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生态水利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01-18 19:49成都市水务局
中国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成都市供水水资源

成都市水务局

2016年1月和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两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发展思想。成都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得益于都江堰水利枢纽超越千年的建设和延续千年的利用,其治水实践有着鲜明的区位特色、生态特点和文化特征。站在都江堰建堰2 275周年的重要节点,以成都治水实践为背景,探讨“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型发展,共护一江清水浩荡奔流、绵延后世,对成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治水实践

成都治水历史悠久,为后世留下彪炳史册的水利文化遗产。后继治水者秉承先贤意志,围绕展开一轮又一轮治水管水实践,初步形成“三江纵贯、百河阡绕、湖塘缀景”生态水网格局。特别是近年,成都市坚定落实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深入实施水资源支撑、水安全保障、水净化提升、水生态保护、水管理创新、水文化传承“六水攻坚”,在生态水利建设上作了积极探索,顺利通过全国首批41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水利部南方片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现场会在成都召开,锦江水生态治理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

1.坚持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并重,构建供给可靠、利用高效的水资源支撑体系

成都属长江流域岷沱江水系,岷江及沱江干流穿越市境,按流域划分为金马河(岷江外江流域)、锦江(岷江内江流域)和沱江三大流域水系,岷江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56%,沱江流域面积占44%。都江堰灌区渠系与自然水系纵横交错形成成都平原水网。成都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6.64亿m3,其中当地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总量为33.9亿m3,仅占39.13%,对过境水利用依赖程度较高。实践中,成都市聚焦“三个统筹”,以占全省4.85%的水资源量支撑了37.95%的经济总量。

一是统筹协调相关规划有机衔接。协调推动《四川省水安全保障规划》与 《成都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成都市国土空间规划》科学衔接,组建“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国际先进咨询单位”规划编制团队,编制《成都市水务发展战略规划》,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管理的顶层设计,着力擘画蓝图,明晰思路。

二是统筹提升全域水源保障能力。加快实施李家岩水库 (大型)建设,有序开展三坝水库(大型)、久隆水库(中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着手启动羊毛沟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前期论证工作,配合抓好引大济岷工程规划和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迄今建成各类供水基础设施93 424处 (含蓄水工程85 902处),2018年实际供水量为60.8亿m3。

三是统筹实施成都节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水资源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重点节水行动,深入推动水权、水价、水资源税等政策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市场、技术发力的节水工作格局,万元GDP用水量39.3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6.3 m3,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

2.坚持供水安全与灾害防御并重,构建布局合理、空间均衡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成都地处川西水网区腹部,市域内江河纵横,大部分区(市)县城都临河而建。其主要河流的上游均位于青衣江和鹿头山暴雨区,区内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700~900 mm,其中有75%降雨量集中在7—9月,一遇暴雨,极易形成洪水,危及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供水方面,中心城区和多个区(市)县、乡镇饮用水水源均来自岷江,应对水安全突发事件能力较为薄弱。鉴于此,坚持问题导向,服务保障城乡居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历来就是成都治水的头等大事。实践中,成都市聚焦“两个持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务问题,不断提高水务发展成果共享水平。

一是持续加强城乡统筹供水体系建设。通过地方立法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强化水厂生产运行监管,加密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构建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的供水安全体系。通过“东进”区域机场专供水厂、空港水厂一期、简州水厂、青白江水厂等给水厂建设,进一步提高供水能力、优化供水结构。通过现有城镇水厂扩能提升、农村供水工程扩容改造、农村输配水管网延伸改造等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成都市政府所在地3个在用饮用水水源地、区(市)县24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13个区(市)县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为99.9%,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2%。

二是持续加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调度有序、运转高效”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构建“省市联动”的沟通协调机制和“首席专家+技术人才”的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建立联动会商研判机制,强化雨情、水情、汛情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抓紧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水毁堤防修复及金堂县、天府新区等重点区域防洪能力提升。按照50年一遇标准启动实施下穿隧道排水能力提升改造。推进防汛智慧化建设,建成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基层防汛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重点部位监测监控、巡查检查,强化科学调度、应急处置。全域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山洪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洪涝灾害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控制在0.5%以内。

