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之外

2020-01-13 04:55张一飞
中学生天地(A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孟菲斯检票芝加哥

懵懂的开始

3年前的夏天,我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开始了留学生涯。孟菲斯的夏日炎热而潮湿,知了的叫声连绵不绝。走在下过雨的校园里,仿佛在蒸笼里。那个夏日,只有扛着相机拍素材的时候,我才会迫不得已在室外待上一会儿。

我第一次参加电影节做志愿者时的心情,就像第一次上电影课一样,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当时在课堂上,教授随口问了句有没有人想去电影节帮忙。充满好奇的我,连时间、地点都没问清楚,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我坚定了成为一名独立电影人的决心。

从最早的1932年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Venice Film Festival)开始,电影节作为电影人的盛会,已经存在了近百年,并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规模。从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奥斯卡、戛纳电影节,到地方性的纽约电影节、芝加哥电影节,还有针对某个群体或话题的电影节,如加拿大的女性之眼电影节(Female Eye Film Festival)、纽约华语电影节(CineCina Film Festival),各种电影节应有尽有、异彩纷呈。而我参加的孟菲斯独立电影节,就是一个旨在鼓励孟菲斯的独立电影人发展的地方电影节。

害羞的检票员

周五一下课,怀着满腔热血的我就打车到市中心的剧院(The Circuit Playhouse)报到了。一个连英文都说不利索的18岁中国小伙子,刚踏进剧院的大门,就晕头转向。虽然那时我在美国已经待了数个星期,但涉及专业术语、语速极快的对话,我着实有些吃力。眼看着我与其他志愿者面面相觑,负责人Carter就把我分到了“老人组”。一位白人阿姨主动上前,像是领着自家的孩子,带我拿志愿者T恤、工作牌,向我介绍工作流程和其他工作人员。我和年龄稍大的叔叔阿姨们倒是相当合得来,他们的语速都不快,而且很有耐心,大大减轻了我语言上的负担。

距离电影节开幕还有半小时,我们收拾好桌子,准备迎接观众的到来。有些害羞的我和那位白人阿姨在工作台攀谈起来。她叫Liz Deely,已经连续多年参加孟菲斯独立电影节的志愿者工作。Liz热情洋溢、侃侃而谈,我忍不住感叹她很年轻,她却调侃自己都快能当我奶奶了。听说我来自中国时,她露出不小的惊讶神情,说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碰到中国志愿者。确实,孟菲斯是美国南部一座以黑人与白人群体为主的城市,在这里中国人甚至亚洲人都不常见。

晚上8点,剧院的大门打开,电影人与观众纷纷进场。Liz看我有些胆怯,便分配给我检票的任务。这让我很为难,但我也没法推脱,于是我喝了瓶可乐壮着胆子就上了。这份差事比我想象中轻松,因为两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志愿者和我一起检票。他们负责向观众介绍当天的场次及座位,而我负责查票和向观众微笑。慢慢地,我放松下来,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时不时还会与人闲聊几句。

与传统电影节不同的是,来参展的电影人各色各样,大部分人的本职工作甚至与电影无关。比如Tim Dwan是快递公司FedEX的一个快递员,他在业余时间用小型DV机拍摄了很多自己送快递时的素材,并把它们剪辑成一部关于在路上送快递的短片。我也乐于与他们分享我的电影故事。当时我正好创作了一部幽默短片,讲述的是一个作弊的大学毕业生黑入学校电脑程序的故事。一来二去,我们几个本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电影”这一共同爱好认识了彼此。现在我很多拍电影的好朋友都是在那次电影节上认识的。

检票结束,等所有人就座之后,我和朋友们在观众席边找了个角落坐下来。那天晚上播放的第一部电影叫作《Thom Pain》,影片内容是剧本作家Will Eno的一场独白剧。长达1个小时的电影呈现了Will先生充斥着怪诞和荒谬的独白表演:Will先生站在舞台中央,不断向观众讲述着一根蜂刺、一个男孩儿、他死去的狗以及他与一个女人的故事。我们坐在银幕面前,目瞪口呆地盯着画面,就像电影里舞台下面的观众那样。画面在演员和观众之间来回切换,以至于我几乎分辨不清,Will先生究竟是在向电影里的观众讲话,还是在向银幕之外的我们讲话。这种古怪又有趣的电影,也只能在独立电影节上有幸目睹。

第一次在电影节做志愿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艳丽的红毯与光鲜亮丽的明星,反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互助。无论你的年龄、种族、背景是什么,所有志愿者就像朋友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电影世界的新大门

这两年,我又陆续参加了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2019年夏天,我和其他同学跟着学校的纪录片教授Michael Caplan参加了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芝加哥有着丰富的艺术和电影资源。相比于设立在剧场里的小众的孟菲斯独立电影节,芝加哥电影节的气场显然更强大。

电影节开始前,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负责统筹工作的是芝加哥当地有名的纪录片制作人,他分配任务时,如同制作电影一般严谨,针对每一个细节,诸如票务、时间表、观众入场顺序等,反复与我们沟通。这一次我同样被分配到了检票的工作。在这场大型的国际艺术盛会里,不同族裔的面孔随处可见。由我国刁亦男导演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也在芝加哥电影节首映。首映当天,许多中国的观众和粉丝光临现场。当然,和拍一部电影不一样,志愿者的辛苦和劳累都在聚光灯之外。芝加哥电影节期间,我在外面等观众和检票,有时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坐在大门口的地上,听着影厅里传来似有若无的声音,免不了羡慕别人;为了安排座位或遇见突发情况时,一忙就是一整天,只有半夜回到家时才能吃上饭。

通过在不同的电影节里积累经验与知识,我渐渐褪去了第一次做志愿者时的新鲜与懵懂。电影节志愿者服务的经历,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把我领进了不一样的电影世界,使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果实。

Q1:如何才能成为电影节的志愿者?

张一飞:电影节志愿者报名渠道在官网都可以找到,大部分电影节尤其是国际电影节要求志愿者具备一定的英语或其他外语沟通能力。有电影或电影节相关的专业背景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须的,有一颗热爱电影、为电影节服务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国内这两年比较有名的电影节如上海国际电影节、西宁FIRST电影节,对志愿者的要求都比较高,要经过几轮面试和筛选。国外的电影节大多门槛较低,而且每个年龄段的志愿者都有。

Q2:在电影节担任志愿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会有哪些福利?

张一飞:在电影节担任志愿者,溝通、组织、协调、表达等能力尤为重要。初次参加电影节,总会让人有生疏感,也觉得困难重重,所以要大胆与人沟通,要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除了志愿者证书和证明,很多电影节会赠送志愿者免费的观影票作为福利,志愿者也有机会结识电影界的人士。

猜你喜欢
孟菲斯检票芝加哥
孟菲斯风格设计语言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秋日物语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检票
抬起芝加哥
“创造历史”——2017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Live In Memphis
把性冷淡扫地出门来场张扬无畏的Memphis!
有轨电车售检票方案综合分析
现代有轨电车售检票系统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