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2020-01-14 18:02丁岚峰刁春文刘长军才学鹏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次氯酸有效氯电解水

丁岚峰,刁春文,刘长军,才学鹏

(1.上海万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600 2.中国兽药协会,北京 100081)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兽医消毒是指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对象,用适宜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清除或杀灭畜禽体内外及其生存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由于人类对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的潜在宿主、中间宿主认识滞后,特别是由于人们有时对畜牧养殖业消毒工作认识不足、管理懈怠等因素的存在,没有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是导致非洲猪瘟、高致病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时刻重视养殖业的消毒工作,必须在平时高度重视病原微生物对养殖环境、易感动物和畜产品的污染防护性消毒,防患于未然,避免“水来筑坝”式应急性防疫消毒。为了更好地提升畜牧养殖业生物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必须强化畜牧养殖业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手段与措施,现将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状况介绍如下。

1 次氯酸装备及消毒剂的研究与应用

次氯酸消毒剂的生成方式分为电解法(EP)和非电解法(NEP)两类[1]。2006年以前,国内外一直致力于电解法次氯酸消毒剂的研究[2-3],利用迈克尔法拉第电解技术、膜电解技术开发单流体系,生产无副产物的次氯酸溶液。2008年以后,开始混合法微酸性次氯酸发生器的研究,在结构、原料供给等进行了改进研究,安全性、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自2011年开始,照那木拉与日本专利发明人山本善和先生[4]合作,潜心专研中国水质与发生器装备的适应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于2017年喷射流式相界面反应的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CELA水(Clean、Economy、Life、Antisepsis)消毒剂装备诞生[5],在养殖业初试就展现出其良好的市场优势。有试验证实[6],CELA水消毒剂比混合法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时间迅速,在同样浓度与方式下速率提高约15 min。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有效物质是次氯酸分子,CELA水消毒剂的pH值为(6.2~6.8)±0.05,由于pH 值稳定、电位波动范围窄,使得CELA水消毒剂中次氯酸分子的纯度高、杀灭速率高。目前,次氯酸消毒剂已在口腔医学、创伤清洗、产科清洗、黏膜修复、烧伤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应用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次氯酸消毒剂与传统的氯系消毒剂相比,安全性可靠、杀菌效力显著,是二氧化氯、季铵盐类、戊二醛类、次氯酸钠等不可比拟的。采用0.1~2.8 mg/L的次氯酸水(MBC浓度值)对大多数微生物在2 min内即可杀灭[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产气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棒状杆菌、化脓链球菌、细菌芽孢、O-157和炭疽杆菌以及萨斯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诺如病毒、诺沃克类病毒、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等有很强的杀灭作用[7-13]。屠瑞莹等[14]发现微酸性次氯酸水对谷物、谷类制品以及植物中的赭曲霉毒素A去除效果好,pH 5.13时去除率达到96.23%;有效氯浓度为41.75 mg/L时去除率达到96.4%。在室温条件下用有效氯浓度为4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处理5 min,除去率达90%以上。

牛会平等[11]证实,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在一定pH值范围内杀菌效力具有瞬时高效的特点,在相同起始浓度下,经35~45倍稀释后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达100%,并高于经11~16倍稀释的、杀菌能力仅达到60%的含氯消毒剂;在杀菌时间上[12]微酸性次氯酸水超过其他含氯消毒剂的2倍,是次氯酸盐、二氧化氯的70~90倍。早在1948年Fair等证实[15],在溶液中以质子存在的次氯酸杀菌能力是次氯酸钠的80~100倍,主要是因为不带电荷的次氯酸分子能穿透微生物细胞和孢子壁,而带电荷的次氯酸阴离子不能穿透细胞壁的缘故。赖发伟等[16]研究发现,微酸性次氯酸水作为杀菌剂的效力是同等摩尔比次氯酸根的80~100倍。1976年John[17]首次发现人体天然免疫中会产生次氯酸,1979年Thomas证实[18]次氯酸具有使细菌蛋白质变性、灭活酶的作用,使肽键断裂和细胞膜巯基被氧化,自证实“微酸性次氯酸是机体噬中性白血球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保护机体健康的作用”以来,日本首先发现微酸性次氯酸对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显著杀菌效果而广泛用于医学领域,并作为水溶液消毒剂引入到市场卫生消毒之中。2002年6月日本厚生省修正了相关文件[19],作为食品安全委员会提案继续以食品添加剂而应用;2017年美国FDA重新修订了[20]2008年的有关条款,以FDA批准食品通知1811号开始应用。1994年我国才开始涉足微酸性次氯酸消毒领域研究,2002年卫生部[21]颁布《消毒技术规范》以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名称列入餐饮具、瓜果蔬菜和物品表面等消毒而开始应用。

