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陶制作技艺传承现状及其策略

2020-01-17 14:07曹越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黎族技艺民族

曹越星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海口 571158)

自中国2004年签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部门都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就海南省而言,2017年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与财政厅三部门联合颁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对海南省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要求与措施。目前,海南省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与黎族泥片制陶技艺分别入选国家级非遗技艺项目。作为海南省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这两项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在实际传承中,由于传承人,传习者,政府管理者以及普通民众对于非遗技艺传承认识的偏差,造成黎陶制作技艺的传承状况背离于起初的传承愿景。黎陶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当前黎陶制作技艺传承中的问题

(一)市场价值导向下的“舍本逐末”

海南黎陶制作技艺是世代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百姓生活智慧的结晶。黎陶的制作起初都是以一些生活中的炊具、餐具为主,是海南黎族百姓由日常生活需要迸发出的劳动智慧。可以说,黎陶制作技艺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手艺,充满着浓郁的烟火生活气息。

然而,现代黎陶产品的“烟火味”变得越来越淡。在海南昌江县保突村黎陶制作传习所的田野调查中,可以发现,黎陶的造型不再是单纯的炊具器皿。展销门店中,出现造型精美的菠萝黎陶,雕刻精细的花瓶黎陶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黎陶。它们千姿百态,夺人眼球。相比过去的黎陶,这种造型的黎陶更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在海南白沙县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黎陶技艺传习人更愿意学习将黎陶制作成工艺美术品的技艺。毕竟,这些艺术化的黎陶更能满足市场需要,为技艺学习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可以说,市场化已经成为影响民族文化产品发展的主导因素。民族文化产品最为重要的文化“灵魂”已经在市场的影响下被一扫而空,成为一个空有民族文化“噱头”的精美艺术品。

(二)功利主义导向下的“快餐式”训练

2016年海南省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来,各市县都有目的的开展职业教育扶贫系列活动,黎陶制作技艺培训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昌江黎族自治县通过让传承人授课等活动,多次组织黎陶技艺培训的集中学习,以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以职业教育来扶贫的同时,带动“非遗”技艺的传承。这固然是一个理想方案。但是如何去落实它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昌江县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黎陶制作技艺传承的传习班每次所开设的技能培训时间只有6~10天。这期间,每一个学习者只学习如何去捏出一个陶罐。而对于如何选土、如何烧制等操作,都没有学习。这种传承模式使黎陶技艺不再是一个整体,它被肢解了。黎陶制作技艺的传习人只是学习地方“权威们”认为的最重要部分,对黎陶制作技艺的全貌依然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因此,“非遗”技艺的整体性传承遭到人为性破坏。为了脱贫而脱贫的技艺传承只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烟花狂欢。狂欢过后,留下的就是黎陶制作技艺“灵光”的永久消逝。

(三)利益投机导向下的民族文化漠视

段会冬[1]52-56认为,贫困人群往往缺乏对自身文化意义与价值的合理认知。实际传承中,由于当地政府本着积极鼓励贫困农民来学习黎陶制作技艺的想法。因此,对每位来学习的传习人都会给予每人每天100元的补贴。这就出现了一些传习人为了获得政府的补贴而报名参加培训班。他们来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给家里的生活带去一点额外收入.学的好或是学的差,于他们看来,别无二致。对大多数当地老百姓而言,抢救本民族传统技艺的行为如同尝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以看出,教育扶贫与文化传承的盲目结合引起的是实际运作中的水土不服,不仅没有引起老百姓对本土文化的足够重视,也没有达到带动百姓实现脱贫的效果。

不单在民众中出现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漠视,在地方管理者层面也出现这种倾向。在管理者看来,黎陶技艺培训班就是要让传习者掌握黎陶制作的技术,使培训的课程在短时间内做到效率的最大化。这种想法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有道理的。但是,黎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不能看成是一项脱贫技术的学习,制作技艺的传承更是包含一种本地民族文化的传承,脱贫的目的不应该凌驾于文化的传承之上。

