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2020-01-17 06:47
黑龙江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部门图书馆信息化

李 云

(韶关学院图书馆,广东 韶关 512005)

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5G技术为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新路径。作为图书文献传递中心,图书馆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使馆藏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 5G时代对图书馆变革的影响

在5G时代背景下,产生了新技术与新标准。而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受新技术的冲击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信息传输方面。5G网络具有大容量、超高速、低时延、移动性的特点,能打破时空局限,使信息24 h传递成为现实。在终端设备方面。信息传递即时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终端设备的物权与使用权分离,使图书馆信息组织形式与内容形态发生变化,最终影响用户终端的使用行为。在服务接口方面。5G逐渐取代4G的APP媒体形态,使其与5G终端网络形态相结合,为书目管理、图书馆服务、信息集成等提供了实现接口。

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现状

2.1 服务模式脱离实际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体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要求图书管理部门根据用户需求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并对馆内服务水平和功能提出严格要求。但从当前图书馆现状来看,服务重心倾向于基础层面,如图书在线借阅、检索、归还等,信息化水平较低,尚未拓展更多新功能。同时,服务支持体系建设较为匮乏,包括数据体系、需求分析、反馈体系,等等。由于服务体系无法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且针对性不足,致使图书管理者难以精准定位用户群体,信息服务的满意度势必受到影响。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馆内服务更加多元,但社会知晓率较低,图书馆官网、微博、微信等信息不同步,严重限制了价值的发挥。

2.2 技术能力滞后

5G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信息化,对信息服务模式创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新时期的管理者应具备充实的理论知识与信息素养,以充分适应新技术带来的经营管理方式变革。但从当前图书馆现状来看,虽然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取得一些成绩,但在服务模式方面仍然不够乐观,只是单纯地将信息化技术与设备作为管理模式改变的工具,尚未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关联,从而导致技术能力始终滞后。高校应促进信息化与图书馆的高度融合,提高图书管理服务创新力度。在图书馆人员结构方面,专业化、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许多技术问题仍然要借助第三方力量来完成。

2.3 缺乏高效合作

由于馆内服务模式多种多样,面临的服务对象众多,这将要求高校相关管理部门与外界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但目前的合作效率仍有待提升,具体如下:第一,图书馆与其他部门间的工作不够协调。目前,图书馆呈多元化发展,各个部门紧密协作,但不同部门的工作重心与分工不同,在多个方面存在困难,再加上各部门人员的素质不一、主攻方向不同,这些都制约了信息服务模式的推广与革新。第二,图书馆主要面临的服务对象为在校师生,还有部分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但各部门间的师生服务与公共服务建设不良,成为了阻碍各部门合作的绊脚石。第三,图书馆与外界管理机构间不够平衡。高校、地方、社区图书馆之间的服务模式、标准有所区别,存在独立运行的情况,阻碍了馆内服务社会化的转变。

3 5G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方法

3.1 提高信息服务针对性

在5G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需求以师生、社会需求为导向,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健全的用户支撑体系。根据用户需求、用户数据分析、用户反馈等构建相应的体系,并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用户支撑体系,实现数据互通互联,为前期调研工作提供服务支持。第二,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图书馆日常管理与工作模式等方面促进传统业务的创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图书业务,将自动匹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积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第三,不断丰富服务场景、拓宽服务渠道。可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并借助图书馆官网、移动APP、新媒体等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融合。第四,强化服务模式优化调整。根据反馈信息定期对数据信息进行总结与分析,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3.2.1 构建管理信息系统

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可通过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来实现。在系统建设初期,应做好服务系统和功能的独立设计与规划,使需求贯穿整个系统。在构建过程中,要事先对服务功能进行设计,为后续开发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同时,应注重丰富该系统的功能,可以技术服务建设为基础逐渐拓展探索服务功能,并对需求和各部门信息化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实现资源统筹优化,注重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此外,还应注重该系统的更新与维护,定期做好各模块的检验工作,确保数据信息完整安全,并根据现实需求调整系统功能,使其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工作需求。

3.2.2 强化沉浸式体验

VR技术发展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沉浸式体验,5G技术的发展使原本的VR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更新,体验式服务更加良好。在5G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变革应强化用户的感官体验,还应响应智慧高校建设的号召,通过设置服务场景、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方式来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为读者提供智慧感知、智慧分享、智能获取、个人AI学习等多种创新服务模式,使读者改变对以往图书馆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提升对图书馆的价值认知。

3.2.3 完善数据管理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扩充数据容量与服务内容应对数据管理进行升级。从IDC调查数据可知,截至2019年,在5G技术的驱动下,有45%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被存储、管理,并接近边缘计算。在该模型中,端点位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主要借助本地物联网设备与传感器实现数据传输,在现场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运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在此种数据管理模式下,广域网、防火墙服务等均可在高可用性模式下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使智能设备运行起来,信息服务模型也因此得到丰富和优化。

3.3 强化共享合作与智慧服务

第一,要在各部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各部门间的功能对接,保证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功能互联,实现各部门间主体形式和格式的协调统一。作为高校,应不断强化与其他院校间的图书馆协作,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服务模式,促使自身的信息服务模式更加标准规范。第二,在信息化软硬件配置方面,应注重各部门间的信息同步,促使更多部门参与到图书馆服务中来,使整体的服务体系更加灵活,为多元化服务创新提供更多便利。在资源配置方面,各部门间的投资要更加均衡,进而为信息技术协调发展提供切实保障。第三,在政府方面,应注重对多元主体的帮助与指导,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支持各大高校图书馆持续开放,并借助网络渠道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在与其他图书馆分工协作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部门图书馆信息化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图书馆
去图书馆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