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装饰设计中声学功能与装饰美学的融合
——对安徽新广电中心多功能演播剧场室内装饰设计的思考

2020-01-17 20:43深圳华瑞达装饰集团设计院院长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9期
关键词:观众厅冲孔天花

袁 毅 深圳华瑞达装饰集团设计院院长、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

1 建筑空间的形态与优化

1.1 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在剧院建筑的内部平面规划布局中,最重要的是表演空间,而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观众厅,该空间的体型设计是确保厅堂内部优良音质的先决条件,对空间的声场影响深远。

剧场观众厅的平面分为马蹄形、矩形、钟形、扇形、多边形及复合形等多种形态,每种形态都各有其优缺点。例如,马蹄形剧场观众容量大、视距短,但声学上容易形成沿边反射;而矩形的剧场虽平面规整、结构简单,声能分布均匀,但两边平行的侧墙则易产生颤动的回声等等[1]。

1.2 早期介入与优化

无论剧院建筑的内部空间是哪种形态的选择,装饰设计工作如能早期介入项目,就应与建筑师、声学顾问、声学材料供应商等密切沟通配合,在建筑平面设计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在后期装饰设计环节巩固和提高这种形态的优势、弥补和削减其劣势。

例如,安徽新广电中心多功能演播剧场,是一个集录播、制作、观演、秀场于一体的特殊演播空间,舞台面积达3600 m2,上面设有复杂的舞台机械装置,台仓内除了满足表演的各式升降旋转装置外,还设有升降伸缩式座位,可以在舞台上分割完成不同的录播空间,该舞台台口宽达36 m,观众厅分为池座和楼座2 层,共计1800 个座位,观众厅平面形态为变化的扇形布局。

功能定位特殊,声学要求复杂,最后仍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及观演效果,得益于业主方的远见及专业各方的早期介入,其中就包括室内设计师在建筑设计阶段的早期参与。例如,与声学顾问一道,配合建筑师修正观众厅的边际曲线,完善建筑空间形态,使之更符合声场需求;提出建议与相关数据,提醒建筑师预留出声学装饰所需的装饰厚度及空腔距离;在需要强调隔声降噪处理的空间,与建筑师一起进行空间格局的细部推敲;优化后台辅助空间的平面布局等。

观众厅建筑空间形态是后续建声装饰设计的先天条件,完备的建筑空间形态孕育完美的声场,而声效正是剧场厅堂设计的灵魂。

2 声学设计的指标与要求

2.1 声学的总体要求

观演空间是视觉与听觉作为第一要素的场所,观众厅的建筑空间形态、容积率、座椅地面坡度、边墙走向、装饰表面处理、天花造型及倾斜角度的变化等,都会对现场的声效产生影响[2]。

剧场观众厅的声效成功与否主要看能否满足三大指标,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室内音质,是否控制较低的背景噪声,是否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2.2 混响时间指标

不同的观演空间有着不同的空场混响时间指标,歌剧厅的最佳空场混响时间指标为1.5 s,音乐厅混响时间指标为1.8 ~2.2 s,戏曲厅混响时间指标为1.2 s,多功能厅混响时间指标为0.8 ~1.0 s[3]。此外,观演空间的背景噪声要满足NR20 的要求。因此,在剧场初始设计中,演出功能的定位显得十分重要。

在安徽新广电中心多功能演播剧场的建声设计中,空场混响时间设为1.2 s,中频1.4 s(低频+15%,高频-10%),为实现声学的要求,声学顾问建议在装饰上观众厅底层下部踏步和后座两边侧墙均做成倒斜形,以有利于声音向后排边座的侧向反射,而侧墙上部则要求做成带弧形的分段和交错的扩散体。

2.3 特殊的声学空间

对一些特殊的声学空间有一些特殊的声学指标和设计施工做法的要求,如要求隔声性能为DW ≥90 db 的专业录制室,背景噪声要求满足NR15,就需进行套间式的隔声构造(俗称房中房结构)建设,采用内层房间构筑于有阻尼层的钢弹簧(共振频率F0为5 Hz)之上,其他墙面与外层套间完全不接触,内层房间与外部空间犹如半悬浮似的断桥状态,并且内部空间的6 个面均要求用强吸声的材料来装饰处理,以实现这一声学指标。

因此,室内装饰设计的工作重点就是满足声学设计的要求,理解和消化其意图,抓住其关键要点,把这些要点用创新的设计手法,针对性的材料运用去加以实现和强化,并且做到施工图纸准确详尽,材料运用适当合理,工艺要求细致精道。

