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美术专业统考评价体系研究

2020-01-14 14:49蒋多妮于肖飞
湖南包装 2020年5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考试美术

蒋多妮 于肖飞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中国从原来的精英化教育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模式。从1999年的高校扩招开始,各院校争相开设与细化美术相关专业,高校的美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参加美术统考的考生年年递增[1]。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务管理办法(试行)》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评分参考》发布至今,越来越多的高校直接采用统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确要求考试必须通过所在省的统考分数线。美术统考作为万千美术学子的必经之路,掌控着高中教育的出口质量与大学教育的入口质量,其评价体系不仅是高校美术类专业选拔人才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深刻影响着美术类教育的内部结构、培养目标、教学体系。然而,在美术专业蓬勃发展的现象之下却隐藏着严重的问题。目前美术统考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滞留在20世纪美术高考制度构建之初的传统模式中。招生考试的功能应唯才是举,紧跟时代的步伐,沿用20世纪高考创立初期的评价体系是很难培养和选拔出具有现当代美术知识的杰出艺术人才,美术统考评价体系的改革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1 现美术统考评价体系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各院校的考试内容是素描、色彩和创作,评价标准强调技能与写实,具体表现为以法国新古典主义与前苏联的契斯恰科夫现实主义为典则[2]。这套评价体系为当时选拔美术人才和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和必要的条件。但这套体系多年不变,几乎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惯例,许多美术高考考前补习班从中总结了考试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应付考试要求,逐渐演变成了层出不穷的临摹公式、固定配色方案,考生只需要死记硬背,接着就是去打听和总结各校的画风偏好。美术高考的评价体系是美术教育的指挥棒,美术专业考试的弊端在高考初始阶段已经逐渐彰显。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高科技和经济的腾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训练出来对物体的摹仿能力己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美术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和改变了原有专业结构,各综合性大学也争相开始开设美术和设计相关的专业。时至今日,现代美术概念已不是绘画,还涉及到设计创意、视觉传达、空间形态等多元化概念。许多新型的美术概念和专业层出不穷,美术设计专业几经更新和细化,如静态平面设计专业也已逐渐扩散为3D设计和动态新媒体。可美术统考的评价体系并没有改变,2019年的美术专业统考仍然是单一的素描与色彩的临摹考核,所有美术专业都使用统一的试题并不符合目前“百花齐放”的美术教育现状,也不能体现各院校的教学特色和办学个性。考生在美术各个专业中的天赋与长足表现也不能体现,比如有些有创新能力的考生由于素描的临摹不够准确便名落孙山,有些学生只会描摹石膏却进入了设计专业。这样的学生即使侥幸考入了大学,但由于他们自身能力的制约,使之很难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兴趣,也很难在大学的学习中和未来就业中有所作为。除此之外,素描色彩都是西方的训练科目,中国的传统美术与之逻辑根源并不一样,是两种不同思维下的时代产物。但统考只有素描色彩,不少热爱中国书画、篆刻等这些专业的学生,想要报考艺术院校,都要先参加素描、色彩的专业训练,反而中国传统美术没有得到重视和传承。美术的民族性由此丧失,学生最为宝贵的艺术个性也被抹杀掉了[3]。

如此机械固化的考核形式,非常易于突击速成。不少中学利用美术统考评估体系的漏洞,把美术作为敲门砖提高升学率,大批家长也把其作为文化课不佳的学生的救命稻草,试图通过考前的美术突击学习升入大学。大部分的考前辅导对学生的训练越来越趋向于公式化默画机械训练,其直接后果就是在美术教育的萌芽阶段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感受力,也导致了原本毫无艺术天赋的孩子可以通过短期的速成班就进入了美术考生的行列[4]。在20世纪美术高考制度构建之初这种传统模式是尚可理解的,然而现当代美术知识体系早已更新换代,评价体系也应顺势改革。

