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助推甘孜藏猪产业再上台阶

2020-01-14 21:21代舜尧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牧民养殖特色

文│代舜尧(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涵盖了乡村的方方面面,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而产业发展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根本途径。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也只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和人才,集聚人气和财气。离开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

藏猪产业既是四川省藏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四川省藏区农牧业高原特色重点产业,但因受传统生产方式制约,藏猪产业具有分布广,量多而散、小的特点,产业优势并不明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只有发挥这一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加强顶层设计,高位强力推动藏猪产业快速发展,才能让这一“珍品”惠及更多的农牧民。

一、立足资源禀赋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要用好国家级藏猪保护区这张名片,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引企业,建基地”,以点带面合理布局县域藏猪“1+4+10”产业模式;以藏猪原种保护、良种繁育推广、规模化养殖、特色品牌打造为终端,作好藏香情、尚水田园、益乡农旅、藏青兰等藏猪养殖企业引进工作;利用好整合扶贫资金,在白依乡建设年出栏10000头的乡城藏猪保种繁育基地1个,在青德镇、青麦乡、沙贡乡和洞松乡建设养殖藏猪扩繁基地4个,规模达30000余头,全县范围内扶持养殖大户(家庭农场)10户,完成全县藏猪产业“1+4+10”布局。落实好“基础设施政府建、设备技术企业投”发展思路,兑现对企业和养殖大户进行藏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费用由政府买单,对年出栏达2000头以上规模的企业,每出栏1头补助50元;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每出栏1头补助100元的政策。最终实现年人均出栏一头藏猪的产业发展目标。

二、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

推行科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养殖方式,通过合作社进行管理。集中零散分布的小型生产养殖,统一组织管理,规模性统销,从而推动藏猪从散、小养殖模式向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作用,推广应用先进养殖科学技术,提高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使藏猪产业呈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业化、品牌区域化”的特色亮点,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加大藏猪产业品牌创建力度

创建藏猪产业品牌,有利于提升藏猪产业化质量。要把藏猪产业打造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以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要充分激发养殖户做大做强产品品牌的信心和决心,以品牌提升产品产业化质量。除了打好“圣洁甘孜”这张区域品牌外,还要积极创建在全省、全国都叫得响、有市场的共用知名品牌。

四、强化科技对藏猪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没有专业技术的支撑,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难以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创新农业技术,人才是关键,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加强藏猪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农牧民养殖户运用藏猪生产技术的能力,提高农牧民养殖户素质。同时,积极引进外地食品企业投资,为藏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五、农旅结合,大力发展“藏猪+”,做大产业规模

结合四川省藏区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特点,立足全域旅游,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将旅游资源与藏猪产业布局相结合,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同时,用好“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康巴文化发祥地—南派藏医发源地”“蜀山之王—贡嘎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螺沟”“藏文化大百科全书—德格印经院”“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7/318国道—川藏线核心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等旅游名片,提升藏猪肉产品档次,不断扩大藏猪肉产品市场美誉度,促进藏猪产业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农牧民养殖特色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