2 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装备及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2.1 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装备技术 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CELA水)消毒剂装备技术[4-5],主要仿嗜中性白细胞杀灭病原微生物释放的次氯酸免疫因子的原理,依据核化学链式反应理论和爆发式水分子团与次氯酸分子瞬间分散与结合,依托自主开发IOT智能管理系统和pH值调控系统,研发出的新一代无毒副作用、生态友好型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生成装备,具有安全性好、受热稳定、杀菌速度快、消毒范围广、灭病毒效率高、无腐蚀性和劣化性、保存期长和环保、除臭等优点。目前,CELA水消毒剂的生成采用横流喷射链式反应工艺,实质是喷射流式相界面反应,与电解法和合成法截然不同,从原水处理工艺到次氯酸水生成工艺都达到极高的精细度。

2.2 次氯酸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消毒剂的消毒原理,目前仍沿用2006年日本Fukuzaki在《Biocontrol Science》上的研究解释:细胞膜表面是带有负电荷,次氯酸根(ClO-,也是带负电荷)不能轻易进入细胞内部,而次氯酸(HClO)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并与其内部的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而达到杀菌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同等有效氯的情况下,为什么次氯酸(HClO)的杀菌能力比次氯酸钠(NaClO)好的原因。同时,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其死亡,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3 次氯酸水消毒剂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消毒应用

3.1 次氯酸消毒剂在养禽场中的应用

3.1.1 养禽场环境喷雾与物体消毒 李姚四等[22]采用10 mg/L微酸性次氯酸、30 mL/m2带鸡喷雾消毒, 同时分别饮用1、5、10 mg/L的微酸性次氯酸水,未发现采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在高峰期产蛋率、平均产蛋率、累计产蛋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料蛋比、种蛋耗料等均有所下降,产蛋鸡卵巢和输卵管中雌激素阳性反应面积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姬真真等[23]环境喷雾微酸性次氯酸水有效降低了鸡舍微粒和微生物浓度,且50 mg/L比30 mg/L的杀菌效果更好。郑炜超等[24]用微酸性次氯酸水带鸡喷雾消毒,效果均优于含过氧乙酸/双氧水的速洁消毒剂和聚维酮碘,且消毒效果随着有效氯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用喷嘴直径(50 μm)带鸡喷雾消毒,可以提高有效氯利用率,对空气杀菌率高。魏永祥等[25]用60~10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冲洗出雏器内壁、地面和出雏筐,其表面总菌(需氧菌总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明显被杀灭,而且杀菌效果随有效氯浓度和消毒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比常规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好,是孵化场出雏器和出雏筐表面消毒的良好消毒剂。郑炜超等[26]用7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喷雾挡风墙,结果氨气的减排效果高于自来水喷雾,其减排效率分别为13.2%和8.8%;用70 mg/L和10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喷雾挡风墙,均能有效减少微生物气溶胶的排放。