3 材料的了解与运用

3.1 声学材料的分类

剧场声学装饰材料与普通的装饰材料有所不同,除了要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规范对人员密集性公共场所的防火要求外,还要符合声学指标的各项要求,其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吸声类材料、反声类材料、常规类装饰材料。

吸声类材料主要有孔状类吸声板(细分为圆孔、方孔、腰孔、槽孔、针孔和梅花孔等)、木丝吸声板、冲孔类铝单板、蜂窝铝板、硅酸钙类板材、复合类板材以及填充类长丝玻璃丝绵板等;反声类材料主要有GRG 板、GRC 板、不燃基层的复合类合成板、铝单板、纸面石膏板、厚实的木材、石材、金属和玻璃等,以及专为声学设计加工定制的声学扩散体,如MLS 扩散体、QRD 扩散体及锥形扩散体等。

3.2 在装饰设计实践中的运用

在安徽新广电中心多功能演播剧场的室内设计中,观众厅的天花吊顶材料不但要厚实、密度高,还有造型尺度适当及吊挂角度变化等要求,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抵抗低频共振,达到减少直达声衰减、均匀散射声音的功效。因此,设计上采用了厚度为3.5 cm的GRG 板(一种增强型复合石膏制品)作为观众厅吊顶的材料,3.5 cm 厚的GRG 板气干比重为1.75,声音透过损失500 HZ 23 db、100 HZ 27 db。其具有良好的声学反射功效,并且在施工图设计中吊件构造间距做加密处理,以增强其稳定性。

剧场的侧壁及后墙装饰,吸声的部位则采用不同冲孔率的板材进行装饰,内部放置不同绒重的吸声棉,预留不同距离的空腔,满足不同的声音吸附需求。

壁面反射声音材料除了要求厚实坚固,还要求在安装上密实稳定,后壁不留空隙,避免低频共振的发生。设计上采用了GRG 板、厚实的不燃基层合板以及经阻燃处理的木质合成板等来处理。

在观众厅休息大堂区域,为达到消声降噪的目的,主立面和天花大量地使用槽孔、圆孔的木饰面不燃基层板及大尺度的冲孔蜂窝铝板来装饰,环绕两层的回马廊天花则采用的是内附厚吸声棉的冲孔纯铝板吊顶装饰。

3.3 扬长避短,挖掘潜能

在装饰设计中熟练使用好材料,设计师要充分了解材料,分析每一种材料的特性和优劣,扬长避短,挖掘出其潜能。例如,GDG 材料虽然可塑性强,可实现任意抽象多变的造型,是剧场装饰设计师喜欢使用的材料之一,但此材料在工厂制作时对模具的精度要求高,出模后工人后期的修整技术水平等直接影响成品质量,装饰设计上要避免使用其来刻画装饰细部;如果项目工期紧张,定制时间仓促,GRG 材料烘干时间不足就出厂安装,成品随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变形及裂缝,直接破坏装饰设计效果。

不燃基层的复合型板的优点是符合消防要求,密度高,可冲孔可贴木皮,既可做吸声也可做反射材料,缺点是如果生产加工工艺处理不当,张贴的木皮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会起翘、开裂,导致返工并带来损失。

因此,良好的空间装饰并不是各种好材料的堆砌,而是合理、适当和巧妙地运用这些材料,把这些材料有机地和装饰设计的创意加以融合,最终实现空间设计的“大美”。

4 美的发现与营造

4.1 设计实践中善于发现

无论纯粹的技术美还是华丽的装饰美,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在剧场装饰设计中善于发现和挖掘某些材料和声学构件的美感,并加以巧妙搭配利用,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MLS,QRD 声学扩散体,是一种按照数论理论尺寸特殊制作的带凹凸面的声学构件,能扩散反射来自演奏台的声音,具有保障演出者之间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的作用,建筑师,设计师从这种构件中也发现了一种次序美,如北京大剧院的戏曲厅,合肥大剧的院音乐厅墙面装饰等,大部分都是以整体MLS 扩散体阵列,编排及重组的一种装饰手法来营造空间,北京大剧院戏曲厅立面的MLS 扩散体装饰上还贴上红色条纹的丝绸,在统一中又有不同的装饰变化,最后呈现出来简约大气又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同时,大面积声学扩散体的使用也优化了整个空间的声场环境。

