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内功补短板,做好工程总承包“大文章”

2020-01-16 16:24《中国勘察设计》编辑部
中国勘察设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签合同工期办法

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管理办法》的实施,将对促进我国工程总承包实践的规范化、促进工程总承包的健康发展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行业企业转型发展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成熟的建设工程组织模式,本身具有精简招标程序、减少管理层级、化解项目风险、统一权利责任、提升推进效率、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但在我国的工程实践中,也暴露出立法滞后、各地矛盾、权责不明、监管不足等弊端。《管理办法》在总结我国工程总承包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聚焦痛点难点问题,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办法》明确了工程总承包的概念范围、总承包单位条件、项目实施要求、法律责任等重点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总包负总责”制度、“双资质”模式、“单位+人员”机制、有所区分的回避制度、发承包风险分配选择等,着力解决工程总承包中的造价、质量、安全、工期等问题,将有力推动我国工程总承包的法治化和专业化,助推工程总承包优化升级,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合计41585.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21.4%。其中,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15530.9亿元,市政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5442.6亿元。从2014年到2018年,工程总承包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逐年增加,平均复合增长率近30%,工程总承包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也逐年递增,从2014年的34.6%增加到2018年的50.2%。

随着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制约工程总承包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被不断破除,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加快向一体化转变,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项目数量和规模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开始探索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政策及市场的推动,尽管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开始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但由于工程总承包项目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复杂,面对的环境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营决策、政策变化、不可抗力、技术方案不成熟、管理程序不规范、设计变更、工程量遗漏、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等原因,都会造成投资、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的损失。由于绝大多数设计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如果不能很好地规避上述风险,将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另外,在工程总承包新政下,设计单位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还应注意加强在投标文件编制、信息化建设、技术应用、节能和生态保护、诚信建设、间接损失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战能力,实现设计单位在工程建设行业的升级发展,才能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健康发展。

工程总承包,不仅仅意味着项目管理阶段与范围的扩充延展,更意味着企业所承担的角色与责任的巨大变化,意味着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管理体系等的一系列转变。从E 转向EPC,从专注一隅、做好设计转向谋划全局、整合集成,这种转变并非易事。探索与转变之路上,设计企业还需克服思维惯性,摆脱路径依赖,用宝贵的实践与深入的思考,构建体系、补齐短板、提升能力,努力实现向工程总承包商的华丽转身。

唯有此,才能够做好工程总承包的“大文章”。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签合同工期办法
2021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发布
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及处理方法研究
最好的办法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期控制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
工期
电力工程施工工期管理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