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研究

2020-01-18 17:20秦中原罗旭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秦中原 罗旭

(重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国内网民的娱乐需求呈现日益多元化的特征。当前,一种新的媒介形式——Vlog在国内迅速火爆起来,受到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只有善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不断增强其时代感、吸引力和针对性。因此,挖掘Vlog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显得十分必要。

1 Vlog的内涵与发展

“Vlog”一词最早来源于意大利移动运营商“3”公司联合Mobaila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移动视频博客服务“My Video Blog”,韦氏大词典于2009年收录“Vlog”一词,但此时的Vlog多偏重于“真人博客”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Vlog于2012年起源于YouTube,即一种记录日常生活的视频博客,强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记录Vlogger(视频博客创作者)的真实生活。一条完整的Vlog以 Vlogger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囊括了字幕、配图、配乐、个性化剪辑等元素。Vlog作为一种更加生动形象地记录生活、展示自我的视频日记形式,类型多样,主题丰富,大致可分为生活记录类、情感倾述类、展示分享类以及特定主题类。

2017年,国内各大网络头部平台纷纷助力Vlog内化发展,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腾讯、B站、VUE等应用平台都先后推出了Vlog的专项推广计划,引起了国内互联网用户的广泛关注,并培育出了一批成熟的职业Vlogger,如竹子、井越、飞猪。如今,Vlog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划分的互联网视频门类,依靠其独特性,吸引并黏合了大量大学生用户。目前,Vlog被引入多种领域,实现了形式上、内容上的融合创新,如“Vlog+新闻”“Vlog+真人秀”。其时长多为5—10分钟,由于5G网络技术的发展赋能,未来更有时长延长的趋势。

2 Vlog契合大学生内在需求的表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介的兴起,契合年轻网民追求个性化、社交化、真实性需求的Vlog,逐渐成为年轻人转移注意力的重要线上阵地,Vlog也因此被称为互联网的“新风口”。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占网民整体的94.1%。[2]2019年中国Vlog用户规模达到2.49亿人,其中“80后”“90后”是用户主力,未来Vlog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3]Vlog能在注意力稀缺的全媒体时代吸引到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关注,就在于其产品特性契合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图文呈现”向“视觉景观”的转向

“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及其解释已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4]当代文化日益呈现出高度且普遍的视觉化特征,文字的自悟性和图片的静止性被视频的直观性、动态性所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00后”对视觉性的要求和欲望日益高涨。传统博客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展示人格,但是其个人化、纪实性并不突出,仅依靠单调且有限的文字、图片来表达自我、了解他人并不能满足这些年轻群体的多元需求。

Vlog在视觉文化的生产、传播、接受环节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视频日志中图像、配乐、字幕、转场、特效等多种元素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景观,让Vlogger能及时有效地传递自己的感受、想法,为其提供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新渠道;同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感官,带给观者浸入式的视听体验,沉浸感明显。因此,Vlog这一新兴的“视觉景观”媒介形式必然逐渐取代以“图文呈现”为主的传统博客形式,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

2.2 “熟人社交”向“松圈主义”的转移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米歇尔·福柯主张“话语即权力”,强调话语权对于自身权力的获取与彰显的密切联系。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对于自我话语权的建构有着强烈的渴望,但常见的移动社交平台并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自由的表达场域。微信、QQ等平台更注重发展“熟人社交”,通过导入手机通讯录、查找账号的方式,实现了用户的熟人关系线上、线下的互动连接,从而形成了“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关系网络。为了摆脱强联系社交关系带来的约束力,避免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因为“期待不符”带来的尴尬境遇,众多大学生选择了以发展弱联系的Vlog作为展现个性、表达自我的新场域,获得自我话语权。

Vlog具有强烈的“松圈主义”氛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最大限度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偏好,自由选择观看不同类型的视频日志,高情态“体验”Vlogger的生活,并通过弹幕、评论等形式与视频制作者进行交流、互动,实现情绪宣泄和社会交往需求的满足。更有许多大学生选择成为一名Vlogger,借助Vlog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将表达的焦点转向自身,将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出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水平,满足自身个性且多元的表达需求。