4.2 设计实践中善于营造

4.2.1 优化组合

安徽新广电中心5.1 音频制作室,是一间技术指标要求颇高的声学空间,设计上用木质的Q.R.D 声学扩散体在房间背景错落排列,配合灯光设计,营造微妙的光影效果,其他立面上针孔与方孔不同加工方式的木饰面吸声板,错落、有序地穿插组合,与天花上木质鱼骨状的弧形通透造型排列,营造了一个专业、温暖的声学环境,既缓解了在紧张工作环境中员工的焦虑情绪,也体现了一种技术加时尚的美感。

4.2.2 创意造型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的墙面处理,GRC 做成的声学反射墙,原本纯功能性的墙面,在建筑师安德鲁的创意发挥下,把反声板表面处理成不规则的微小起伏的波浪状(利于声音的散射),在灯光的烘托下起伏流动,极具美感。而墙面不同的部位悬出安装的不同倾斜角度的椭圆形药砂夹胶玻璃板,其作用是扩散直达声,但与墙面组合一起,犹如一片片白云漂浮在清波荡漾的湖面,两者都是为了声音效果而设计的装置,目的是使声音更均匀地散射到座位各个区域,但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组合,又呈现一种诗意的美感。

广电中心多功能演播剧场入口大堂,两层流线型的回马长廊贯穿之中,在其栏板的造型设计中,装饰设计师充分挖掘GRG 材料的特点,创造性地使其展现“韧性”扭曲变化的形态,用抽象雕塑的手法塑造了一条穿云破雾的“行龙”,仿佛有一种从远处奔腾而至的呼啸感,充满灵动和奋进的张力;而与之呼应的是在侧墙上三面巨大而舒展的GRG造型翅形,暗藏的LED 灯带辉映其间,象征吉祥鸟“凤凰”的翅膀形态,其与横向穿行的“行龙”在竖向上形成呼应,表现出一种龙兴凤举、龙凤呈祥的戏剧性效果。

4.2.3 敢于用色

安徽新广电中心多功能演播剧场入口大堂,侧墙上采用浅香槟色的冲孔蜂窝铝板墙天地一体顺势而下的设计,使其作为大堂的主背景色调,并且大胆地采用红色作为回马廊天花的装饰色彩,在其双层的构造中,上面黑色的冲孔铝板作为底层衬托,下面红色的铝格栅鲜而不艳;而贯穿回廊的大理石圆柱,材质的白色联系着回廊天花与大堂地面,黑色的水洗糙面质感的石材地面上点缀着优雅的古木纹光面大理石条,其厚重的色调衬托着流动轻盈的白色GRG 栏板;主立面暖意的大面积木饰面则呼应热烈的红格栅,在浅香槟色整体的大背景色调中,各色彩效果热烈而内敛、激荡又统一,既突出了空间装饰的主题,又体现了设计者的创意激情。

善于发现美、营造美是设计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一个能把各种功能都兼顾好的空间设计是一个成功的设计,一个能给人们身心带来愉悦的设计才是一个“美”的设计,而两者是可以融合和相辅相成的。

5 功能与形式的平衡与融合

5.1 用美的观念去加持

剧场的装饰设计遵循两大原则,满足功能的原则及营造大美的原则,文化场馆是人们放松心灵、陶冶情操的去处,是人们精神生活寄托的场所。

剧场空间毕竟不是厂房机库,纯粹的功能性要用美的观念去加持。

在剧场的建声设计中,声学顾问基于声学模型模拟、数值计算分析等,在空间的不同立面上都有不同的造型要求与主张,如果没有优化地完全照搬照做,一些声学构件在立面上的设置会显得生硬与突兀,与装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相冲突,如何在不违背声学原则的前提下实现装饰设计的意图,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与融合,是剧场装饰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5.2 设计创新与构想落地

在安徽新广电中心多功能演播剧场的设计实践中,这种平衡和融合得到了有效贯彻,多功能演播剧场观众厅及入口大堂回马廊天花装饰设计,设计师采用了独特的双表皮装饰结构来表现空间,一层满足声学功能要求,一层满足装饰设计造型要求,两者共同构成空间的内部装饰。