(四)绩效导向下的“机械式”师徒传承

黎陶制作技艺作为一门日常生活的手工技艺,不仅有各种操作技巧的显性知识,还有许多需要传习者本人去领悟的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不仅对师傅来说难以表达,对徒弟来说更是难以通过模仿而习得。至于是否能够掌握这个神秘中的技艺,关键还在于徒弟自己的悟性。实际的黎陶技艺传承中,传承人与徒弟之间都是被官方规定好的,当地相关部门要求传承人每年必须教出规定人数的合格徒弟。这种强迫式的教学安排是官方思维的结果,根本没有考虑到传承过程中的人员素质问题。将传习者的学习成绩压在教授黎陶技艺的传承人身上。这导致的结果是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承人为了达到官方提出的又多又好的要求,在黎陶技艺传习者的结业考核中,集体降低考核标准。这样的恶性循坏只会导致黎陶技艺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传承,庞大的毕业人数背后是“败絮其中”的质量堪忧。

从以上四点现象中,可以看出,在轰轰烈烈的黎陶制作技艺传承中隐藏着的是一个个巨大的问题。为什么从当地百姓到行政官员对于黎陶制作技艺传承的认识都出现了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脱贫攻坚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二、问题背后的反思

(一)追求市场利益有错吗

黎陶是凝结了普通黎族百姓智慧的手工艺品,而非出自艺术家之手的艺术作品。张士闪等学者提出“民间工艺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当一个手工艺品完全脱离其自身的生活特征而灌输艺术的审美特性时,它就丧失了作为了手工艺品的品格而变成纯粹审美而存在的“艺术品”[3]63-70。这样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诞生的“艺术品”只能最终成为人们书桌或柜子上的精致摆设,而完全失去其原有的生活内涵。潘鲁生提出,手工艺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构筑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自我[4]48-49。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黎陶制作技艺饱含着黎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文化,它的传承为后人保留一个民族文化的薪火与记忆。从维系本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的市场化会危害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在我们一味抱怨市场化导致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衰落的时候,不妨想想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在消费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现在对市场经济影响下民族文化没落的担忧归根结底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会被汉族文化同化的不安。但对少数民族老百姓来说,生计才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个当地老百姓在制作黎陶的最初愿望不就是能够卖出去而补贴家用?在与一位黎陶制作人的交谈中,她说,“不这样做卖不出去”。确实,没有一位黎陶制作者愿意看到自己制作的商品滞销。面对市场利益的导向,在生活生计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一个人不考虑自己的生计问题。因此,当我们在强调本民族文化“自觉”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主体民族的文化对他者文化的“包容”?在主流民族占据绝对话语权的消费市场中,当其他少数民族为了赢得生存空间,不得不依附于主体民族的文化,不反映出主体民族文化包容性的缺乏?表面上说,这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文化竞争问题。但从深处说,这却是一个教育问题。在教育中,我们忽视培养学生“美人之美”的他者眼光!在分数至上的教育中,作文模板化,答案标准化,我们的教育在过渡追求统一、标准的时候,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事物多样性的包容与接受。教育中强调“各美其美”的同时,学生“美人之美”的能力也不可或缺。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仅需要本民族人民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接受,还需要其他民族的包容与欣赏。换言之,他民族的欣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

(二)技术脱贫还是技艺脱贫

对技术与技艺的认识区分关系到黎陶是仅仅带动当地百姓是短暂性的盈利还是实现长久性脱贫的问题。技艺的制作不同于技术的制造,技艺所创造出来的美包含着制作者“灵光”之美。它是手艺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而创造的产物。它的美是独一无二的。由此看来,出现“快餐式”的黎陶技艺学习班是因为当地行政管理者将黎陶制作技艺看成一门技术而非技艺。在市场化发达的今天,把黎陶制作技艺看成制造技术来脱贫是一个急功近利般的危险想法。因为一个没有“灵光”的作品可以被成百上千的复制与生产。这种复制品从实用价值来说它不可能赢得现代金属产品。从文化角度来说,这种产品又有什么价值可言呢?它们只不过是一件件手工复制出来的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是它们不可避免的结局。真正的黎陶作为一种蕴含着千百年黎族智慧的手工作品,包含着黎族的历史与文化,也包含着每个黎族制作者的不同情感与思想。它是制作者用心血所创造出的产物,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这样的手工作品因为拥有着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长久脱贫,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暂辉煌。

