.富锦市气象局,黑龙江 佳木斯 156100;5.阿城区气象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融媒体时代

1.1 融媒体的定义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的核心在于“融”,本质上是一种“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的理念,而不是一种单独成立的媒体介质。

1.2 融媒体的创新点

融媒体的创新点在于它充分汲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势,并通过融媒体的理念将其发挥至极致,倡导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有机结合,而不是制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环境,从而导致其中任何一方受到竞争的冲击而被抑制发展或完全取代。正因为融媒体时代融合了不同种类的媒体介质,所以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价值和收益都要高于单一媒体的时代。

2 气象宣传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2.1 气象宣传科普工作现状

近年来,气象宣传科普工作随着气象公众服务满意度的提高而逐渐得到认可,地方政府、气象部门内部、社会各界以及百姓对气象宣传科普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在每年气象宣传科普的关键节点,例如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各级气象部门都会积极组织公众开展气象宣传科普“嘉年华”,对外免费开放气象台、气象科普展馆,通过设置气象科普展板、发放气象科普手册、开设科普知识大讲堂等多种形式普及气象知识。气象部门也会积极联系当地新闻媒体进行直播或采访,深入幼儿园、小学等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气象科普宣传。

2.2 公众对接收信息的吸收率不足

虽然目前气象宣传科普工作认可度得到提升,但结合上述开放参观、知识讲座、发放手册等宣传科普方式,这些方式形式单一,较为传统,缺乏新鲜活力和十足的吸引力。公众仍旧处于被动宣传的状态,无法完全调动起学习气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公众接受气象科普的状态处于被动而非主动,所以对于气象知识的记忆也是短暂的,无法真正将学到的气象知识形成长期记忆、运用,甚至转化为自身科学素养。

2.3 宣传科普内容不够亲民

由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然发生改变,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和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气象科普的受众对象是对气象领域不熟悉或相对陌生的公众,而气象科普的重点在于“普”而不在于“科”,很多气象科普工作者往往无法完全准确把握这一概念。在很多情况下,会将科普内容的正确性、专业性、权威性发扬到极致,追求学术上的一丝不苟,没有考虑到受众对象的需求和感受。

3 短视频的发展和优势

短视频是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等科技的高速发展所诞生的,是融媒体时代下发展非常成功的一种媒体,它形式上快捷、便利,同时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容积”,可以充分容纳传统媒体的各项优势,传统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在短视频中均可以完美的体现,它的出现一直以来都受到公众的关注和青睐。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且近年来仍持续呈现上升趋势,短视频已成为公众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为今后气象部门开展宣传科普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1)短视频更加契合当代公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当前,随着社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公众的阅读习惯逐渐从传统纸质媒体向网络数字媒体方向迁移。网络阅读方式越来越快捷便利,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网络上自主选择性阅读。短视频结合了文字、声音、图像等元素,传递信息更加生动,展示信息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更加符合当代公众的阅读口味,不同题材的短视频便于公众索引,能及时填补公众需求的空缺。

(2)短视频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得益于短视频在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相比于传统的气象宣传科普方式,公众不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只需借助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充分利用自身碎片化时间,不受场地条件约束,随时随地便可轻松获取气象信息和知识。

(3)短视频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短视频还具备着体积小、播放消耗流量少的特点,在当今4G网络普及,5G网络飞速发展,WIFI信号随处可见的环境下,小体积的短视频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上传至网络平台。公众可以通过分享功能让短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传播,更加提高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达到增加气象宣传科普覆盖面的效果。

4 利用短视频开展气象宣传科普的思考

(1)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气象宣传科普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有机组成部门,也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8年以来,国家针对短视频平台内容进行集中治理,并且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及中央企业官方账号进驻短视频平台,在利用短视频传播气象信息和科普知识的过程中,短视频作者和运营者必须首先提高政治站位,必须坚持党对气象宣传工作的领导,创作内容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响应国家主旋律,发布具有正能量的短视频,为公众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2)内容要结合热点问题,科学合理安排宣传科普内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趋多趋强。当发生灾害性天气、重要天气事件等热点问题时,可利用短视频发布快捷的优势,提前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指导公众科学、理性面对天气事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同时,充分利用气象热点问题的时效性和生动活泼、便于理解的短视频内容,及时把握公众最关注的要点和最真实的需求,及时、科学、有针对性地为公众科普相应的气象知识,避免盲目宣传科普。

(3)内容要创新活泼,充分考虑公众阅读心理。在创作气象短视频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短视频的完整播放率,提高短视频内容的宣传科普效果,充分考虑公众观看短视频的习惯,快速抓住公众的好奇心。例如,将视觉效果最强的视频片段放在开始,充分调动公众的注意力,或利用具有推进式的故事情节,增强公众的代入感等。

(4)内容要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公众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在养生、饮食、旅游、穿搭等与气象相关的领域上关注度不断提高。在短视频创作中,可以结合公众所关心的领域,进行 “生活指南”式气象宣传科普,短视频内容越贴近生活,就越容易走进人们生活中。

猜你喜欢
气象科普公众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大国气象
科普漫画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