3.坚持源头减污与末端治理并重,构建城乡一体、和谐共生的水净化提升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城乡人口大幅度增长,工业快速崛起,都江堰灌区农业用水迅猛增长,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水量锐减、水质恶化、水功能衰减、水生态萎缩,水环境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实践中,成都市聚焦“三个全面”,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10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80个,占75.5%,Ⅳ~Ⅴ类水质断面21个,占19.8%,劣Ⅴ类水质断面5个,占4.7%。

一是全面加强城乡污水治理。2017年全市纳入《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项目339个,截至目前实际开工项目325个,其中完工项目246个,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82万t/d、新改建污水管网约965 km;开工建设污泥处置项目3个,抓紧推进其他9个污泥处置项目前期工作,新增通沟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约60 t/d;推进成都市第五、第七、第八净水厂二期等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新增污水再生利用能力39万t/d;2018年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行动,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 244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3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运行,设计处理能力370.2万t/d,年污水处理总量120 346万t。

二是全面加强黑臭水体治理。2013—2015年,对全市413条中小河渠实施截污工程,确保污水不下河。2015年,经排查申报,被住建部纳入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考核黑臭水体共43个、115.4 km,2017年完成整治措施。2018年,根据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开展专项督查和专项巡查反馈意见,黑臭水体消除黑臭41个,整治完成比例为95%,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同时,对城市建成区外排查出的255个黑臭水体实施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截污治理169个,实现“初见成效”目标。

三是全面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时序要求,从2017年年底起相继启动锦江、沱江和金马河“三大流域”水生态治理。2018年,完成了三大流域水生态治理第一阶段水务项目建设,整治黑臭水体228个、下河排污口1 122个、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501 km,河道清淤337万m3。目前,正加快落实三大流域水生态治理第二阶段工作任务,已启动九道堰示范项目河道工程建设。

4.坚持生态修复与人景交融并重,构建保护优先、永续利用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成都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态及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态本底较好。据2018年成都市环境公报显示,总体生态环境指数 (EI)为65.16,环境质量评级为良。实践中,成都市聚焦 “三个着力”,构建山水相映、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天府水乡”新格局。

一是着力强化水生态示范区建设。1993年,启动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塑造城市河流整治样板,荣获“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最佳范例奖”和世界“环境地域设计奖”。2001年,启动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摒弃“直立断面”“硬质堤防”等传统手段,突出“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定位,着重推进污染治理、防洪工程、绿化及园森景观等工程,荣获“国际舍斯河流奖”。2012年,启动环城生态区河湖水系建设,打造成都市的“翡翠项链”。

二是着力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管控。推动地方立法保护三岔湖、都江堰灌区。深入实施水域岸线及河湖管理,基本完成河湖“清四乱”、涉河沙场、堆场整治工作,岷江干流和沱江划界有序推进。强化河道生态流量保障,按照《成都市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继续开展全市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整改工作,编制岷沱江流域生态应急调水方案,顺利完成2018—2019年枯水期中心城区和江安河环境用水保障工作。

三是着力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等项目建设,连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 km2以上。

5.坚持借智引力与创新驱动并重,构建开放合作、协调联动的水管理创新体系

改革创新是水利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推动力。实践中,成都市聚焦“三个创新”,以更大的力度、更新的举措推进新时代水务改革发展。

一是创新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机制。与成都环境集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行业领先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研究谋划水务各类专项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投融资方式、建管模式改革创新和智慧水务建设等内容。

二是创新推动水安全保障联动机制。积极推动省市共建成都市“东进”战略水安全保障工作联动机制,推行省市共建共管东部新城水务管理机构、都江堰龙泉山灌区管理处、成都水文局等单位,与省都江堰管理局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建立完善供水、防汛抢险、工程建设管理等协调会商机制。

三是创新开展河长制管理工作机制。制定河长制工作要点和考核细则,制定锦江、沱江、金马河“一河一策”及工作清单,积极推进设立市总河长办公室,完善河长制相关制度、组织体系,组织开展河长制专项督导检查,推进河长制智慧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成都e河长”APP功能。

6.坚持创新创造与文化传承并重,构建人文厚重、特色鲜明的水文化建设体系

都江堰在对成都平原灌溉的同时,浸润与泽被这片土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是成都水文化的发源与基础。依托2 275年历史的都江堰,成都积淀了深厚的水文化底蕴,有古池古井、古桥古渡等物质形态水文化,汉灵帝时设置负责维护堰首工程“都水长”等制度形态水文化,李冰治水等精神形态水文化。实践中,成都市聚焦“三个坚持”,讲好先贤治水故事,弘扬现代治水文化,发动社会公众更好地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