美术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教育,统考没有关于文艺常识和写作等理论考试科目,导致许多学生和考前培训不重视美术理论的学习,对专业知识体系缺乏了解。统考对理论的忽视,导致许多考生并不了解中外美术史和设计史,对其专业门类发展的基本知识完全不熟悉。而谈起各美术大师、设计大师的作品,更是知之甚少,无法掌握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方面的基本能力。考生忽视美术本体知识的学习,重技轻艺,导致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不懂创作。

评分标准是考生考前训练的方向,是目前体制下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指挥棒。而与目前陈旧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配套的现行统考评分标准依然只是:符合题目要求、比例准确、结构完整、色调对比明朗等。评判标准十分单一,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方式等多模式的考察,仅仅只是对考生架上绘画技能水平的评价。但事实由于阅卷老师专业不同,对艺术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与喜好,而且在高强度的阅卷压力下,评价标准必然导致人为偏差是无法避免的[5]。通过了解,2019年山东美术专业统考的59 655名考生的试卷是由7个阅卷组的老师们在不到12天内评阅完毕。统考阅卷大多是选择在比较空旷的地方把考卷平铺在地上,先对所有的考卷进行分档,通过复审后进行评分,最后对有争议的考卷进行仲裁。这样的阅卷强度,用“走马观花”来形容毫不夸张,极易陷入机械化打分,评分效果就有可能不会非常准确。不少考生为了在众多考卷中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更容易被看见,故意把卷面画得黑乎乎的,由此让素描的黑白对比更为强烈引来考官的注意;也有把年轻姑娘脸上的肌肉画得尤为突出以便向老师证明自己的肌肉结构知识。至于美不美,或者对人物的感受和理解却是其次的了。

美术统考是检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该全面理解教育的本质,正确看待美术统考的作用。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和优化,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意识、自主思维、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为美术教育事业走上更健康的发展之路提供有益的帮助。

2 国外美术统考评价体系探析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临,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全球的视角下审视教育改革与发展,各国美术高考制度也将不断改革和完善。在考虑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美术考试制度中的可取之处,为中国的美术专业考试制度的改革和探索提供宝贵经验。

日本作为有名的考试大国之一,二战后日本对其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几经改革和调整,最终基本模式定为国家统一考试(学科考试)和大学自主考试(实技考试)相结合的二次考试制度[6]。第一轮考试与中国高考类似,在考试结束后,考生按照自己取得的成绩向心仪的各国立及公立艺术大学提出复试申请。大学通过审核后对通过的学生发出复试通知,考生再前往各大学参加学校自主命题、组织的实技考试。日本艺术类大学的入学考试会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设置多样丰富的考题,考验考生的想象力、理解力、经验、图形构成能力和表现力。有些是依据题材、主题、文章等具体要求测试学生在画面上自由构成与色彩配置的描绘能力;还有考察考生是否具有创意与艺术基础知识的笔试等,这点与中国宋朝画院的入学考试类似;立体构成考试多为设计、建筑、雕塑等专业所采用,还会要求考生用纸和黏土进行制作考察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7]。除此之外,普遍必考的还有小论文和面试。小论文与专业相关,有些会涉及到未来的专业规划。而面试时,能提供作品集会增加录取概率。

而法国、意大利等许多老派的欧洲艺术学校,架上绘画技法教学已经被压缩了再压缩。写实绘画在许多专业被认为没有意义,更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考试内容大部分涉及到自由创作,而在最后阶段会以面试进行,展示平时作业和作品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教学理念中,展示平时作业可以很大程度地评估学生的独特艺术性和创造表现能力,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做了全面的检测,效果非常明显。而作品集的内容、排版布局等都可以展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整作品集还需要包括一本记录作品设计思路和灵感来源的速写本,这个速写本在考试中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作品展示。速写本里记录了设计的总体逻辑关系,展示了考生收集素材的能力,体现了考生的设计灵感如何推进和逐渐改善的过程,提供了一个让考官了解考生所有想法的媒介。在速写本里,除了可以看到考生的绘画功底、研究分析能力、对待问题的解决方式等,考生还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天马行空地用各种技法来让灵感发展到最大化。考官可以在速写本里发现更真实的考生的天赋和才能,让人才得以被发掘。

