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网络平台的构建及优化

2020-01-17 07:4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物流园物流配送里程

甘 泉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8000)

1.背景

近年来,为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合肥市政府积极搭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完善农产品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合肥及周边地区建设智慧物流核心节点步伐。 因此,探究合肥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整体规划,优化农产品配送网络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2.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区域物流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农产品物流主要针对一线农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缺少农业物流专业服务商,日常运作显得尤为困难。 加上区域农业物流量大且单位价值小,利润率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制约着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发展[1]。

2.2 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设计不健全

合肥作为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农产品物流量逐年提升。 由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仅有的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落后等因素都将严重制约着合肥市农产品物流发展[2]。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和农民信息的不对称上。 广大农民因缺少必要的市场信息引导,盲目投入生产, 在原本获利微薄的情况下可能还要承受农产品滞销的风险,势必影响农民收入高低。

3.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整体规划

3.1 构建合肥四区五县市间的农产品配送中心网络平台

根据《合肥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合肥农产品配送中心网络平台构建必须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3]。通常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各个地区或企业间经济上的互补度和关联度往往较大, 经济活动越频繁,物流规模总量就越大。 因此,合肥地区农产品配送网络应充分设计多级多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

3.2 构建合肥地区内的农产品配送网络平台

通常来说,建立合肥地区内农产品配送网络是保证农产品在同城范围内高效配送的基础,因此,合肥地区间农产品物流网络布局,要考虑把地理区域作为依托,有效发挥中心城市物流的现有功能,提升区域服务水平。 首先,专业农业物流公司或农产品合作社等中介机构从农民手中收购各类农产品,通过拣选分拣、储存保管、流通加工等各项操作,然后沿途配送到城乡各级批发农贸市场、零售商店、各级配送站。 因此,构建合肥地区内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应着力将信息化和实体化物流网络有机结合,从而在合适的成本下,发挥配送网络的最大效益。

4.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网络平台的优化设计

合肥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具备公铁联运、 公路干线运输、城市配送、供应链物流、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快递物流、大宗物资运输等功能和服务的物流产业集群。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优化主要包括物流节点的优化和节点间线路的优化。

4.1 合肥农产品物流节点功能设计

一般来说,农产品物流节点功能设计应考虑物流节点的不同功能和市场规模大小,确定具体合适的配置,为发挥物流网络功能提供支持。 因此,物流节点的选址、布局、规模等都要受到客户分布、需求、规模等因素影响[4]。

4.1.1 综合型物流服务模式

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打造成为综合型物流服务模式。 该物流园功能定位为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既服务于合肥区域内的工农业企业物流需求,同时也兼顾周边商贸、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的物流需求,属于综合性节点,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农产品物流提供服务。

4.1.2 专业型物流服务模式

合肥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规划属于专业型物流服务模式,将全力建成安徽省规模最大、 专业最强的一级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因提供专业标准型配套物流服务,将与周谷堆大兴市场实现错位与互补经营,两大市场形成东西呼应的“双核”保障。

4.1.3 商贸配送型物流服务模式

中国供销农产品物流园和合肥北城农产品物流园都属于商贸配送型物流服务模式。中国供销农产品物流园能有效整合庐江及其周边农产品资源,促进农产品流通,降低物流成本。

合肥北城农产品物流园, 功能定位以合肥农产品的需求为基础,以巢湖银鱼、含山大米、金坝芹芽、中垾番茄、庐江花香藕、合肥龙虾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辅之水产、肉禽蛋、粮油类农产品,打造全方位一体化农产品流通基地,为农产品供应者和客户提供全方位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服务。

4.2 物流节点间的线路优化

由于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为例,探讨物流节点间的线路优化问题。

4.2.1 模型构建

(1)假设前提条件。

1)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充足,能保证农产品及时供应;2)假设配送农产品之间混装不影响产品质量;3)假设配送汽车能恒定匀速行驶在城乡各路线;4)假设各个用户所在地和需求均为己知;5)假设不存在缺货等意外情况发生。

(2)设置配送网点布局。

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在整个配送系统内, 日均业务量超过 1吨的主要网点有9 个用户,分别为:A 好多多连锁超市(大众路)、B 佳佳洁连锁超市(合肥市三十八中学)、C 合肥瑶海区瓜果飘香水果超市、D 金大塘菜场、E 合肥星隆购物广场、F 合家福超市(屯溪路)、G 宁国路菜场、H 吴氏水产(裕溪路)、I 中菜市。

4.2.2 建立基本的配送网络模型图

根据文中假设前提,由配送中心Z 向A—I 等9 个用户配送货物,如图1 所示。 图中两点间连线上数字表示里程数(公里)。 各用户上方括号内的数字,则表示各用户对货物的需求总量(吨)。 已知配送中心Z 备有2 吨和4 吨两种吨位的运输车辆,且汽车一次巡回总里程不得超过35 公里,并且能按照用户要求及时送到,构建最优配送方案。

图1 配送中心及各用户的配送网络体系图

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得出配送中心Z 至各用户及各用户之间的最短距离,由最短距离表,根据节约法,计算出各用户之间的节约里程数,并编制节约里程表。

A—B:LA+LB—LAB=11+10-5=16,A—C:LA+LC—LAC=11+9-10=10

A—D:LA+LD—LAD=11+6-14=3,A—E:LA+LE—LAE=11+7-18=0

A—F:LA+LF—LAF=11+10-21=0,A—G:LA+LG—LAG=11+10-21=0

然后,根据节约里程表中节约里程大小顺序,逐一排序,编制节约里程顺序表(如表1),以便尽量使节约里程最多的点组合装车配送。

表1 节约里程顺序表

根据节约里程排序表和配车因素(车辆的载重量和容积大小)、车辆行驶里程等约束条件,逐步推算出配送最优路径。 分别是:

路径 A:4 吨车,行驶里程数32 公里,载重量3.7(0.6+1.7+0.5+0.9)吨;

路径 B:4 吨车,行驶里程数 31 公里,载重量 3.9(1.2+1.6+1.1)吨;

路径 C:2 吨车,行驶里程数 30 公里,载重量 1.8(0.9+0.9)吨。

总共行驶里程达 93 公里,共节约里程(16+14+12)+(8+7)+6=63 公里。

5.结论

根据合肥物流业三层空间布局规划,将农产品主要物流节点的主要功能进行定位,并以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配送为例,论证物流节点间线路的优化方案,最后采用节约里程法解决了VRP 问题,提出了优化的配送方案。

猜你喜欢
物流园物流配送里程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冷链物流园大型厂房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探究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35万公里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食用菌价格(2018-08-25)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食用菌价格(2018-06-26)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