魏建平等[27]用50 mg/L的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喷雾消毒(1 次/h),10~30 s/次,能降低鸡舍中二氧化碳和有害微生物的含量,改善鸡舍空气质量,控制鸡呼吸道病的发生;南松剑等[28]用8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对鸡舍空气杀菌效果明显优于“百毒杀”、“安灭杀”和“威兰金碘”,杀菌率达到80.2%,而“百毒杀”、“安灭杀”和“威兰金碘”的杀菌率分别约为75.2%、68.7%和54.0%;在门卫消毒池中6 h内池中微生物总数为零,12 h后池中微生物数量开始急剧增加,需更换电解水;对车辆消毒效果与“金海”消毒剂相比,喷雾1 min,杀菌率分别约为92%和85%;对肉鸡生产性能的统计,全程用微酸性次氯酸水的鸡舍成活率为94.5%,料重比为1.86。藏一天[29]对轮胎表面喷淋消毒菌落数结果认为:浓度>消毒时间>清洗时间;对材质消毒菌落效果:铁质>药盒>衣物;对药盒和衣物消毒沙门菌效果显著优于戊二醛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3.1.2 养禽场鸡水线生物膜与饮水消毒 张晓娜[30]硅胶生物膜模拟消毒证实,酸性、弱酸性和微酸性三种次氯酸水消毒剂在1 min内杀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到了98.51%、3 min达到了100%,并明显好于苯扎溴铵消毒药;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5 min出现变形,10 min出现皱褶,20 min开始破裂脱落,生物膜中的病原微生物在20 min内100%杀灭。王阳等[31]对蛋鸡饮用0.3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有效降低了水线内细菌总数,杀菌效果非常显著;作为蛋鸡场水系杀菌消毒剂,可减少蛋鸡场污水排放量和投入成本2.6~7倍。Bügene等[32]对肉鸡饮用微酸性次氯酸水能提高水的质量、降低死亡率,不影响生产性能。魏建平等[33]通过5 mg/L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饮水,改善了养禽场水质污染的现状,跟踪养禽场饮水后空气质量,氨气含量降低50%;通过饮用后的种鸡、肉鸡、SPF鸡的粪便检测,代表正常肠道菌群的乳酸球菌含量正常,有害大肠杆菌数量降低,氨氮含量降低;在水源管道源头安装设备能安全控制水质污染,消毒效果可持续期3 d。另一试验证明[28],全程饮用5~20 mg/L的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对肉鸡肠道无不良影响,出栏体重高于对照组,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功能;在饮用疫苗时只要不与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供水系统直接接触,不影响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建议饮水免疫当天停止饮用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在鸡场供水线末端试纸检测余氯为零时,即可进行疫苗饮水免疫。

3.1.3 养禽场种蛋与商品蛋消毒 2016年倪莉[34]证实,对鸡场中来源于粪便、粉尘和饲料的肠沙门菌、鸡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卡拉巴尔沙门菌和巴布亚沙门菌,用60~10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喷雾或浸泡鸡蛋,显著减少了鸡蛋表面沙门菌、大肠杆菌、金葡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并好于相同有效氯浓度的其他氯制剂的消毒效果,鸡蛋浸泡消毒好于喷雾消毒。另一试验[35]采用60、80、100 mg/L电解法微酸性次氯酸水与其他消毒剂喷雾鸡蛋比较消毒,残留菌落总数均达到了农业部无公害鸡蛋菌落总数标准。80、100 mg/L的次氯酸水对鸡蛋表面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效果显著高于ClO2。朱志伟等[36]用12 mg/L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液浸泡3 min,鸡蛋表面的鸡白痢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全部杀灭,而且处理废液中没有细菌残存菌,无二次污染问题,可以代替化学杀菌剂应用于鸡蛋清洗消毒。王阳等[37]采用电解法酸性次氯酸水喷雾种蛋消毒,不同位置的种蛋表面细菌总数无显著性差异。推荐用100 mg/L的电解法酸性次氯酸水喷雾重点12 min,密闭状态15 min后打开风机,排风5 min,效果最佳。

