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的典范
——都江堰的当代价值与保护

2020-01-18 19:49王瑞芳
中国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成都平原岷江都江堰

王瑞芳

(河南大学,475001,开封)

都江堰工程是我们的先人发挥聪明才智,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因势利导,合理规划,通过修筑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大工程实现无坝引水,既做到了防洪,又对成都平原进行了灌溉。同时,都江堰在使用中坚持的适度取水原则和岁修管理制度,使其实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效果,修成至今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作用。可以说,都江堰工程很好地实现了人水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的光辉典范。

一、都江堰的历史作用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伐蜀,在灭掉蜀国后,将其并入秦国版图。蜀地不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物产丰富,有粮食、竹简、蜀锦,还有木材、药材等珍贵产物;但蜀地也有一个不利条件,那就是岷江经常泛滥成灾,造成成都平原一片汪洋。随着作为秦国战略后方的蜀地经历政权动荡后进入清平时期,为了战争需要,发展蜀郡提上重要日程。公元前276年,李冰出任蜀郡郡守,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治水以安民”的政策,于公元前256年开始修建惠施千古的都江堰,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大业和促进成都平原社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了秦惠文王时代一场关于从何地出兵去统一中国的争论: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但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

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先灭巴蜀,后得楚。这是从战略全局考虑的大谋划,证明蜀地在秦的统一战略中很重要。正是根据秦统一中国的战略需要,蜀守李冰在大禹、蜀王开明氏等对蜀地水患治理的基础上,修建了都江堰。正如《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这一记载也再次说明了修建都江堰首先是为了“行舟”,即运输物质,这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属于秦欲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的内容;在这个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有余”才用于农业灌溉。但正是都江堰的创建,改造了平原的天然水系,二江沟通了平原与岷江的水路,为成都平原的灌溉和水运交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支持。所以说都江堰的修建,一方面满足了舟楫之利,便利了军事运输;另一方面促进了农田灌溉,“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这就保障了蜀地这一战略后方充分供应兵源物资,使秦国力大增,为统一六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促进成都平原社会生产的发展,使成都平原逐步成为天府之国

战国末年,都江堰的初创为岷江水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西汉以来都江堰灌区迅速发展,渠首逐渐完善,灌溉渠道向成都平原迅速延伸,形成了纵横平原的河流。灌区类似天然河流的水道,为成都平原不仅提供了灌溉,也带来了行洪和舟楫之利。发达的区域经济奠定了成都平原在中国西南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位。三国至后唐五代十国,成都5次成为割据政权的中心,与动乱的中原相比,富庶的成都平原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晋代江原(四川崇庆)人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到两宋时期,成都平原更是成为战略后方的经济重镇,宋元丰时(1078—1085年),全国每平方公里内的平均耕地面积184亩 (1亩=1/15 hm2,下同),两浙路耕地面积为296亩,而成都府路高达394亩,大大超过了总平均数,比两浙路多出了100亩。宋代成都云集了全国的富商大贾,大宗的蜀锦、布匹、粮食、茶叶、药材等土特产和手工业产品等大批蜀货,或水运走岷江—长江航线转运东南,或陆运北出剑门而达西北,在成都平原上都江堰干支渠几乎都是通航水道,这一状况一直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

后经历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两次废弃和重建,都江堰灌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并伴随着近代以来水利现代化的转型,都江堰灌区的治理和管理也逐步走向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江堰灌区更是飞跃发展,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水利大变革,先后实施了渠首整治、渠系调整、闸群配套、平原及丘陵灌区扩建,形成了引、蓄、提相结合的特大型水利工程系统,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时的280多万亩扩大到目前的1 000多万亩,供水区范围涵盖包括成都市在内的7市37县(市、区),供水功能发展到生活、生产及生态供水的全方位服务。都江堰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二、都江堰对当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启示

都江堰修建至今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作用,是世界上唯一仍然在使用的古代水利工程,这是以李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可以说,都江堰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对当代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因势利导,合理规划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实地考察岷江天然地貌,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利用岷江自有流向,采取既没筑坝,也未修闸的方式,实现了无坝引水。工程修建充分利用了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在渠首堰诸工程的作用相互配合下,巧妙地解决了引水与防洪排沙的矛盾,使上游岷江来水通过鱼嘴的第一次分流分沙、飞沙堰的第二次分洪飞沙,再通过宝瓶口的壅水沉砂,被引入成都平原。李冰充分利用 “自动化”思想,巧妙运用自然力而非人工机械的力量实现了都江堰的自动分水和自动排沙这两项功能。

都江堰灌区的渠道系统也充分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都江堰灌区中的干渠都是天然河道,支渠以下多为人工开凿,或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凿而成。渠道的特点是灌排兼用,既引水灌田,又排汛期洪水;既行水,又输沙。整个灌区排水顺畅,灌溉余水又排入下游岷江。这样整个工程利用自然,因势利导,合理规划,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2.注重管理,形成制度