一是坚持加强都江堰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编制完成《都江堰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工作方案 (初稿)》,督导推动都江堰现代高科技治水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组织开展都江堰“放水节”、二王庙庙会等民俗水文化活动,打造水文化建设名片。

二是坚持在治水实践中融入水文化建设。以都江堰精华灌区建设、水美乡村建设及“最美河湖”“最美护河人”评选等为载体,在特色小镇建设、川西林盘修复、大地景观再造等乡村振兴重点工程中充分植入水文化元素,推动锦江水文化带、沱江发展轴水文化带等示范建设,推进水生态价值转化。

三是坚持与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相结合。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度开展水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相关研究,加快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务干部队伍,为加快构建成都水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二、困难及堵点

对照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着眼战略全局和城市未来,成都市生态水利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一是天然来水衰减。成都市供水高度依赖于岷江,岷江成都段水资源开发程度远超世界公认的40%警戒线,随着天府新区建设和“东进”战略的推进,预测到2035年缺水12.02亿~16.7亿m3。二是供水风险增大。成都市过境水资源丰富,全市70%~80%的地表径流都集中在每年6—9月,因缺乏大型水源工程及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现有供水工程条件和水资源条件难以保障未来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三是生态水量缺失。平原区水网逐步萎缩,河道外取水量日益增加,目前无法保持河道生态流量,水环境整体退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经济社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结构有待优化,用水效率尚需持续提高。

2.水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强化

一是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仍然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市废污水排放急剧增加,城镇截污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承载能力不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刚刚起步,部分区域污水溢流下河,直接抵消水环境治理成果。二是水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违法排污点多面广,隐蔽性强,间断性突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对城市面源污染问题重视不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尤为严重。三是水生态治理体系亟待优化。三江流域水生态治理还需加快推进,河湖水系尚未有效连通,河湖生态空间管控不严,水生态要素与城市空间尚未完全融合,植绿筑景与水环境建设结合不够,水生态价值转化还需着力加强。

3.水文化建设质效尚需提升

一是水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对水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尚未制定水文化建设相关规划以及政策文件,尚未建立水文化建设体制机制。二是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对水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散布在城乡的古代灌溉工程遗产缺乏系统有效保护,再加上社会各界普遍缺乏对古代水利灌溉工程价值的认知,使之面临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境况。三是水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不足。成都拥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孕育了李冰治水伟大精神,有着全国独有的治水文化,但深入挖掘不足,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水文化研究成果,成都这一独具魅力的水文化形态未能得到充分展示。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十六字治水思路,突出强调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国务院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工作方向。新时代治水必须转变观念,厘清思路,牢固树立 “大生态”“大水利”“大工程”治水理念,以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更高标准,站位全局、科学作为、实心干事,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破解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结合四川水务改革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以节水增效为前提,加快建立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

节约用水是生态水利的长久之策,也是缓解缺水问题的当务之急。应坚定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切实搞好国家节水行动顶层设计,健全完善节水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立健全节水的市场调节机制,着力加强节水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强化节水监督管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水护水节水氛围。应坚定落实“两手发力”方针,借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管理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水权确权,培育发展水市场,建立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提高水资源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可视、可量、可传、可控、可转、可调、可管、可馈等要求,推动用水方式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2.以问题导向为突破,加快构建全流域一体化治理格局

统筹流域系统治理,联动形成治水管水合力,是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应坚定落实“系统治理”方针,统筹流域规划,建立联动协作工作机制,推进全流域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加强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现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恢复扩大河湖生态空间,并通过地方立法等措施严格管控。推动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营造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政策环境,有效提升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坚持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治草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

3.以治水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生态水利建设创新发展

生态水利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服务。应坚定落实“空间均衡”方针,包装生成和强力推进“江源文化”示范廊道、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等水文化项目建设,梯次推进“夹河”建设、填河占滩、污水直排等综合治理。支持推进大中型水源工程及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雨洪利用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分质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本地水、过境水和非常规水综合利用,有效降低供水风险。坚持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不断推动治水管水迈出新步伐。

猜你喜欢
成都市供水水资源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水资源(部级优课)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