5.2.1 剧场观众厅

在剧场观众厅立面上,装饰表皮运用了香槟色的钢质金属张拉构造网作为表层的装饰主材,舒展大气,整体时尚,良好的穿透性保证了其声学构造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其悬空固定方式与后面的声学结构层形成一定的距离,使声音的吸收与反射结构都巧妙地隐藏在统一的网层下。尽管下层建声结构复杂,但观众的视觉只停留在表层装饰流畅简约的张拉构造网上,隐藏的声学造型构件被漆成红色,透过空隙与香槟色的金属网又形成一种色彩的调和,在灯光的映射下,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晕表情,丰富了空间的韵味。

同样,观众厅天花的装饰设计,厚重的GRG 声学反射板同样遵循了声学设计的要求,为了消除这种厚重带给观众的压抑感,装饰设计在其下面悬吊了弧型结构的造型轻盈的铝质张拉网,喷以黑色氟碳漆,与其上方深红色厚重的GRG 声学反射板,在视觉感观上产生一种对比与冲撞,使两种形态在天花造型中达到整体融合,实现了天花声学功能与装饰美感的和谐统一。

5.2.2 西区大堂

双表皮的设计手法同样体现在另一个空间—西区大堂的装饰上,该建筑空间恢宏大气,空间挑高达23 m,主厅呈U 形布局,回两层马廊贯穿其中,可在此举办小型的节目秀等活动。若在消声及隔声上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相邻的多功能演播剧场的使用效果,造成声场缺陷的困扰。在装饰上,设计师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①采用超大尺度(1 m 宽、6 m 长)的冲孔蜂窝铝板(冲孔率为20%)从墙面弯弧延续至天花,形成墙面天花一体的吸声屏障;②选用耐火等级为A的复合孔木吸声板(冲孔率为17%)作为主墙面的主要装饰材料,在板面处理上采用了槽木构造及孔木构造2 种吸收不同波段音频的板材形式来装饰,巧妙地搭配、组合与排序,既打破大尺度立面装饰的呆滞感,又充分利用天然木饰面本身因开孔方式不同而呈现出来的色度差异,达到丰富空间表情、改善整体声学环境的作用;③强化回马廊天花装饰上的吸声降噪功能,设计师采用冲孔铝单板在上安装,5 cm×5 cm 的铝格栅在下悬挂这样的双层表皮吊顶方式来装饰,利用格栅条的形式散射不同频率的背景噪声,再利用冲孔率达20%的冲孔铝板吊顶对其进行吸附,极大地强化了空间的降噪与吸声这一功能。

通过以上设计手段,顶部天花及两层回马廊天花的吸声构造面积,大于厅堂平面投影面积,加之装饰立面上的吸声板装饰,极大地消减了空间的环境噪声,达到了理想的声场效果。即使在此区域内做现场直播等综艺节目,有上百人的活动聚集,也不会产生回声、多重回声、颤动回声及声聚焦等现象,更不会干扰相邻大演播剧场的演出效果。

5.2.3 实际效果

不同材料的组合与搭配,金属张拉构造网材料的巧妙应用,双表皮的装饰设计等手法,使得空间表现出一种音律的节奏感与韵味感,装饰效果大气自然、精致而细微,空间的功能性与美学在项目中得到有效融合。

6 结语

一个城市的剧院建筑,往往是这个城市的城市地标及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表,其建设涉及建筑学、演艺策划、声学、灯光、舞台工艺、智能控制和装饰工程等许多专业的系统工程,装饰设计虽是其中看似不大的一个环节,但其背后展现的,却是各学科专业系统要求在装饰层面的总合成、总收口,也是剧场装饰空间展现给观者的最后效果与面貌。

现场声效是检验剧场厅堂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设计师应抓住这个原则落实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并在装饰施工中不断加以监督、调整和完善。

无论是沙立文的“形式追随功能”,还是密斯的“好的功能即是好的形式”,都是在告诉大家功能的重要性。而技术的理性与美学的感性,并不是两个完全相互排斥的对立面,是可以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的。乔布斯的“苹果”系列,形式倒逼技术功能的改进就是很好的例子。

商业社会的市场需求决定了设计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设计作品需尊重业主、尊重市场、注重功能。无论潮流如何变迁,设计中功能至上、向美而生的理念不会改变,设计师只要坚守这些理念,一些声学功能完备、极具美感的剧场室内装饰设计作品就会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观众厅冲孔天花
冲孔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控制
天花寺
水中栈桥搭设及平台冲孔灌注技术探讨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冷轧冲孔机设计及应用研究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尺寸计算
观众厅视线分析软件《神眼》的应用
京剧剧场的观众厅设计浅析
海南省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建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