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云实践

2020-01-15 13:20周正翔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团员声部音频

周正翔

项目化学习也叫项目式学习,是通过项目探究的方法进行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因其具有学习主动建构的特点,逐渐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与探索的一个热词。不过,实践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重“项目”轻“学习”,典型的表现是教师在项目任务提出与成果分享的环节偶尔现身,而对学生进行项目活动和体验过程中关注不足,甚至隐身于任务之外,由于教师未能有效发挥干预作用,学生学习体验缺少应有的资源助力,项目任务完成效果与学习建构的效果往往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笔者基于学习本位理念,把项目化学习融入音乐线上教学中,本文以《荣誉的召唤》教学实践为例,阐述项目化学习如何有效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作曲:克劳斯·巴德尔特,改编:迈克尔·斯威尼。)

一、云任務:基于神聚理念,精细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案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支点的体验式学习,从整个学习过程的操作技术观察,具有合作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两大特点,而且这两个特点呈现基于项目任务高度融合的明显特点。教学主题可以为课堂提供清晰的教学入口,同时塑造课堂之魂,牵引整个学习过程和方向,保障课堂学习从点深入。项目化学习中,项目凝练能否牵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和学习的深入,是项目化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笔者是学校的学生管乐团辅导老师兼指挥,在校期间,乐团的正常排练时间是每周安排两节课。2020年春,受疫情影响,学生们不能集中一起训练和排练,因此笔者决定通过项目任务来神聚学生们分散的管乐学习,设计了“云合奏”。学生演奏的音准、节奏、音色、力度等要靠后期制作来融合,如果曲目难度偏高、曲子繁长,会给后期制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笔者选择了难度适中、全长2分钟的管乐曲《荣誉的召唤》,并进行精细问题分解:“云合奏”如何分部演奏,强化分散训练;如何进行音视频演绎;如何呈现成果。各小组线上互动后形成了一致方案。第一阶段;确立曲目,分散练习,强调个人过关;第二阶段:音频分散录制,强调音准、节奏准确;第三阶段:视频分散录制,强调画面活泼;第四阶段:双频合成,强调成果效感。基于项目任务,小组分工协作,项目学习渐次深入。

“云合奏”任务,既有来自演奏的挑战,更有来自信息技术的挑战。笔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办法。降低任务难度和要求,要求学生按日常七成成效作为标准。降低要求,实际降低的是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完成项目任务的信心。另外,在技术克难方面,重点发挥了骨干团员,尤其是有电脑技术特长的学生作用,甚至还调动和运用了有相应的资源条件的家庭来协助进行技术优化处理。

二、云支架:基于适时理念,架起学生深度学习的支点

在项目化学习中,项目任务设计既要基于学生认识水平,又要高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才能保证合作探究任务具有挑战适度的特点。围绕“云合奏”的项目式学习任务,笔者精心设计了“云支架”。

1. 平台支架。笔者充分利用钉钉平台和微信平台,借助视频直播、视频会议等功能,让指挥和团员、团员和团员之间随时沟通,及时解决曲目练习和项目制作中的技术难题。选好曲目后,笔者就把乐曲的分谱、乐曲的简介以及其他乐团演奏的音响分别传送到管乐团九个声部的群上,让学生先对作品有个整体的认识,放慢速度吹奏,熟悉各自的声部,并给出需要提交录音的时间,督促团员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练习,笔者及时进行视频检查与指导,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使九个声部的学生演奏速度、音准能够达到整齐统一,笔者还提前把制作好的伴奏音频发给骨干成员,让他们把各声部的旋律吹奏录制好发给笔者,收齐后,再发到各声部群上,让其他团员们跟着骨干成员的录音速度进行强化练习,力度、音色也要尽量向骨干成员靠拢。

2. 技术支架。“云合奏”共有30多位同学参与。一个人的录音就是一条需要花大量时间反复听、反复处理的音轨,很考验耐心和听力。学生在家中录音,难免会有环境噪音或者吹破音等杂音录进去,这便需要对这些音频进行“降噪”处理。个别成员出现吹奏的节奏、速度不够准确,与伴奏对不整齐的问题,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在音轨中合理优化。合奏的音频成品出来后,团员们开始视频录制,穿上校服,整理好仪容仪表,戴着耳机,跟着音频,对着镜头录制演奏视频。收集完各团员的录像后,再进行技术处理,让各个演奏者的演奏动作能够和音频同步,能合上节拍和节奏。然后是根据每个乐句的主奏乐器不同来进行分镜头(画中画)切换排列、画面裁剪、添加转场效果等艺术加工处理。从音频到视频制作,再到把录像的片段最终镶嵌到完整的作品音频中,整个过程需要骨干团员的深度合作,甚至是必要的老师和家长与学生的合作。由于有了强大技术支架作为后援,学生的任务意识和成长表现欲非常强烈,有效保证了项目任务顺利进行。

三、云分享:基于镜像理念,厚植学生共情创生的因子

在项目化学习中,笔者努力将项目成果以最积极和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资源,影响学生的思想和生命成长,从而提升项目学习的品质与价值。

本次实践中,基于镜像理念,笔者努力在项目成果中融入更丰富的共情元素。(1)完成以上所有项目成果制作工作后,笔者对片头、片尾优化加工,如写上曲名、单位名称、乐团名称、参与演奏者名单、制作工作人员名单等等。(2)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多渠道分享项目成果,包括学校平台、班级平台、家长平台,让学生体验来自他人认可的成就感。(3)推荐项目成果参加学校艺术评比,成果在学校的“云艺术节活动”获得了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根据所见即所思的共情原理,学生在多形式的展示交流中,获得了更多的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这也进一步唤起了学生关于学科学习方法与学习意识的思考。

综上,项目化学习中,项目是方式,学习是本质,因此,项目化学习必须坚持学习本位的理念,教师要关注项目学习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基于本次云合奏实践项目学习的体验,笔者深刻认识到,项目化学习融入音乐教学,学生学习本位的保障,有三点原则不可忽视:一是项目任务的挑战适度原则,二是项目支持的助力适时原则,三是成果呈现的激励适当原则。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团员声部音频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