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背景下中小企业税务管理探讨

2020-01-18 20:14张丽孙晓平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环球市场 2020年30期
关键词:红利税负税务

张丽 孙晓平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此大环境下,国家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稳步发展,逐步推进税制改革,为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随中小企业税务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渐复杂化,传统的竞争优势也不复存在,同时税务环境的变化,也让税务管理工作成为中小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管理工作,提升中小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对中小企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各类挑战和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

(一)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缓解市场就业压力

在我国现代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虽然生产经营规模不大,但是其在我国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基于税负和发展角度而言,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为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中小企业利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获得长期发展动力之后,也能够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增加资金储备和扩大经营规模,从而能够在业务拓展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回报社会[1]。同时,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能够为我国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极为有利[2]。

(二)推动中小企业市场环境公平发展

在国家逐步推进税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高额税负不断降低,使得其能够将有限的资本更多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等活动中,从而能够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这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极为有利。正因如此,随国家减税降费力度的增加,中小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性,这不仅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为供给侧改革夯实了市场基础,进而能够让保障中小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秩序下实现稳定、持续发展[3]。

(三)提升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中小企业往往是单一投资者或者几名合伙人共同创立,尤其是小微企业,企业的生产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或者募集,使得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下运营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4]。随着国家税制改革深入推进,陆陆续续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税负压力,整体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原本用于税负的资金,可以转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促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从而能够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5]。

二、减税降费背景下中小企业税务管理措施分析

在减税降费背景下,中小企业作为获利最大的一方,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以求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税务管理,不断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促使其能够在市场发展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持续发展。

(一)建立稳定且良好的税企关系

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税务风险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不仅要求中小企业缴纳滞纳金,还会影响中小企业税务评级,不仅如此,在当下市场环境中,金融机构在授信或者贷款之前,往往会调查借款人纳税信用等级,若借款人纳税信用等级过低,则会影响其融资,从而使得其在经营发展中缺乏充足资金予以保证正常活动,自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缺乏税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条件下,需要与主管税务局和征管机构建立稳定且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及时了解国家税务政策,不断提高企业税务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税务风险防御能力。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若在税务方面存在疑惑问题,则要及时与税务机关取得联系,获取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政策意见,避免在税务上违法,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要定期组织税务工作人员加强系统的税务知识学习,以此提升企业整体税务管理水平,为预防税务风险提供保障。需认识到,税务风险的发生,对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危害是致命的,中小企业必须在日常运营中提高税务管理重视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税务管理水平,以确保中小企业能够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得以持续发展。

(二)了解和充分利用税负红利政策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旨在降低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税务压力,使得其能够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增加产品研发、经营活动等投入,以此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以便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实现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正因如此,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并高度关注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而我国中小企业因人员编制等因素,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税务红利政策。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仅要与税务部门建立良好关系,还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需求,向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税务管理意见。除此之外,我国政府为了达到某种宏观调控目的,往往在特定地区不定时出台些税务优惠政策,部分地方政府也会针对开发区、特定行业,制定出系列税费减免政策,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抓住此政策契机,协调企业发展和税负之间的关系,确保税负红利政策能够真正为企业服务,不断降低企业税负压力。

(三)充分利用税法和政策开展合理的纳税筹划

税务筹划与偷税漏税这类违法行为具有本质的区别,其主要是充分利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导向作用,在遵循国家税务法律的基础上,运用税务筹划手段尽可能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的管理行为,简单来说,国家在制定税务优惠政策时,往往会在政策中附加一些限制条件,而这个限制往往是国家基于社会发展或者经济发展需求而设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若能够在税务上达到国家税务优惠标准,能够在缓解国家发展压力的同时,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进而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税务压力。因此,中小企业在税务管理中,应充分利用税法和政策开展合理的纳税筹划。举例说明:根据国家相关财税文件,企业在缴纳税费时,可以在税费当中累计扣除100%用于支付残疾职工的工资。某中小企业作为主营家政和按摩的服务企业,可在国家发布此政策文件时,将短期发展方向转向盲人按摩服务上,一方面盲人按摩服务在市场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便于其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发展,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享受到短期内的税负优惠,能够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并且为盲人就业创造了大量岗位。由此而见,中小企业在税务管理中,通过最大限度地挖掘国家税务政策红利,能够在创造更大的利益空间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便于实现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陆陆续续地发布扶持政策和税务红利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税负压力。因此,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在实践中通过加强管理应对减税降费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管理中,重视起税务管理,并在管理实践中,通过建立稳定且良好的税企关系,及时了解国家税务政策,不断提高企业税务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及时了解税负红利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税务筹划手段最大程度让税务红利政策在中小企业落地,从中获得实在的红利,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红利税负税务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自贸区金融红利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健康红利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科技体改:“创新红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