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模式的探讨关键要点分析

2020-01-19 12:26齐富学山东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导向财务

齐富学 山东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传统的审计模式中,往往都是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账目进行审计,忽视了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考虑,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风险导向审计是对传统审计的改进和优化,强化了对企业风险的预测和分析,进而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一定的建议,更有效地促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加强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推动企业审计质量的提高,从而积极地促进企业运营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然而,企业对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实效性还不强,对企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基于此,本文则对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优化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有效措施,以推动企业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企业在利用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不足

企业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是传统财务审计方式的创新和改进,也是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但是,目前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的时间还较短,企业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这就使得企业对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的认识还不足。整体而言,企业对财务导向的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还较低。部分企业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缺乏对管理方式的创新,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仍然使用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还无法认识到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就使得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信息技术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开展中,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需要信息技术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对信息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审计方面的应用水平还较低,审计信息化建设还较为落后。而且,有关审计数据库的建设还较不完善,数据库的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地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要求,不能为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风险导向审计工作,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这就会增加部分企业的成本负担,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在进行风险导向审计时往往不会利用信息技术,也进一步导致信息技术的利用率较低,也影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三)企业风险识别存在困难

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需要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要加强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中发现并且识别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这就需要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量化。然而,在实际发展情况中,企业存在的风险难以识别,存在较大的难度。企业无法全面地进行风险识别,企业的风险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外界环境的变化无法有效地预测,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无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全面地识别,也使得企业风险量化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进行风险量化需要借助大量的数据,但是最新的数据不易获得,若是仅仅依靠历史数据,则仅能够反映以往可能存在的风险,而不能及时地反映企业当期的风险,这也会影响风险量化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四)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风险导向审计对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具备充足的财务知识储备,还要具备一定风险管理水平、经济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但是,企业中专业的风险导向审计人员较为缺乏,大多人员是财务部门的,这些工作人员重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对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认知还不够,具备的知识结构也较为单一,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和分析,这就会影响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会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和运营。

二、优化企业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模式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

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对提高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时,就需要培养优秀的风险导向审计人才,要丰富风险导向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推动工作人员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水平。从审计人员自身的角度来看,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人员要不断进行自我充实和自我提升,不仅要扩展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还要对企业管理知识、经济知识等进行学习,加强对企业所处的环境的了解,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可能地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要求。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要积极地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企业可以安排审计人员进行轮岗学习,加强审计人员对各部门工作内容的熟悉,以便审计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工作的业务和运营情况,同时也能够加强审计人员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够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大的便利。

(二)加强构建风险识别机制

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工作需要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考虑,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和量化。审计部门要更好地识别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就需要加强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整体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入的、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进行风险识别。审计部门可以对公司以往的财务报表、审计情况报告进行分析,而且,还可以对行业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从而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分析企业的风险因素。同时,审计部门要依据获取的历史数据以及行业特点,利用风险模型进行风险量化,表明企业可能存在风险的程度,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对信息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加强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同时提高对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内部风险导向信息技术水平,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导向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且,企业可以加强对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强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构建,建立风险导向审计信息技术平台,优化企业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模式,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性,推动企业的良好运营。

三、结束语

风险导向审计是企业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意识不够、风险识别存在困难、专业人才缺乏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的风险导向审计质量不高,审计效果不显著。因此,企业要加强优化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可以通过培养优秀的风险导向审计人员、加强构建风险识别机制、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的质量,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导向财务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