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

2020-01-15 06:40孙雨晨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薯片舍友上车

孙雨晨

作者自画

我出生在雨水那天,一个多雨的早晨,名字里便带了个“雨”字。喜静,爱好书法画画阅读,一坐就是大半天。我喜欢那些平淡柔和的文字,读着像看水彩画似的,这大概也对我的文字产生了影响。

门开了。

他小心地戴上口罩,压紧铁丝,裹好羽绒服,揣着手臂出了门。

今年的春节来得早,即使是南方,严寒也未退去。按往年来讲,大年初五,街上正热热闹闹的。各家各户门上贴着春联,挂着灯笼。小孩们穿着红彤彤的衣裳,脸蛋也红彤彤的,跟着大人到处走亲访友。大大小小的饭店、商店里挤满了人,请客吃饭的、置办年货的、来凑热闹的,不管熟悉不熟悉,见面了都问个好,话里头满是喜悦和对新年的憧憬。

再瞧瞧现在呢。繁华的商业街上见不着几个人,仅有的几个,也是个个戴着口罩,低着头,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街边的小店大多紧闭着门,玻璃上映着冰冷的街景。

进了超市,暖气的热浪扑面而来,全身的肌肉放松了些。这儿的人还算多,只是广播里的新年序曲,换成了疫情预防指南。

货架上的方便面几乎售空,只有香菇炖鸡面还孤零零地躺着。他皱了皱眉,一边感叹大家的口味都差不多,一边无奈地拿走了几包。没办法,现在这个状况,先保证在家不被饿死吧。他又往购物车里塞了几包薯片,小声嘟囔着这群人真不识货,竟然把黄瓜味薯片留在空荡荡的货架上。呵,两分钟前,他还在说大家的口味都一样,这会儿却又变了个说法。想到这,他反而有了点笑意。原来,人是这么的多变和矛盾。

结完账出来,他又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药店。嗨,药店里可是真热闹,队伍排了老长,不知道的还以为抢什么特效药呢。但转过头想想,这口罩现在不就是保命药嘛。特别是他这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平时熬夜打游戏点外卖,说着人间不值得;现在天天盯着微博,生怕错过什么最新消息,更恨不得在家里囤上几百个口罩。不就是今年流行的那句话嘛,我命由我不由天!

买完限量每人两个的口罩,他着急地跑向公交车站。能不急吗,在外面多待一秒,就多给了病毒一点可乘之机。公交车总算来了,他敏捷地蹦上车,刚走到车厢中间,就听见公交车司机在说话。

“大妈,上面出规定了,不戴口罩不允许乘车。”司机操着一口塑料普通话,跟要上车的大妈解释着。

“可我就是乘车去买口罩啊,这你不让我上车,我怎么去买口罩?”一个看上去六十来岁的老人站在车门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但这是上面的规定,我们也很难办啊。让您上了车,我就得挨骂。”司机也很无奈。

他叹了口气,走到车门处,从包里掏出一个口罩,递给那位老人。老人接过口罩,差点哭出来,对他说了好几声谢谢,赶忙上了车。

车终于开动了。他挑了个座位坐下,又叹了口气。自己用一个再送一个,得,这俩口罩等于没买,跟不出门一样。他又忍不住叹了口气,还有多少老人也像这样呢,买不到口罩,买不起口罩。昨天还在微博上刷到呢,有老人用柚子皮做口罩。合租的室友也提起过,有老人现在还在外面卖糖葫芦,是戴口罩了——棉口罩。可怎么办呢,日子还得过啊,这唯一的经济收入可不能断。

他乱七八糟地想着,心里一阵发酸。手机的提示音响起,打开一看,是微博推送来的消息。果然,某地又确诊了多少多少人,具体的情况,他不忍再看。这些数字看似轻飘飘,背后藏着多少家庭的泪啊。他忍不住,又在心里把那些卖野味吃野味的从头到脚骂了一遍。

终于到站了。他匆匆忙忙地下了车,小跑着往家赶。直到走进公寓的楼道,才感觉踏实些。

听见钥匙插进锁孔,转动后打开门的那一声,他的心算是落了地。刚踏进家门一步,舍友就大声地喊着:“那个慈善机构的新闻你看见没?真是气死我了!昨天还在为那个捐口罩的农民感动,今天就知道了这档子事。你说说看,还像话吗?气死我了!”

“你先别嚷,我这出去采购一趟,还没顾得上刷微博呢。到底什么事让你这么激动?”他刚放下沉甸甸的购物袋,心上又来了块不知名的大石头,差点连拖鞋都穿反了。

“哎呀,你过来听我说,真是气死我了。那些女护士、女医生把头发都剪了,结果就遭到这样的对待。气死我了!”舍友的嗓门还是没减小,气得一直重复一句话,“对了,你赶紧把门关上,别让病毒进来了。”

“干吗这么紧张,我们这里不还没人确诊嘛!”他嘴上这么说着,却还是拿刚摘下的口罩捂着嘴和鼻子,踩着拖鞋往玄关走。

门关了。

(指导老师:薛海荣)

写作背后的故事

写这篇作文,正好碰上疫情最为严重的阶段。我常刷微博,看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出来,总会想很多。正巧作文还没灵感,就把背景设置成了疫情期间。开始写的那天,对着电脑半天没敲下一个字。这种有大情感大故事的,我总不擅长,也总避免去写。脑子里好几个故事出来,但都不成型。最后想想,放胆作文嘛,就放胆去写吧。决定后,写起来就很流畅了,没什么卡壳的地方。收尾的时候发现将近两千字,特别震惊,觉得自己确实话多。改的时间比写的时间还要长,删了三百多字,仍觉得不满意,但水平有限,便结束了。若是现在再看看,还是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的。写作文不是有故事就够的,怎么把故事講得动人,讲得让别人也动情,才最最难。

猜你喜欢
薯片舍友上车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同一条毛巾
刚需看过来!首期14万起!广州这个上车盘,你怎么看?
A Study of Code-Switching in the Series Films of Rush Hour
吃薯片
脆不脆?
薯片藏哪儿
防晕车
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