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养蜂事业健康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

2020-01-13 08:25
中国蜂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养蜂业蜂业中蜂

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武汉 430000

一、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政策详情

1.近3年政策概况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特色畜牧业发展,自2018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单列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10个蜂业主产省份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每个省安排500万元。农业农村部对项目实施提出明确要求,各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项目主要实施内容,科学测算细化补助资金,明确具体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支出内容,同时鼓励各省按规定统筹整合其他相关渠道资金,支持蜂业质量提升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协同推动特色畜牧业发展。至2020年,已连续实施3年。

2.项目设定的总体思路

为推动养蜂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养蜂业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节本增效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意义,更好地发挥蜜蜂授粉酿蜜“月下老人”作用和“健康益友”作用,围绕养蜂业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以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为重点,探索建立蜂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国蜂业发展质量。

一要提升养蜂业发展水平。支持建立种蜂育繁推体系和专业化养蜂场,推行标准化养蜂生产,提升蜜蜂养殖设施装备水平,引导生产成熟蜜等优质蜂产品,推动养蜂生产方式变革;二要完善蜜蜂授粉发展机制。以设施农作物为重点,引导种植户和养殖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高蜜蜂授粉普及率,充分发挥蜜蜂授粉替代劳动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作用,让蜜蜂授粉真正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三要提升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创建优质蜂产品品牌,健全蜂产品追溯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增加蜂产品消费信心;四要强化蜂产业科技支撑。整合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力量,加强先进蜂种、蜂药、设施装备研发,加快蜂产品开发,推广高效蜜蜂养殖技术和模式,切实提高蜂农养殖效益。

3.支持实施区域及实施内容

(1)主要实施区域

目前连续三年均在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10个蜂业主产省开展实施。

(2)主要支持实施内容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支持蜜蜂良种场或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升养蜂业装备现代化水平。

一是支持蜜蜂良种场建设。在充分考虑蜜蜂良种需求的基础上,选择蜜蜂良种育繁推体系基础较好的区域,新建或改扩建年生产1万只以上西方蜜蜂生产用王的种蜂场或年生产5000只以上中华蜜蜂生产用王的种蜂场;二是支持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选择龙头企业实力较强、产业链健全的蜂产业优势区域,以现代化养蜂基地、区域品牌培育和技术示范推广等为重点,提高蜜蜂标准化养殖水平,打造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设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三是支持提升养蜂业技术装备水平。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将有关养蜂机具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大力支持先进养蜂机械的研发推广,促进现代化养蜂机具的推广应用。

二、湖北省项目实施概况

在此主要总结湖北省蜂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情况,概括介绍项目实际实施的主要方向和建设内容,分析当前存在的典型问题,便于后期项目开展中取长补短,帮助大家更好地抓住国家扶持政策这一利好契机,推进养蜂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提升我国养蜂业发展质量。

1.湖北省蜂业发展概况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光能充足,无霜期长,降水充沛,水网纵横,湖泊密布,又称“千湖之省”。从地理地形来看,湖北省主要呈西部山区、中东部平原的地形分布,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具有南北过渡的植物资源优势,纯天然蜜粉源资源丰富;中东部平原地区种植大面积油菜等农作物,具备季节性大面积蜜粉源植物,大宗蜜粉源资源优势明显。农作物蜜粉源中,油菜、水稻、棉花、玉米以及蔬菜数量多而种类丰富,其中,油菜产业是湖北省“金字”招牌,油菜籽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另外还有柑橘、桃树、猕猴桃、乌柏、油茶、莲藕、芝麻等多种果茶蔬特色植物,有洋槐、野桂花、荆条、五味子、五倍子等自然蜜粉源资源。

从蜜蜂养殖及蜂产品加工产业布局上来看,湖北养蜂业呈现中、意蜂并存共生的状态,形成了以神农架中华蜜蜂保护区为中心辐射至十堰、宜昌、恩施、随州、荆门和大别山山系形成的中蜂经济圈,以分布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为主的意蜂养殖生产经济圈,以咸宁野桂花蜂蜜产地为中心辐射至赤壁、崇阳、通城等地的野桂花蜂蜜经济圈,另外,还有以武汉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的产加销经营体系。整体上蜜蜂养殖与加工产业区域布局合理。

2.主要实施方向

结合各地不同的地理地形、环境气候及养蜂情况差异,重点立足养蜂及蜂产品生产加工行业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主要支持湖北西部山区建设中蜂良种繁育场和高效优质中蜂产业发展示范区,支持江汉平原区域建设意蜂良种繁育场和高效优质意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并鼓励倡导各地结合本地气候因素和养蜂习惯,积极研发设计适应当地养蜂实际的现代化蜂机具器械,提升养蜂行业现代化科技含量。

3.具体建设内容及典型成效

(1)扶持培育蜜蜂良种繁育场,提升蜜蜂种质资源

可以新建,也可以在原有蜜蜂良种场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通过采购标准化蜂箱、蜂王交尾箱、优质蜂王等,进行繁育扩群,提升蜂王质量,提高蜜蜂良种化水平和意蜂生产能力,发展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现代化蜜蜂良种繁育场。