(三)我们的想法接地气了吗

一些黎陶技艺传习班中,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国家的一些补贴来报名学习的,他们并不在意是否能够学习到真正的黎陶制作技艺。换言之,来黎陶技艺传习班学习就是挣些国家补贴来支持家里的开支。当地的领导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大多认为,这是因为当地百姓本民族文化意识不高所导致的问题,认为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确实,一些传习者文化素质不高,贪图小便宜的素质问题肯定会时有发生。但是,从文化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缺少了“他者”的问题视角。在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调查中,滕星认为,在少数民族群体中,不同阶级对自身文化的看法会由于其自身所处的地位而不同[5]150。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者而言,他们是少数民族群体中的成功者。他们更关注自身文化的传承。他们拥有肩负拯救本民族没落文化的精神追求,希望越来越多的本民族同胞积极加入到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队伍中来。对处于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自身的生计问题。他们虽然也关注本民族文化,但在文化与生计的冲突中,他们必然会向生计低头。一部分当地的黎族群众将参加黎陶技艺传习班作为自己一项来支持家庭开销的补贴,其关键在于对黎陶技艺是否能够实现脱贫致富的不信任,认为在家里制作黎陶售卖的收入远远比不上在外面打工的收入。因此,学不学好黎陶制作技艺对于自己的生活状况来说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从而造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与其抱怨当地百姓的文化“不自觉”,民族地区的管理者更应当关注,如何让黎陶制作技艺真正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四)技艺脱贫又多又快就好吗?

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事物之间是否具有逻辑自洽性是需要每一个扶贫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黎族地区黎陶技艺传承的调查中发现,学会制作黎陶就能脱贫致富的迷思成为黎陶制作技艺获得政府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之一。当地政府组织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群众来学习黎陶制作技艺,不可否认,这其中有非遗文化传承的需要。但是,文化传承似乎只是口头上的呐喊。实际上,仅仅通过几个星期短暂的组织学习使当地农民掌握制陶技艺,不管传习者是否了解黎族历史文化及黎陶的制作起源,从行动上来说,这更像是为了实现农民的脱贫而进行的手艺培训。目前情况下,黎陶技艺真的可以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吗?就算黎陶确实有销售市场,可黎陶的销售市场真的可以消化这么多的传习者吗?如果没有,供大于求的事实意味着学习黎陶制作技艺实现不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另外,由于培训的量产化使真正掌握黎陶技艺的人少之又少,而拥有半斤八两般的黎陶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多。这使得国家投入的大笔资金没有起到该有的良好作用——既没有做好文化传承,也没有做到脱贫致富。因此,上述“机械式”的师徒传承关系,其实是管理者在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下所导致的实际恶果。传承人数是上去了,但传承的质量却令人深深担忧。

三、解决黎陶技艺传承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本民族“文化自觉”,更要实现“多元文化整合”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海南市场。大量资本的涌入,带来经济上利好的同时,也带来文化上的冲击。在这个大背景中,如何使蕴含千百年黎族历史文化的黎陶制作技艺不被“汉化”,需要从民族自身与外在的他者两方面入手。费孝通[6]15-22认为,本民族的“文化自觉”需要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转型,突出文化转型中的自主能力。黎陶制作技艺传承中的“自知之明”是指,在文化的天平上,我们既不能死板的恪守传统、排斥现代,也不能一味迎合市场而丢弃民族文化的灵魂。毕竟,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资源与财富[7]54-60。当地政府在推动黎陶技艺传承的同时,要坚持技艺在本土特色中的创新理念。国际著名陶艺家阿仙的人物青花彩绘作品,将景德镇传统青花的装饰技术运用在陶瓷雕塑人物的同时,吸收现代真人翻模技术,使陶瓷作品不仅扩充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意义,还蕴含西方陶艺的创作手法,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创新[8]。所以,黎陶技艺的传承既要立足于黎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展现现代黎族文化的时代气息,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的融合,增强黎陶技艺的生命力。另外,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在对待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滕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将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到各族人民的意识之中,促进各族人民的和谐与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9]54-63。因此,在教育中推进“多元文化整合”理念,从小培养各族人民具有包容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在社会上进一步加强媒体宣传和社区教育,促进形成“多元文化整合”的文化氛围。只有做到“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才能达到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的“美美与共”。

(二)黎陶制作技艺传承中需要做到“位育”

中国近代人类学家潘光旦提出“位育”的概念,后来段会冬[10]对高中阶段精英教育的代价分析,将高中教育的改革分别从“正位”“接位”“拓位”等方面来思考,使潘先生“位育”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对解决黎陶制作技艺传承中的问题,提供一个有益的框架。

