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浅析之二

2020-01-18 05:54戴清张绍千张苏琳吴猛吴浩张莉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临床试验试剂定量

戴清 张绍千 张苏琳 吴猛 吴浩 张莉莉*

1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2)

2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江苏 南京 210008)

3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药申报服务中心 (江苏 泰州 225300)

内容提要:结合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本身的特点,从审评、现场检查、研发、生产的角度出发,列举一些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企业在具体操作层面应加强的关注点提供技术参考。

金标类检测试剂是利用胶体金免疫技术,通过竞争法或夹心法,采用胶体金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包被于聚脂膜、玻璃纤维膜或者其他载体,同时把相关抗原或抗体包被在硝酸纤维膜,应用侧向层析法的原理检测待测人体样本中的抗体或抗原的快速检测试剂,属于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一种,根据市场需求、不同检测指标的特异性、不同厂家原料及生产工艺的特性等可以设计成为定量产品、半定量产品以及定性产品[1,2]。

产品的质量源于设计。设计开发是探究摸索医疗器械产品的预期用途、原理机制、工艺技术转化、风险分析等的过程,是医疗器械产品实现的关键,决定了产品安全、可靠、有效的固有属性。即“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是制造出来的,再其次是服务出来的”,换而言之,有设计缺陷的产品,再精心制造、精心服务也于事无补。因此,设计开发过程控制是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3]。注册申报资料的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设计开发,要想减少问题的发补,最根本最直接的方法是要做好计开发的全部环节。

关于设计开发输入、输出、转换、评审、变更的讨论已经在《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浅析之一》[4]一文中有详细的阐述。以下结合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的特点,从设计开发验证和确认入手,分别阐述其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1.设计开发验证

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按策划规定的时机开展验证是必要的。一般通过验证来确定设计开发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验证的方式多种多样。

部分企业在验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验证的内容不涉及关键性能指标的问题,验证流于形式,使得验证变成了一纸空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成品验证只涉及外观尺寸,不做性能的验证等,仅仅为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而记录。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建议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企业在研发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原材料选择阶段、半成品的生产工艺选择阶段可以使用半成品的性能要求来进行验证,比如通过液体移行速度是否正常、移行过程中液体是否均匀、是否会发生金水分离的现象等来验证选择的硝酸纤维素膜是否能满足性能要求;还有通过观察颜色(紫红或酒红等)来验证制备的胶体金的颗粒大写能否满足性能要求。成品阶段可使用成品的检验规程和性能指标要求来进行验证,定量产品可通过技术要求中设置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来进行验证,如最低检测限、准确度、线性范围、重复性等。定性产品可参照行业标准或指导原则(如有)、技术要求来进行验证,如检测限、临界值、准确度、重复性等。以上这些验证实施可以在企业自测,也可以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还可以在注册检验中实施验证。

2.设计开发确认

2.1 设计开发确认相关法规

确认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已得到满足的认定。临床评价是指申请人或者备案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试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

2014年9月11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4年第16号),2017年11月3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总局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资料基本要求(试行)的通告》(2017年第179号)。2016年9月30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总局关于发布第二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6年第133号)》,2017年10月31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总局关于发布第三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7年第170号)》,2018年9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新修订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8年第94号)》,2019年12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国家药监局关于公布新增和修订的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9年第91号)》。已列入免临床目录内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区分方法学)可以按照2017年第179号文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价,也可以做临床试验。未列入目录内的体外诊断试剂需要按照2014年第16号文的要求进行临床试验。

2.2 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试验中的常见问题

2.2.1 选择的对比试剂不合适。对比试剂应选择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产品,同时应充分了解所选择产品的技术信息,包括方法学、临床预期用途、主要性能指标、校准品的溯源情况、推荐的阳性判断值或参考区间等,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5]。胶体金产品由于其方法学本身的局限性,作为定量产品来说,性能指标并不优越,如果一定要选择性能指标特别好的方法学的产品作为对照试剂,双方差距过大,如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等,其最终的统计分析结果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或者在选择对比试剂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考核试剂与对比试剂的阳性判断值或参考区间是否相近,导致到临床试验完成阶段才发现原来考核试剂与对比试剂并不接近,得不出考核试剂与对比试剂具有等效性的结论,造成设计开发确认失败。有的考核试剂是定性产品,却选择定量产品作为对比试剂,或考核试剂是定量产品却选择定性产品作为对比试剂,最终设计开发确认过程很难开展,确认结果很难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可能需要添加其他的确认方法来进行佐证。有的甚至选择了注册证已经过期的同类产品作为对照。建议企业在临床试验启动前充分学习、了解同类产品,以便选择真正与拟上市产品相近的一个。