3.1.4 禽肠道微生物、益生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养禽场用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剂整体清洁与消毒,能保护鸡肠道益生菌群,提高禽的免疫能力。姬真真等[38]试验证实,肉鸡饮用0.5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可降低盲肠pH值,减少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量,增加IL-2、IL-4及IFN-r质量浓度,可提高肉鸡的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提示肉鸡饮用酸性电解水可以改善肠道微环境,增强免疫功能。王阳等[39]对蛋鸡饮用0.3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与加入1 mg/L酸化剂及对照组比较,蛋鸡的正常粪便率提高了10%,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pH值降低,大肠杆菌数减少,乳酸菌数增加。在杀菌消毒的同时,改变肠道内微环境,提高肠道乳酸菌数量,对蛋鸡的健康有积极影响。魏建平等[27]肉鸡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剂饮水试验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乌云达来等[40]认为,微酸性次氯酸水能杀灭甲型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0、50 mg/L两种浓度的微酸性次氯酸水作用1 min,均有效灭活悬液内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灭活对数值>4.00。

3.2 次氯酸消毒剂在猪场的消毒应用

3.2.1 猪场环境、人员、物体消毒 刘文等[41]用9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喷雾消毒,有效减少了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消毒后舍内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在3 d内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丁玉春等[42]采用酸性、碱性及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对规模猪场入口通道(有效氯:车辆200~300 mg/L电解水,人员10~30 mg/L电解水)、冲洗圈舍(有效氯:200 mg/L电解水)及带猪消毒(有效氯:80~120 mg/L电解水)比较,结果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的杀菌高效广谱、无污染无残留。石志芳等[43]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微酸性次氯酸水对猪舍、人员通道、消毒间和运输车辆喷雾消毒,并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进行消毒比较,结果100 mg/L电解次氯酸水(相当于25 mg/L的CELA水)喷雾,有效地抑制了猪舍、车厢空气及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灭菌率分别为89.5%、87.5%和90.5%,显著高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溶液;在喷雾5 min,80 mg/L酸性次氯酸水(相当于20 mg/L的CELA水)对人员通道、消毒间空气及衣服表面消毒效果最佳,灭菌率分别为94.2%和84.7%,与高浓度的次氯酸水组间无显著差异。喷雾消毒中无人员不良反应,对猪场金属设备设施无腐蚀作用。关文怡等[44]分别用0、100、150、250 mg/L电解次氯酸水喷雾消毒,仔猪血液中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数及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无影响。使用250 mg/L最高浓度的电解法次氯酸水连续喷雾30 min,对仔猪生长安全、健康。

3.2.2 养猪场水线生物膜及饮水消毒 2017年谢丹[45]研究证实,采用10~30 mg/L酸性电解水,在仔猪饮用8.6 ℃凉水与30 ℃温水细菌总数及总大肠杆菌群均超过饮水标准的情况下,加入酸性电解水后细菌总数显著降低,总大肠杆菌群降为零,达到了饮用水标准。饮用酸性电解水具有降低料肉比(F/G)的趋势,明显降低了断奶仔猪腹泻率。不饮酸性电解水、饮30 ℃温水腹泻率降低62.22%,饮用酸性电解水,无论水温凉热,腹泻率均降为零。同时,饮用酸性电解水对断奶仔猪直肠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盲肠与直肠菌落组成有相似性的趋势,可降低断奶仔猪治疗次数、提高健康水平;对肠道微生物菌群有所改变,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占比例最高,达到7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66.08%)高于对照组(53.36%);肠道放线菌门与互养菌门相对丰度随着有效氯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其中,与肠道健康相关的劳特氏菌属、梭菌属、罗斯氏菌属、琥铂酸弧菌属、毛螺菌属、普氏菌属、链球菌属、栖粪杆菌属等显著升高。

3.2.3 非洲猪瘟、口蹄疫和蓝耳病消毒 郝晓霞[46]采用酸性电解水(30~90 mg/L),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伪狂犬病病毒(PRV)具有较强的杀灭特性,不会对病毒宿主细胞Marc-145和BHK-21产生危害。杀灭效果随有效浓度、杀灭时间、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019年何希君等[6]用CELA水消毒剂对ASFV100∧6copies/mL杀灭试验,结果200 mg/L浓度浸泡和喷淋消毒1 min即可杀灭、喷雾消毒15 min即可杀灭;用100 mg/L浓度浸泡和喷淋消毒15 min即可杀灭,应用浓度低、效果确实可靠。2017年日本北海道大学Bui等[47]研究发现次氯酸水对口蹄疫病毒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3.3 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剂在奶牛场中的应用