2.3 “参与缺失”向“虚拟在场”的追求

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脱离血缘、地缘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社交范围狭窄,且个人社会资本获取尚处于贫乏阶段,极易产生焦虑感、孤独感、空虚感。加之技术的迭代更新使参与互联网的成本不断下降,更加激发了大学生线上分享生活、参与虚拟社交的欲望。但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中充斥着娱乐性、炫技类、同质化的视频,内容多是经过精心设计,大学生在浏览短视频时的参与感、共鸣感不强。

Vlog凭借特殊的呈现方式迅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并将其内化成主要受众。Vlog的内容来源于Vlogger的现实生活,录制地点多为私密空间,如客厅、卧室等,能最大限度保留生活的实态。第一人称的视角则能迅速拉近观众与作者的社交距离,Vlogger通过近距离的直视镜头,镜头范围多以作者的头部、肩部为中心展开,将表情变化、手势变化等细节特征展示给观众。Vlogger在面对镜头时多采用正面的水平视角,音调、手势等副语言特征也多呈现私密性,与观众形成平等、亲密的对话关系,同时在无形中给观众施加了给予反馈的压力,从而强化两者联系,构建互动关系,达到交际意图。此外,Vlog中的字幕、配乐、插图等元素能在还原真实生活场景、强化感情色彩、升华情感体验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实现“虚拟在场”的效果,有效满足大学生的陪伴需求。

2.4 “夸张表演”向“适度真实”的过渡

随着受众对于视频的价值诉求日益突出,内容消费呈现越来越极致的倾向,大学生作为视频消费群体中高学历的代表,从粗劣式表演泛滥的直播、短视频领域逃离至更注重表现“精致审美”的Vlog领域。相较于同质化和娱乐性严重的短视频形式,Vlog通过纪实性的拍摄手法来营造更为真实的生活情景,旅行探店、购物分享、学习日常等富有仪式感的生活纪录迎合了大学生追求精致生活的需求,立足于青年小众文化的内容定位,展示特有的人格温度,彰显突出的分享属性,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审美需求。不同于网络直播的原生态、全方位展示,Vlog允许作者通过后期剪辑、加工的方式实现一定程度的包装。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人们在前台的行动举止与后台是不一样的。”[5]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真实,恰恰契合了大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仪式感、完美性的追求。通过观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寻求与自身生活较为相似的“理想状态”,满足自身的共鸣需求,实现寻找差距的心理诉求,填补自己对于他人生活的窥探欲望,并在观看过程中经过投射、反观的心理环节完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构建。主体性叙事定位、生活化内容展示和非正式的信息传递的视频特性能有效缩短叙事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具真实性和亲切感,可以更好地激发用户的情感表达,实现情绪共鸣和价值涵化。

3 Vlog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利用Vlog这一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巧妙地实现充分利用大学生碎片化的课余时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隐性渗透,从而与注重显性引导的课堂教育形成良性辅助关系,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思想政治教育。

3.1 借助Vlog打破疏离式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责任。当前,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生态”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这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接受偏好、交往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单向传播方式为主,教师的权威性明显,缺乏互动性、参与感,大学生易产生疏离感,这与大学生追求感性化、平等化的信息接受特点不相符合。将Vlog引入课堂教学,利用其强视觉感、强互动性的特点构建出虚拟的“一对一”的对话模式,有效打破时空限制,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切感。Vlog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以及视频制作者直面镜头进行对话的形式特征,利于大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自我嵌入,以当事人的视角或与当事人对话的视角去理解视频内容,能有效引起大学生的情感转移和共鸣,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现有Vlog场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素材,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提供了重要机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挖掘Vlog素材的教学价值,紧跟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充分利用“两会VLOG”“VLOG‘战疫’日记”“康辉的VLOG”等主题鲜明的视频日志展开思想政治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在保证政治性的基础上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Vlog创新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利用“Vlog+”的形式去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融合创新,如“Vlog+党史” “Vlog+思想道德修养”,释放新颖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解释力,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站稳政治立场、夯实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Vlog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就能利用Vlog所具有的平等性、去权威化特征打破传统疏离式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互动式教学形式。