英国的A Level美术与设计学科考试成绩,是目前最为流行与国际化的考试之一,是用于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进入大学的能力,可以用于申请许多世界顶级大学[8]。英国国家A Level美术考试标准要求非常细致,认为艺术和设计考试应该了解到学生是如何通过观察和理解进行收集和记录,如何感知、理解和表达感受的,又是如何通过各种材考核料和技术进行表现的。不仅仅局限于绘画水平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记录能力、感受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想象创新能力、研究评估分析能力等都是重要的评价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A Level美术考试分成了命题考试、课程作业、个人学习几个部分。命题考试会有3个星期以上的作品准备时间,培养和查考了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发展主题思路的能力,题目灵活,涉及到各个专业并且表现形式多元化,允许学生以绘画、设计、摄影等多种表达方式作答。而课程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和创作,可以是平面或是三维的,最终提交一个类似于作品集的文件夹,里面要包括灵感来源、绘画练习过程或参考内容等,还需要撰写第一手的研究报告,强调的是作品思路的发展过程和最终作品的呈现方式。个人学习则是一本强调艺术性的论文,体现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分析能力、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等。最终的评估目标分为了4个模块:个人品质、熟练操作、审美和分析能力;媒体、过程和技术的选择;控制能力;知识和批判性理解。每一个模块都有详尽的比重数据表和评估对照细则,分值范围精确到5分。

A Level美术课程的试题内容多元化,类别细致涉及面广,试题的准备和测试时间及地点的灵活性强且评估标准全面有深度。它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学生申请到世界各地一流的大学,一些合理可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对统考评价体系的整改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得出国外美术类专业考试内容是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的,并且融合了多学科的内容,试题开放性强,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其次,形式多元化,注重激发考生的创新思维,尊重考生个性的发挥,可以比较全面地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造表现能力进行了解。最后,比较注重对平时作业和设计思路的考察,平时作业和设计思路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浓度和专业基础知识。

本着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各国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对于中国目前美术统考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考试专业的细化和考试内容的多元化。将僵化的素描色彩速写考试以美术类专业培养方向相近的专业进行分类,如传统美术类、艺术设计类、绘画雕塑类、史论类、美术教育类等,针对各个类别细化考试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分解美术专业考核的不同领域,专业的划分可以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考试内容应多元化,建议命题主题不拘泥表现形式,半开放类的创意题目,自己选择适合的工具材料,给考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和思考空间,有利于考生个人艺术底蕴、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判断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展现。

另外,一考定终身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对考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核,基于此建议在高考统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课程考核和一次复试。课程考核在高中阶段开展,通过在高中进行课程选修,把课程考核成绩并入高考评价体系,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而复试可以参考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国外入学考试的形式,把面试放在复试中。在通过课程考核、高考统考之后进行复试,在面试中提交作品的发展思路历程、过往的作品集和所考专业的相关小论文等,考察考生的资料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想抱负、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

最后,评价指标和评卷小组的优化。评价指标实行多元化的考试评判标准和分项评分的具体要求,在考察考生专业技能同时考查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创新和想象力的运用能力、发现研究和评估问题的能力、对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和基本的艺术文化素养等,并对相应的每项能力设定具体要求,细化详细的评分标准和给分细则。调整评卷小组构成,建议小组成员由各专业专家和各年龄阶层的教师共同组成。保证考生个性发挥的空间,做到与时俱进、客观公正。

美术专业统考改革可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紧跟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探索多元化的美术专业考试评价体系,掌握当前美术考试形式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健全美术统考的评价体系,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以变应变,才能选拔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型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考试美术
创意美术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李瑞龙、李少军、何欣、梁赵飞作品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