3.3.1 奶牛场奶罐清洗消毒 奶牛场挤奶系统的热碱、热酸循环冲洗是原位清洗(CIP)的关键步骤,长期使用会腐蚀挤奶系统,废水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危害大。刘羽等[48]采用62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和碱性电解水(NaHO)、水温37.8 ℃对挤奶系统进行比较“温水—碱性电解水—微酸性次氯酸水”冲洗模式与常规“温水—碱性清洗剂(0.5% NaHO+NaClO)—酸性清洗剂(0.5% H2SO4+H3PO4)—温水”冲洗模式,通过ATP酶荧光检测清除微生物的效果,认为微酸性次氯酸水清洗模式最佳,成本费用比以往降低25%以上,并可节水14%。陆筑凤等[49]用酸性次氯酸水对200 L啤酒发酵罐按“回收冲洗10 min—冷碱水(2% NaHO)清洗10 min—冷酸水(1.5% H2SO4)清洗10 min—酸性次氯酸水清洗2 min”啤酒罐CIP清洗模式,检验乳酸菌、野生酵母菌、醋酸杆菌、有害菌消毒状况,结果8~10 mg/L的酸性次氯酸水消毒效果最好,有效氯在啤酒罐中的半衰期60 h,实验室培养无杂菌生长,弥补了以往啤酒罐消毒剂残留、毒害的不足,具备啤酒罐消毒剂的良好条件和应用价值。刁春文等[50]采用双排式18位挤奶设备,分别用10、50 mg/L的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剂替代原位清洗(CIP)的热碱、热酸清洗步骤,仅把步骤中的温水冲洗改为温热水(40~50 ℃)冲洗8~10 min,结果三组间清洗效果基本相同,组间差异不显著;微生物检测有效氯50 mg/L组好于有效氯10 mg/L组的趋势,交奶检测微生物指标、体细胞数具有优于原有清洗模式的趋势;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成本费用比原有模式降低了30%~40%。

3.3.2 奶牛蹄浴、乳房药浴 蹄病发病非常普遍[51-52],尤其是集约化程度高的奶牛场发病率更高,奶牛蹄病是造成牧场经济损失的大病之一。通常一头奶牛在一个泌乳周期内产奶量降低约360 kg,而且也会使产犊间隔相应延长,即从产犊到受孕的时间间隔增加14~40 d,也使得淘汰风险增加了3倍。每头奶牛蹄病造成成本损失约125~400 美元不等。西川晃豊等[53]采用2.5%的硫酸铜酸性电解水溶液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效果好。对奶牛蹄趾皮炎应用5个月发病率为1.5%~3.9%;比用5%硫酸铜溶液应用4个月的效果好,发病率减少了50%。刁春文等[54]采用100、150 mg/L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剂蹄浴,均达到了同样的预防蹄病的效果。蹄浴液随着蹄浴时间、头数及有机物污染的增加,有效氯浓度逐渐下降,第4小时下降了70%,第6小时仍能保持5 mg/L以上的浓度;蹄病发病率同比减少了3%。建议采用50 mg/L的流动性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更好。

关文怡等[55]用60 mg/L电解次氯酸水对奶牛乳头药浴,杀菌率为96.74%,与5%聚维酮碘的杀菌率(95.38%)相当;用30 mg/L的次氯酸水与5%聚维酮碘消毒液对挤奶员双手杀菌率均达95%以上,与荒井威吉等[56]报道基本一致。南松剑等[57]用20 mg/L的酸性次氯酸水对挤奶杯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效果显著。分别用1 min和5 min对挤奶员手清洗和毛巾浸泡消毒,效果分别达到93.94%和97.07%,高于相同有效氯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吕桂芬等[58]用30、6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分别加入体积百分比3%和10%的甘油,2 h有效氯分别损失了43%和57%,6 h有效氯均损失了90%。微酸性次氯酸水由pH 6.5在2 h内下降约0.5,2~6 h下降至pH 3.5,以后缓慢下降不变。用微酸性次氯酸水配置不同浓度的乳房药浴液与常用乳头药浴剂5%聚维酮碘的杀菌效果相同,甚至超过对照组和聚维酮碘组,与传统碘制剂相比具有安全、无残留、环保等优点,加入甘油后具有保护乳头的作用。

