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探讨

2020-01-15 10:12林凌燕
家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林凌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由于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中应具备相应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科学性,教育方式的合理性,并且以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以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融入数学知识点,制定切实可行开发学生思维的方案,为学生在小学学习中打好数学基础,为其今后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一、运用类比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对数的概念相对较差,甚至部分学生对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对于数的感知往往是建立在现存事物的基础上,在此情况上,學生在学习中往往难以对知识产生比较深刻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类比迁移的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实现对学生深刻性思维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开发。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数的概括能力进行培养,就数的概括能力来讲,对数的分解是核心。例如,在讲授《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道具为学生讲授,使学生在观看道具时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比较直观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数和数之间可以运用怎样的分解和组合方式,讲授完之后,教师提出相似问题,然后让学生运用类似方式解决,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简单的推理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在类比推理方面的引导。又如,在讲授1-3这部分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这部分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将学生模仿能力的特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的方法进行模仿,自主地对4-5的乘法口诀进行推导。学生推导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对推导过程进行总结。教师通过这种引导、分析、总结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能相应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开发,并且在思考时更具深刻性。

二、运用联想方式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

敏捷性主要是指遇到问题时具有当机立断的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就数学思维中的敏捷性来讲,主要是指学生在运算时能够正确且迅速,并且善于对问题进行观察,做到删繁就简,整个思考过程比较敏捷和简洁。对学生敏捷性思维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入手,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提升自身计算速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每天都组织学生进行速算练习。就练习内容来讲,可以包含速算比赛、口算比赛等多种形式。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计算时向其传授一些具体方法。如互补法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2与8之间的互补,3与7之间的互补,1与9之间的互补。教师通过训练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形成比较敏锐的感知,寻找知识和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较为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运用说意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逻辑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能够将逻辑规律、根据以及顺序作为切入点,保证问题的整个思考过程,体现出层次性、条理性以及连贯性。对于小学生来讲,语言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思维在发展过程中就依赖于语言。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调控,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这是学生实现有效思考的重要基础。具体实施时,教师要让学生将问题的整个思考过程较为完整地叙述出来,保证结题思路被准确无误地表述,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的简洁性与规范性,逐渐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例如,学习《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学生遇到1/4乘以4/5这一问题,描述解题过程时,首先需将分子和分母相乘的方式描述出来,然后再对得出的结果进行约分,通过说意方式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做到按步骤进行,保证思考的逻辑性,在思考过程中掌握规律性,进而使自身思维得到更好开发。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能够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对素质教育的实现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使学生在自身的引导下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不断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整体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