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桥理论对高强度混凝土降粘性的机理研究

2020-01-18 07:56刘石山陈灵聪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悬浊液黏附力粘剂

刘石山 陈灵聪

湖南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建筑技术发展,建筑新技术愈来愈多运用到新的领域,比如在地面建造出超高层建筑,在水面建造出建筑物其他可靠平台,甚至在海洋的深处,开始建造大型的建筑物、结构体等等,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严苛条件,比如跨江、跨海、隧道、峡谷、深海等,都需要坚硬的支撑,较高含量的载荷。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混凝土的质量,性能包括强度、寿命等,甚至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3]。

高标号混凝土,由此顺应时代产生,其主要为等级强度,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高标号混凝土,目前是混凝土材料研究的比重较高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具有,高强度、硬度高、凝结快、密实性高、均质性高等特点。高标号混凝土的使用,既可以降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重量减轻,也可以降混凝土内部构件截面尺寸降低,达到节省资源和节省能源的效果等[4]。

高标号混凝土,主要原材料,采用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矿物掺合料、拌合养护用水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但是,高标号混凝土,为达到其超高强度目的的同时,在混凝土配料时用水量却非常低,这样会导致新拌的高标号混凝土黏度会较大,极易造成泵送混凝土的难度增加,泵送的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所谓高标号的超高强混凝土,高黏度问题,成为我国施工问题中泵送施工技术的行业难题之一。所以,研究如何降低超高强度的混凝土的黏度具有重大的意义[5-8]。

目前,常采用的高标号混凝土黏度降低的方法主要包括:配制一定含量的降粘剂、提升一定掺量的减水剂、配合一定比例的引气剂及合理分配一定粒径的颗粒等级等方法[9-11]。但是,减水剂掺量的改变,一方面,很容易引发高标号混凝土,出现泌水扒底及过分缓凝等问题;另一方面,会导致较多成本的投入,性价比相对而言较低;引气剂的掺入,其原理是依据引入气泡,减少骨料等大小颗粒间摩擦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度,其很容易对高标号混凝土强度等产生较多不利的影响;胶材颗粒级配的优化,比如粉煤灰的掺入等,掺合料增加接触面积,降低高标号混凝土黏度,但对高标号混凝土的实际降粘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降粘的问题。近年来,有机降粘剂及高分子羧基酸试剂不断衍生,其降粘的效果比较显著,但对其机理性研究鲜有[12]。

2 基于滴定法机制砂接触角研究

2.1 实验样品与试剂

郝晓文等发现,颗粒物间的桥连作用,是颗粒物间黏附力研究的直接对象,黏度是浆液和固体混合物的表现之一。黏附力影响因素,包括浆液润湿机制砂颗粒过程的接触角,机制砂主要成分碳酸钙等钙基物质浆液的黏附力,是高标号混凝土降黏性研究机理的重要方向。

接触角是浆液及固态颗粒物间黏附力研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研究降黏性的理论基础。以机制砂主要成分之一的碳酸钙为例,研究以Compound NO.3 等为例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降粘剂,对碳酸钙滴定水泥成分的硅酸盐成分的接触角及逆行给你研究。

实验中选取的润湿剂为:曲拉通(Triton X-100)和吐温80(Tween 80),阴离子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Compound NO.3,质量浓度均为0.025%。润湿剂分别溶解于钙基悬浊液中,质量浓度均为0.025%。润湿剂分别溶解于钙基悬浊液中。碳酸钙悬浊液的浓度为25%。

2.2 实验系统和方法

润湿难易通常用接触角来衡量。接触角的测量有多种方法,但本实验的悬浊浆液中含有大量颗粒,因此只能选择座滴法[13]。悬浊液润湿颗粒的图像通过高速摄像机录制并通过量高法测量。润湿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接触角测量系统简图

具体实验方法为,称取3.8g硅酸盐样品均匀装入容积为3ml坩埚内,并刮平,保证每次实验坩埚中的灰样具有相同的堆积密度。配置的钙基悬浊液在恒温水浴内加热至38℃后用搅拌器搅拌2分钟,搅拌均匀且温度降到30℃时用移液器迅速将液滴滴在灰样表面;同时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液滴润湿灰样过程。加热台使灰样温度始终为30℃。

配置的钙基悬浊液在恒温水浴内加热至38℃,用搅拌器将悬浊液均匀搅拌2分钟,当悬浊液温度降到30℃时,用移液器迅速将液滴滴在灰样表面;同时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液滴润湿灰样过程。加热台使灰样温度始终为30℃。

2.3 实验结果

图2 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对CaCO3 浆液接触角影响

从图2可知,润湿剂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悬浊液润湿颗粒物的接触角,各种钙基悬浊液浓度在10%左右时,有最好的润湿性。但接触角仍大于90°,属于难于润湿范畴。颗粒被润湿的好坏主要与钙基悬浊液的酸碱性、胶束的形成以及电荷的分布有关。而其中,酸碱性是影响颗粒润湿的主要因素:碳酸钙浆液呈弱碱性,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较好;其他钙基悬浮液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较好。实验发现Compound NO.3较好的润湿颗粒。

3 基于降粘剂混凝土倒坍落流动性实验研究

3.1 实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测试,混凝土倒坍漏空时间,测试参照JGJ/T 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进行[14]。

3.2 实验结果

图3 降粘剂对高标号混凝土的倒坍落流动时间影响

图3 可以看出,没有降粘剂Compound NO.3 时,C60 混凝土倒坍落的流动时间较长,约12s 左右;当高标号混凝土加降粘剂后,随降粘剂掺量增加,C60混凝土倒坍落的流动时间会逐渐降低,降粘剂掺量越高,C60 混凝土倒坍落的流动时间就会越短。降粘剂Compound NO.3不同掺量对高标号混凝土倒坍落的流动时间影响,降粘剂在C60 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范围不低于

0.4%[15]。

4 结论

本文从润湿水泥主要成分之一的粉煤灰颗粒过程的接触角,高标号混凝土,机制砂主要成分碳酸钙等钙基物质浆液的黏附力,及基于液桥理论的毛细力角度出发,通过实验研究方法,对高分子黏结剂Compound NO.3 等作为降粘剂,对高标号混凝土主要成分的降低黏性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

(1)高标号混凝土,黏结剂机理是,通过改变混凝土浆液对机制砂接触角,及砂浆中黏附力等改变粘附性。

(2)Compound NO.3 等高分子润湿剂,可以降低机制砂表面润湿情况,改变颗粒物间的黏附能力,同时通过改变浆液的黏附力,实质性改变其黏性。

猜你喜欢
悬浊液黏附力粘剂
毛细管悬浊液电子浆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耐高温降粘剂SMT/AMPS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篮球架用硅橡胶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敏感性稠油油藏油溶性降粘剂复合二氧化碳降粘吞吐技术研究及应用
悬浊液在饱水砂柱的渗透及物理堵塞特性研究*
淀粉浆液的黏附力研究
造纸法再造烟叶表面黏附力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聚酯浆料与淀粉混合浆的性能测试及配伍研究
加成型有机硅用增粘剂研究进展
汤的理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