3.3.3 抗奶牛热应激喷淋消毒 奶牛热应激对各奶牛生产阶段均有不利的影响,尤以高产奶牛最严重[59-61]。我国每年7、8、9月(南方可提前至5月份)是奶牛热应激高发季节,可导致产奶量大幅下降,乳脂、乳蛋白含量降低,免疫力、繁殖性能下降,甚至可影响犊牛健康及奶牛以后几个产次,奶牛热应激可继发奶牛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给奶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通风、降温外最好的方法是喷淋,每天从8~24 h共喷淋7~8次,每次间隔2 h,每次喷1 min停4 min、6个循环为1次,最佳部位是颈夹上部[62]。采用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剂在奶牛舍环境喷雾消毒的同时,用10 mg/L的浓度喷淋预防奶牛热应激可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不但可以预防奶牛结节性皮肤病,还可以预防奶牛皮肤瘙痒症,主要是通过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减少组胺、LTB4、IL-2的活性而减少瘙痒。

4 微酸性次氯酸水装备与消毒剂应用展望

对于养殖业预防疫病而言,只需做好常规的生物安全消毒,重点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方面因素进行科学防疫设计与管控,必须建立常态化的消毒制度与措施,全面保障安全生产和健康养殖。近年来,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CELA水)装备技术及其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口蹄疫、新型冠状病毒等清洁消毒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对于电解法的强酸性电解水,微酸性电解水等在装备技术方面具有运输方便、智能化管控、消毒范围广、无残留等生物安全的优势,可以直接用于养殖业消毒、防控疫病,也可以应用在动物屠宰及动物源性食品加工领域。

应用时应根据非电解次氯酸水装备技术及其消毒剂的特性、杀菌速率、消毒环节和消毒对象,结合畜牧养殖场的实际和以往消毒情况,参考美国FDA及日本应用的浓度与方式,综合设计饮水、喷雾、喷淋、浸泡等消毒应用模式。建议常态化消毒用 50 mg/L浓度对畜禽舍、奶牛蹄浴池、人员通道、生活区等联网、定时定量程控喷雾消毒,日量 300 mL/m2·d;当周边发生疫情时改用100 mg/L的浓度消毒;对生产工具等物体用100 mg/L的消毒剂喷淋或浸泡清洗消毒;采用5 mg/L浓度对猪、禽、犊牛进行过腹饮水消毒,注意在口服疫苗前后各1 d要停止饮用消毒剂,水线末端水有效氯浓度降为零时开始饮水;对商品蛋入市前清洗消毒,用10~20 mg/L浓度清洗消毒(有保鲜作用)、用50 mg/L的浓度对种蛋喷雾消毒。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采用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装备及其消毒剂,能常态化、有效地开展养殖业全方位清洁消毒,为实现“畜牧业现场即时生产消毒剂,饮水、喷雾、喷洒消毒一机多用,消毒剂无毒无害、浓度按应用可调、单位时间产能可控,物联网远程安全监控”的现代化的整体应用运行模式,一定会给畜牧业带来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次氯酸有效氯电解水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再论电解水与电解水农业技术
次氯酸水在消毒领域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多功能荧光探针用于次氯酸及微环境检测
有机种植模式下喷施碱性电解水乳化后的植物油在秋茄子生产中的应用
湖南稻作烟区土壤有效氯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次氯酸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电解水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常见有效氯试剂代替氯胺T在氰化物测定中的应用及探讨
耐次氯酸盐漂白试验中工作液的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