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佩疗法在疫疠预防中的应用探讨※

2020-01-14 20:56孙增春邓琬莹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6期
关键词:香囊芳香疗法

马 腾,孙增春,邓琬莹,余 常,王 蕊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 成都611135;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611137;3.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621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疠”“瘟疫”“疠气”“天行”“疾疫”等范畴。中医认为,疠气是一类具有强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疠气侵袭机体导致疫疠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可归属于“疠气”范畴。香佩疗法指将具有醒脾润肺、通经活络作用的芳香药物制成香囊或服器(如护膝、口罩、坎肩等)佩戴于身上,通过口鼻吸入和经皮肤、经络穴位吸收方式,使气机调达,经络通畅,发挥辟浊气、防疾病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芳香类中药具有调节免疫、抑制流感病毒等作用,可用于空气消毒及预防流行性感冒等[1-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熏艾及佩戴中药香囊等成为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方法[6-7],香佩疗法在湖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等地被推荐使用,如佩戴中药辟瘟囊(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8]。本文通过查阅香佩疗法相关古籍资料及现代文献,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讨香佩疗法预防疫疠机制,以期推动香佩疗法的临床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疫的优势。

1 “三虚”相合易发疫疠

《素问·刺法论》言:“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所见……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素问·本病论》言:“失之迭位者,谓虽得岁正,未得正位之司,即四时不节,即生大疫……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又遇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因而三虚。”笔者认为,一虚即人体五脏的某一脏之气不足;二虚指天虚,即遇与该脏五行属性相同的司天之气所致的气候异常;三虚即在人气与天气同虚基础之上,又遇情志刺激,或饮食起居失节、过劳、外感等。三虚相合,外内相引导致脏腑精气、神气失守,发生瘟疫。现代医学认为,异常的气候及环境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及传播,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大流行,与“三虚”相合理论关于传染病发病的认识一致。

2 香佩疗法预防疫疠的历史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采用佩戴、熏烧或悬挂某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驱赶害虫,防治疫病。《山海经·西山经》曰:“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中藏经·疗诸病药方六十道·安息香丸》言:“治传尸……霍乱吐泻,时气瘴疟。”晋代战争频繁,瘟疫流行,“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外台秘要》卷四引《肘后方》所载葛洪名方“辟瘟粉”,将其洒于身上,或涂抹皮肤,可“避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含有辛夷、茅香、肉桂等芳香类中药及盛有药物的熏罩、熏炉、香囊、药枕等,提示应用芳香药物辟秽法历史悠久。唐朝时期,我国引进大量外来香料,如檀香、沉香、龙脑香、安息香、苏合香、乳香、广藿香等,香佩疗法应用达到鼎盛时期。《一切经音义》记载:“香囊者,烧香器物也,以铜铁金银昤昽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可见,香佩疗法在扩充药物种类及香囊工艺制作方面均有发展。《理瀹骈文》言:“将诸药研末,绛囊盛之,佩于胸前,能避邪。”[9]中国民间亦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3 香佩疗法预防疫疠的作用机制

香佩疗法是主要运用芳香类药物的气味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理瀹骈文》言:“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又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9]指出外治法与内治法辨证用药之理相通,只是给药方法、吸收途径不同。香佩疗法可通过药物芳香辟秽、扶正祛邪。

3.1 芳香辟秽 芳香类中药制作的香囊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詹糖香、樟脑、返魂香、兜木香、皂荚、古厕木,并烧之,辟疫。钓樟叶置门上。”《神农本草经》记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使用芳香药物能借其清正之气,辟除秽浊邪气,以净化空气,防病固本。现代研究表明,中药香囊对空气中的细菌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可净化空气[3];中药香囊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能力[4];辟秽香囊有抗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5]。

3.2 药物药性的四气五味阐述扶正祛邪 香佩疗法主要通过芳香类药物的“气”“味”发挥作用,《本草问答》记载:“香善走,故透达经络脏腑而无所不到。”《神农本草经》载:“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芳香类药物芳香走窜,可行于人体经络百骸,通经活络,经络畅通则气血通达,气血津液布散正常。芳香类药物多属五味辛或苦。辛味主发散、行气、活血,既有散邪之功,又有补益之效。《本草备要·药性总义》言:“辛者,能散、能润、能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新冠肺炎因湿毒侵袭、气机升降失调,导致机体肺气失宣,或夹寒、化燥、伤阴等,耗伤正气,损及脾肺,甚者窍闭神昏[10],治以辛味开散、苦味降泄,调畅气机,使邪祛正复。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辛入肺,走气,开通玄府。玄府为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辛味药可开通玄府腠理,升降气机,补润肺之津液,使正气来,邪气祛。中医认为,辛味药在六经中具有通阳、护阳、运阳及回阳作用[11]。《医旨绪余·治肾消》言:“肺为五脏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则气润,若下冷极,则阳不能升,故肺干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覆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升,此板终不得润。火力者,腰肾强盛也。五行中肺主金,肾主水,金生水,金水相生以滋肾水,故辛能通阳、护阳、运阳及回阳。”因此,辛开苦降是防控疫疠的重要方法[12],芳香类药物是祛邪辟疫的重要药物。苦味主燥湿、降泄,可运脾,强脾胃,如苍术燥湿健脾,苦杏仁降逆平喘[13]。《素问·脏气法时论》言:“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神农本草经疏》言:“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芳香药物可醒脾、运脾、润肾,达到“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芳香类中药对机体免疫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如广藿香、苍术、佩兰等[14-15]。刘龙等[1]发现辟秽防感香囊能增强免疫低下状态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纪战尚等[2]发现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减少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庄长兴等[16]应用改良十香丸中药香囊预防小儿体虚感冒,疗效良好。

4 小结

香佩疗法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具有芳香辟秽、扶正袪邪的作用。芳香类中药味多辛苦,可入肺脾肾经,具有润肺补肺、健脾强肾、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目前,新冠肺炎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加大了疫情防控的工作难度,中医药在抗疫防疫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赢得了宝贵时间。香佩疗法作为防治传染病的有效疗法,具有经济、美观、有效、安全、适用性广等诸多优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体现,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香囊芳香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TREASURE TRAIL
为自己调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园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仲夏巧手做香囊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芳香欺骗后的幸福,恰似你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