3.2 运用Vlog 构建沉浸式的教学情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大学生的现实行为特点,进而实现以“情感唤醒”促进思想引领的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接触领域生活化趋向日益突显,认知规律呈现感性化、个性化、短暂化的特征,喜爱通过观看同辈群体的日常生活,寻求情感慰藉,进行内在投射,完成自我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网络时代争取到大学生的关注,“引得来”“留得住”大学生,就必须利用新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景,营造符合大学生期望的多元教学氛围。Vlog的素材来源广且多聚焦于日常生活的记录,贴近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利用Vlog开展教学活动,就可利用丰富的视觉景观加深大学生的代入感,运用多样的感知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传统课堂中告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参与式、沉浸式的教学情境。

Vlog中丰富的信息要素、多样的表达方式、平等的话语表达,利于激发受众的情感,实现情感共鸣。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网络上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性的Vlog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素材。通过让大学生观看富有真实性和亲切感的视频日志,创造深度学习的课堂氛围,增强大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完成价值导向上的升华,从而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布置Vlog作业的形式,采用大学生喜爱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目的性地加以引导。例如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的经历以Vlog形式记录下来,既可以满足大学生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需求,又可以让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个人理解,提升政治素养。

3.3 利用Vlog实现渗透式的价值引导

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以显性教育的手段进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硬性”解读、宣讲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实现“理论认同”。但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可获取的信息呈现出体量大、内容杂、观点多、碎片化的特征,交往方式呈现主体性、双向性、去权威化的特性。相比于由学校专职人员传播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由自身主动获取各类信息,并经过整合、摒弃、提炼,形成自己的政治见解。在以弱关系为主的Vlog垂直视频领域,大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选择民间意见领袖,并积极接受、效仿Vlogger的观点、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Vlog场域中各种思想盛行,大学生极易盲目跟风,甚至受到错误思潮裹挟,引发集体意识形态危机,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灵活运用Vlog形式和语言增强“软性吸引力”,注重渗透式的价值引导,还必须走进Vlog空间,引导思潮导向,抵制错误思想,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教师对于网络上粉丝基数大的视频博主应该进行甄别,选取其有教学价值的视频进行教学,在帮助树立Vlog正向意见领袖的同时,还可利用视频博主的粉丝效应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亲和力。此外,教师可以与受大学生欢迎的视频博主进行合作,制作主题鲜明的“思政Vlog”,并联合主流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宣传,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广度延伸至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育人的有机融合,增进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利用Vlog开展隐性教育,选用更易为大学生接受的话语为载体,利用更为生动直观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式教育。

3.4 运用Vlog构筑人格化的教师角色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教师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6]教师只有以自身高尚、正直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身体力行地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心。教师必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利用新兴媒介去塑造人格突出、个性鲜明的教师形象,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纷乱的网络世界中赢得大学生。Vlog作为一种突出个性化的视频载体,对于教师塑造个人角色、展示自我人格有着内在优势。教师借用Vlog生活化的表现形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大学生真实可感的良师益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话语深深植根于大学生的内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立德树人的目标和网络传播的特性有机结合,拍摄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传递正能量的Vlog来主动占领大学生聚集的线上领域。一方面,Vlog追求“适度真实”的内容氛围,教师可通过后期剪辑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保留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环节,提炼教学主题,加深大学生的教学体验。通过Vlog这一新媒介灵活及时回应大学生的疑问,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增进大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在Vlog中教师可以突破课堂上严肃、权威的单一形象,运用更为个性化、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充分挖掘身边的典型案例的教育价值,完成目标角色的建构,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此外,教师还可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拓展Vlog的内容范围,创新教学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政治底色纯正、业务能力可靠、人格魅力突出的新时代教师。

4 结语

将Vlog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新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师形象、抢占话语高地都有着重要作用。但Vlog目前也存在用户群体复杂、平台管理机制欠缺、未来发展走向不明晰等问题。高校应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新媒体形式,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灵活运用Vlog的媒介特性,探索并总结将Vlog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途径,让大学生“引得来”“留得下”“听得进”“真践行”,更好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效果。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