都江堰自建成后,历朝历代均重视管理维修。20世纪70年代都江堰出土的石人,为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都水掾、都水长所刻,证明至迟在汉代,都江堰就设有专官行使政府管理都江堰的职能。西晋蜀郡设有蜀渠平水、蜀渠都水行事、水部都督。三国蜀汉时都江堰水利具有流域性质的管理机制,从渠首到灌区呈一体化管理模式。渠首置堰官,专事征集夫役从事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蜀)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都江堰在历代的管理中,逐步形成“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规范,保障了工程的长期利用。通过“深淘滩、低作堰”的方法,对内江河床淤积的泥沙每年进行一次掏挖,称为岁修。所谓“深淘滩”,就是对内江河床淤积的泥沙必须清除掏挖到一定的深度。在凤栖窝一带埋有水平铁柱(俗称卧铁)作岁修掏挖标准,每年一定要挖到出现“卧铁”所在高程,才算岁修合格。目的在于保证春灌期间内江有足够的过水断面,从而保证宝瓶口引进足够的水量解决灌溉问题。同时通过深淘滩保持内江来沙、输沙处于年内平衡状态,即一年内河床冲淤平衡,不淤积。“低作堰”系指飞沙堰要低作,不宜过高。因为飞沙堰既是一个排沙道,也是一个溢洪道。它低到什么程度,主要根据保证春灌用水流量相应的水位高程来确定。另外就飞沙堰的飞沙、泄洪及其自身安全而言,低作堰也是有利的。所以这是保证内江需要的进水量,限制其分流洪水流率,保证内外江河槽不淤高,是综合平衡上下流之间、左右岸及后人利益的关键措施。

正是在“深淘滩、低作堰”总纲要求下,采取“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的具体工程措施和“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的具体维护管理措施,使得工程灌溉效益巨大,灌区百姓能自觉自愿地投入工程的维修与管理中去,从而达到持续利用的理想效果。

3.取水适度,持续发展

都江堰在设计之初,取水并没有竭泽而渔,而是根据岷江来水量有限取水,既“四六分水”。这样既保证了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也保持了岷江仍然是一条奔腾的河流。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都江堰“四六分水”和“低作堰”的原则,与霸气的拦河大坝不同,不仅是为了防洪,还反映了一种适度原则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四六分水”原则,如果在一个流域中所有的引水工程都不超过这一比例,且大规模的引水工程数量不多于支流数量,最后总的用水量才有可能被限制在流域总径流量的40%~50%。而40%这个数字,恰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若60%的水能够流入大海,也就不存在上下游的冲突以及与航运、渔业和景观之间的紧张了。而且“低作堰”是在三角洲顶点对左右分流各支中沙流的权衡调节,一方面保持水沙 “穿二江成都之中”得到充分的灌溉水量,同时又不过多而泛滥,这也恰恰反映了适度取水的原则,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人水共生,天人合一

都江堰工程规划在一个天然的微弯河段上,全部工程通过对河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巧妙运用,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在分水方面,通过对鱼嘴和河道深度、宽度的巧妙设计,实现了枯水期内江也能得到灌溉所需的水量、洪水期内江仍能保持合理水量的目的。在排沙方面,李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通过对河道的特殊设计,利用自然力分水排沙,不仅简单易行成本低,而且对工程的系统性破坏小,更易于工程的长期运行。所以说都江堰工程本身设计与运行,都是顺应自然、顺应水沙运动规律的,体现着典型的“分疏治水”理念。

除了工程本身的设计与运行外,都江堰工程的管理与维护也体现着“因势利导”的分疏原则。都江堰的建筑材料具有“就地取材”的地域特点,用本地盛产的竹、木以及河床上的卵石作材料,采用竹笼装石、杩槎、羊圈等传统建筑结构。在不采用任何胶结材料的情况下,充填卵石的竹笼、杩槎、木桩,以及用卵石砌筑的干砌卵石等水工和河工构件建造的各类工程设施,具有良好的消能防冲性能和生态功能。这些以竹、木、石材料为主的工程设施具有布置简单、灵活,对河道变化适应性强的特点。卵石、竹子和木材来自天然,不会对生态循环造成太大的伤害,具有永恒的使用价值。这些传统技术与建筑结构两千年延续下来,简便易学,就地取材,方便实用,百姓易于掌握,并可代代相传,这是都江堰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都江堰未来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和政府对都江堰灌区的扩建和管理进一步完善,都江堰灌区的效益和作用明显,为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都江堰灌区也面临着过度开发等一些问题。据统计,灌区干渠系统共建设水闸500余座,其中一类水闸7座,其余大中型水闸44座。都江堰灌溉工程共建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5座。为了提高都江堰灌溉面积修建了紫坪铺水库,加上岷江其他大中小型水电站和水库建设,岷江不再是一条奔腾的河流,生态受到了一定破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关注河流的生态健康,这是现代水利发展中需要迫切回应的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而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水理念由过去的人定胜天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由人水抗争转向相互依存,由单一索取转向在开发利用中更加注重保护,即由“控制洪水”转变为“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中国开始进入“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为都江堰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都江堰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具备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作为水利枢纽的利水功能是区别于其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最重要特征。这样,都江堰在利用其功效的同时,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对都江堰的保护与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在保护好其历史文物价值的同时,保证其利水功能不受弱化或破坏,这样才能使都江堰适应时代需要,持续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岁修制度,同时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划定管理、保护范围,落实保护措施,严格水政执法及涉河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在国家财力和工程建设能力显著提高的今天,还需要防止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过度修缮和改造。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要防止对都江堰提出大幅度增加内江分水量、满足灌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等过高的要求,特别要防止为了这样的目的对都江堰或其附属设施进行过度维护甚至是改扩建。以往有的水工程虽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前期工作,但建成后仍旧效益不高、环境影响突出、运行边际成本过大。现在看,修建这些水工程只是得益于一时,而其后果却贻害多年,带来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因此,在可能影响到都江堰生态条件、地理环境和水文环境的区域内进行工程建设时,要经过科学和慎重的评估,坚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重;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度量和把握工程目标实现的置信区间和偏差,从源头杜绝不良项目的上马建设,努力维护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的都江堰。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岷江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岷江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古蜀先民以何为食以何为居
李冰与都江堰
岷江行(外一首)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