2.2.2 确认过程盲目追求速度,不注意细节,欲速则不达。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凭借平时做检测的经验来进行,没有建立该临床试验专门的标准操作规程,不注意考核试剂与对比试剂样本保存条件及保存时间、适用的样本类型、对比试剂的适用机型、对比试剂的检测范围,采用不符合说明书声称的保存条件的样本进行临床试验,如试剂说明书中声称血清样本2~8°C可保存3d,实际操作时却使用了保存了7d的样本。对比试剂的适用的样本类型是血浆,实际操作时却使用血清样本。贪图方便使用现有的仪器进行检测,却没发现现有的仪器型号并没有列入对比试剂的说明书。试验数据超出了对比试剂声称的检测范围,并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却把这些数据都纳入了统计。这些都会造成确认过程不规范,提交的注册申报资料漏洞百出。建议企业应当多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注意临床试验的合规性,严谨的操作过程才能造就科学的研究结果。

2.3 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评价中的常见问题

对于列入免临床目录内的体外诊断试剂来说,可以进行临床试验,也可以进行临床评价。如果选择临床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开发确认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只是确认的形式有所改变,故前文列举的临床试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临床评价的过程中亦可能出现,甚至出现的概率更高,而临床评价因其自身的特点,也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临床试验的问题。

2.3.1 临床评价检测周期过短。为了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临床评价建议定量产品的试验检测周期至少为5d,定性产品的试验检测周期为10~20d[6]。部分申请人为了加快上市速度,迅速进行设计开发确认,以至于临床评价检测周期过短,如定量产品虽然报告上声称的时间满打满算是5d,但是评价数据表中显示的时间却只有1~2d,或者说直接在1~2d内收集到所有样本,迅速完成所有检测。这些都是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建议企业按部就班的完成设计开发确认工作,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否则也只能在注册审评时按要求去弥补这些差错,浪费更多的时间。

2.3.2 样本选择不当,预期用途和干扰因素涵盖不足。需要选择涵盖预期用途和干扰因素的样本进行评价研究,评价数据表应以附件形式对入组的样本情况进行汇总描述,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可溯源样本编号、样本基本信息、样本类型、评价用试剂盒对比试剂/方法检测结果、样本临床背景信息或临床诊断信息(如适用)等[6]。部分申请人提交的资料会缺项、忽略了对干扰样本的评价研究或者体现的临床背景信息或临床诊断信息与考核试剂声称的预期用途没有关系。这是样本的入组标准制定的不合适导致的。建议企业在设计试验方案时关注入组一些含有干扰因素的样本,按需要制定好入排标准,并严格执行,评价数据表中的信息应完整才能验收盖章,申请注册。

2.3.3 样本数量不足。样本数量方面,定量产品可选择总样本量不少于40例并分别采用待评价试剂和对比试剂/参考方法进行双份测定的方式,其中参考区间以外样本应不少于50%,亦可选择总样本量不少于100例并分别采用待评价试剂和对比试剂/参考方法进行单次测定的方式。定性产品应满足至少50例阳性样本及50例阴性样本。部分申请人提交的资料显示,定量产品入组了50例样本,但只进行了单次测定。样本数量是临床评价与临床试验的很大一处不同点,需要注意单次测定与双份测定的要求不同,不能混淆。另外,在评价的过程中建议应当注意样本在线性范围内的均匀分布。

建议企业在设计开发确认过程中,不管是临床试验还是临床评价,均应该特别注重真实性和合规性,认真学习法规的要求,加深理解,并参照执行。

3.小结

本文结合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本身的特点,依据法律法规,从审评、现场检查、研发、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设计开发确认环节的常见问题列举并进行分析,与《金标类体外诊断试剂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浅析之一》一文相辅相成,希望能为企业在具体操作层面应加强的关注点提供技术参考。

猜你喜欢
临床试验试剂定量
美国特战司令部参与抗衰药临床试验 合成一百余种新型NAD+增强剂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参加临床试验,也要“顺道”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做事如做药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