1.“正位”改革:正黎陶制作技艺传承之位

那种在短时间来培训学习将黎陶制作技艺传承当作是一门技术来学习,黎陶技艺传承传的是技艺,它不是技术。因此,真正的技艺传承,首先必须改变当地管理者将黎陶制作技艺当作技术来看待的错误思想。在政策制定中上,需要考虑技艺传承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次在课程设计上,需要做到技与艺的学习。一方面,在实践操作课上将黎陶的制作技艺流程实行一以贯之的学习,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对传习者要加强黎族历史文化的相关学习和一些审美知识的了解。黎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传承黎族的文化灵魂,也需要吸收现代的创新思维。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参与黎陶技艺传承人研培计划,积极推动黎陶技艺传承人对于黎陶文化的了解以及制作技艺的创新。基于此,在黎陶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进一步加深与高校的合作,鼓励高校专家进入当地黎族社区进行教育培训,让当地更多的传习者接受系统的黎陶文化知识和现代工艺知识学习。只有将传习者培养成既有熟练的黎陶制作技艺,又有现代的工艺创新精神,黎陶制作技艺才能够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2.“接位”改革:使黎陶制作技艺传习者“学有所得”

如何使黎陶制作技艺传习者通过技艺学习而“学有所得”,这就涉及到如何让黎陶技艺的传承理念如何真正“落地”。这个“落地”指黎陶产品的市场销路。毕竟,如果黎陶没有通畅的市场销路,即使当地老百姓学习了黎陶制作技艺,他们也会在市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放弃这门技艺。所以,实现销路的通常就成了“接位”的重中之重。在海南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旅游来带动文化的经济效益发展,在展示海南文化名片的同时,带动当地产业走进更多游客的视野中。目前,当地在黎陶产品的经营中依旧处于一家一户或是几家联合的小作坊状态,黎陶面临生产规模小、供应渠道少、销售市场缺的窘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就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和手艺农民的三方联动合作,走黎陶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之路。首先,政府一方面要实行“外地引、本地育、回乡创”的招商引资思路,为当地黎陶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统筹规划,不仅为企业在当地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积极的政策,还要大力宣传黎陶文化,提高本地农民对于黎陶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资金和管理优势,将分散的黎陶手艺农民组织起来,和他们签订需求订单,专门负责手艺农民黎陶产品的收购与销售。这不但可以保证黎陶产品的充足供应,还可以解决手艺农民对于黎陶销路的后顾之忧。另外,在黎陶产业的发展中,当地政府和企业还要加强与文化“中间人”的联系。这些“中间人”就是那些在网络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网红”。以2019年的淘宝“双十一”活动为例,11月11日凌晨2点,李佳琦结束直播,直播间观看人次定格在3 682万;一个小时后,薇娅下播,数字定格在4 310万[11]。这些“网红”在大量粉丝的作用下带来巨大的话题热度和经济效应。通过与“网红”们的宣传合作,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海南黎陶,提高黎陶产品的话题度,促进黎陶销售市场的开辟。

3.“拓位”改革:黎陶制作技艺传承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就黎陶制作技艺的传承而言,培养黎陶制作技艺的传习者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传习者的培养中需要体现多元化的特点。身为国家级或省级传承人的黎陶技艺教师在黎陶制作方面有着高超精湛的技艺。但是,这些技艺能否传承下去,不仅在于黎陶教师,更在与传习者自身的努力与悟性。现在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掌握基本的制陶技艺。学员能否达到传承人的手艺则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去实践、体悟。这对培养高级黎陶制作者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代价。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根据传习者自己的意愿和学习天赋来进行层次化学习。黎陶制作技艺的培训中,可以开设不同级别的“基础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多元层次化的培养可以造就出越来越多热爱黎陶制作技艺的专门性人才,同时满足黎陶制作技艺业余爱好的学习需要。换言之,这样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既可以做到黎陶制作技艺的群众化,也可以做到黎陶制作技艺的专业化,关注到非遗技艺传承的受众性与传承性两个方面。

总之,海南黎陶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重视与努力。通过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整体社会的多元文化整合,进行位育式的传承教育将是“非遗”技艺传承的应有之道。

猜你喜欢
黎族技艺民族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黎族小伙闯“深海”
我们的民族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MINORITY REPORT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