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下的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创新

2020-01-19 12:26王继超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审计局
环球市场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财政管理事权财政预算

王继超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审计局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我国中央对县级经济发展的重视,国家先后下达了多项关于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政府下达相关政策,为我国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县级政府也应该遵照国家所下达的命令来执行,要不断的利用大数据来进行转移支付,从而使得转移支付能够得到优化,以此来最大限度的保障基层财政的正常运转以及满足社会基本公共支出的需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得体制的调整并不能够对基层政府实行可支配财力。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县级政府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县级政府要想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要加大对改革的力度,并且也要完善相关的财税体制,以此来为县经济体制改革创新作出贡献。

一、我国县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支出责任与事权调整未实现同步运行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县级财政体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支出责任与事权调整,为实现同步运行这一问题是县级财政体制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目前财政体制中,各类税收按比例分级缴库,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县级分成17.5%、所得税22%、资源税17.5%、环境保护税32.5%,按照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需要县级承担的财力却远远超过以上比例,造成收支“剪刀差”越来越大。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机构改革的进程也在不断的推动。就现阶段而言,由于不少地方在事权划分整合的过程中并没有配套的政策,从而导致事权与财力的调整,并不能和谐、平稳的运行。就现阶段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但是由于在地方政府进行事权划分整合的过程中,由于配套的财政保障机制不完善,因此导致相关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不能够实现同步运行。面对这一现状,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来对其进行数据分析,以此来促进县级政府财政体制的改革。

(二)转移支付依赖性强

在进行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时,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注意转移支付的方法。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目标就是对那些非人为因素造成财政困难的地区通过增加一般均衡性转移支付,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但从近几年上级财政下达的一般转移支付情况看,数额较小,并且很多转移支付只是补助性质,对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作用不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因此在政府进行转移支付时也同样适用。上级财政影响下级财政的收入与可支配财力,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中央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省级对市级和县级进行转移支付。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数据的分析与管理。以此来促进县级政府的财政体制改革。除此之外,上级转移支付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地方公共服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来对县级财力水平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所得的数据对政府的资金支出进行规划。从而使得财政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财政保障能力较差

财政保障能力较差,也是我国财政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导致各县的财政规模不同。同时政策性减收也加剧了财政保障能力,受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近三年县级税收收入呈现降低趋势,影响了财政保障能力。因此,各级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使得政府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缓解县级财政收支矛盾。除此之外,由于县级财力水平较低,通过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就现阶段而言,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从而导致各县的财政保障能力不达标。

(四)乡镇级财政管理职能被弱化

就现阶段而言,由于乡镇一级财政没有专门的征收机构,从而导致乡镇级别的财政管理职能被弱化。面对这一现象,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某些乡镇政府机构的设置比较薄弱,虽然县级财政局大多设立了财政办,但是这些机构的一切事务都是由乡镇政府来完成的。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则是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而言,政府也应该重视财政预算。对于政府的财政预算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乡镇一级财政部门虽然能够从其他预算单位一起对部门预算进行编制,但由于对其数据都了解不充分,因此导致计划的制定会有偏差。利用大数据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数据能够更加准确。

(五)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在对县级政进行财政体制改革时,对于财政预算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财政预算进行管理,首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有利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发展的方案。对于财政预算的管理,相关工作单位可以根据大数据来对其进行数据分析,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新增的财政税收严重不足,这也给财政预算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财政经费支出的管理也是县级政府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部分。在对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创新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其进行准确分析,从而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得到合理配置。以此来促进县级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大数据背景下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一)恰当地把握好财政体制的调整时机

在对县级财政体制改革进行创新时,可能会遇到两个方面的风险。一个是大范围的调整可能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另一个则是县级政府的收入减少。因此在县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有的地方可以通过一次调整来进行解决,但有的地方则需要通过多次调整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时,县级政府应该把握好财政体制改革的时机。

(二)不断深化财政改革

对于财政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创新而言,要想改变财政层级过多的问题就必须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思想。这一思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指在管理上省级直接对县级进行财政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县级财政管理的等级。除此之外,这种财政管理的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而且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三)对各级财政收入进行合理划分

在对县级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时,对各级财政收入进行合理的划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来对财政数据进行了解,制定合理的划分计划。对于大数据的使用可以帮助县级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使得县级政府能够尽快对其体制进行改革。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县级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对其进行了解,从而使得分配根据能够得到调整。

(四)建立法定的转移支付制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支付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因此,在对县级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起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并且也要尽快把这一制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除此之外,相关人员也可以借鉴国外的转移支付制度,从而可以使我国的县级政府能够结合我国的国情,并且融合大数据来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

(五)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在进行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创新时,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是必然的。在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实现财税银联网的建设,对其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县级政府经济体制的改革。除此之外,对于重点的税源一定要通过大数据实施重点监控,并且也要加强对数据的调查与研究,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这一数据制定出完善的管理体系。另外,对于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县级财政体制的改革而言,大数据的运用可以使其能够尽早建立起科学、精细化、标准化的项目库。从而加快对县级财政体制的改革。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对于这一阶段而言,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矛盾较多的时期。因此面对这一现状,人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对县级财政体制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县级财政体制改革。

猜你喜欢
财政管理事权财政预算
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研究
绩效管理在财政预算资金中的运用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财政管理困境与路径探析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
现阶段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改革研究
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浅论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