根据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各地区适宜发展的蜂种,因地制宜。湖北省主要在西部山区重点发展中蜂养殖,以华中型中华蜜蜂保护区神农架林区为中心,打造中蜂良种繁育场,做好本地中蜂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并辐射带动区域性饲养中蜂遗传水平的提升;在中东部的江汉平原地区,扶持龙头企业形成标准化的意蜂良种繁育场,引进、培育优质意蜂蜂王,带动当地及周边饲养意蜂种质资源的优化提升。

另外,鼓励倡导蜜蜂良种场将繁育的优质蜂王免费向当地及周边广大养蜂户和有养蜂意愿的贫困户发放,整体提升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蜜蜂种质资源水平,扩大了优良种蜂养殖覆盖面,增加了蜂群的生产能力,蜂产品产量和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2)创建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

以现代化养蜂基地、区域品牌培育及技术示范推广等为重点,提高蜜蜂标准化养殖水平,完善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湖北省分别在巫山和大巴山区、武陵山区以及大别山区打造多个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省养蜂业整体向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一是通过重点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养蜂专业合作社,大力建设区域性的高效养殖示范区,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整体养蜂行业的快速进步;二是通过公共品牌、地理商标、集体商标以及地理标识的申报和建设,结合旅游业的发展,设置展厅展柜、蜂产品初检实验室等,对优质蜂蜜进行检测、展示及销售,提升当地蜂产品的影响力,打造区域性优质蜂产品品牌,促进蜂产品消费提档升级。其中,五峰县成功申报了“五峰蜂蜜”等区域性地理商标品牌,还获得了“中国倍花蜜之乡”等荣誉称号。

(3)鼓励蜂业科技创新,推动蜂机具的研制和推广

推动蜂机具行业的创新和进步,提升养蜂业技术装备水平,鼓励各地根据不同区域地理差异和气候因素,设计相适应的养蜂生产器具。比如五峰县在中蜂饲养片区,结合山区传统圆桶养蜂习惯,遵从本地中蜂的筑巢习性及便于观察的特点,设计高窄箱体式的蜂箱,解决了中蜂日常管理及越冬保暖难题,一定程度还可提升蜂蜜产量,减少中蜂飞逃率,更利于生产高质量蜂蜜。

(4)组织养蜂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整体养蜂技术水平

通过开展养蜂及蜂产品专业知识培训,宣讲标准化养殖新技术和国内外蜂产品行业动态,普及蜂产品各项检验方法以及新标准,提高了蜂农专业化养蜂技术水平,强化了蜂农生产优质蜂产品的意识,覆盖面广,且具有长期可持续效应。更有地方将蜂产品掺假使杂举报和蜜源植物地保护纳入村规民约,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蜂产品的品牌形象。

4.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地方政府不重视,专项资金被整合

由于蜜蜂相较于猪牛羊及鸡鸭等主要家畜家禽直观经济产值较小,政府对于养蜂业重视度不够高,用于扶持养蜂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在到达各个地方后,存在被统筹整合的现象,最终导致蜂业扶持项目未能开展或滞缓,影响了国家大力支持养蜂业发展的政策初衷。

(2)蜂企蜂农等市场主体与管理部门对接不畅,项目落实难

我国养蜂业发展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很多地方尚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规范的地方性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组织进行系统地宣传引导,各地在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过程中,基本属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边摸索边推进的实施状态。

另外,蜂企尤其是蜂农等市场主体与政府管理机构脱钩,缺乏交流,导致政策落实对接不畅。如此以来,一方面,管理部门在接到相关扶持项目时愁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建设承担主体;另一方面,一些真正有想法想要把蜂产业做大做强的蜂企蜂农,需要扶持资金却又找不到渠道。

(3)项目建设主体未能真正把握项目设定初衷

各地项目建设主体因没有看到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通知详情,没有真正了解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初衷及主要实施内容,在实际操作中难免有一些不确定性。

项目实际实施中,在租用场地、厂房建设或道路建设上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压缩了用于蜜蜂产业本身的专项资金。有些虽然进行了蜂场建设、设备购进等,但由于忽略了蜂场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及可推广性,没有严格把关引进蜂群的质量和遗传资源的优质等。最终虽投入了较多的资金成本和精力,却没能起到促进养蜂业整体发展质量提升的显著效果,未能收到理想的成效。

三、建议及展望

1.加强宣传引导,普及蜜蜂养殖的重要性

地方性蜂业管理及财政等政府部门要把实施蜂业质量提升支持政策作为加快蜂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严格资金使用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另外,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模式,辐射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养蜂行业中,促进养蜂产业高效优质发展。

2.完善蜂业管理体系,加强组织保障

各地能够逐步完善蜂业管理体系,规范行业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积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扶持培育当地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方针,引进各地优秀企业入驻,充分调动蜂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蜂农科学养蜂的意识和能力,打造区域性优质蜂产品品牌效应,使本地优质蜂产品走出省市县、走出中国。

各地政府及蜂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行业学会及协会、蜂企以及广大蜂农等蜂业相关人士,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立足于提升蜂业整体发展质量,积极创新、采用、推广养蜂及蜂产品加工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蜜蜂遗传改良,推广生产成熟蜜,提高蜂产品质量。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养蜂行业会逐步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养蜂业的扶持性政策会越来越好,扶持项目及资金会越来越多;养蜂业的健康发展,同样可以更好地服务奉献于全人类,在农作物和果蔬授粉、植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平衡等多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养蜂业蜂业中蜂
保护和发展中蜂维护生态平衡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的区别
中蜂保护与发展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