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步县南山牧场的探索之路

2020-01-19 12:26刘丹城步县委党校
环球市场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南山牧场

刘丹 城步县委党校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国家建设的全面开展,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大,党中央希望青年们到荒山野地开垦荒地,青年们踊跃报名。城步县南山经过勘查组的考察之后,一致认为南山可以开垦荒地。1956年3月,来自长沙市、邵阳市、邵东县、新邵县、武冈县共计950名有志青年向南山进军,开始对南山进行垦荒。

一、南山牧场的建立过程

(一)南山发展农业的过程

950名有志青年在1956年3月开始分批进入南山,开荒生产,建立了邵阳地区第二青年集体农庄,拉开了艰苦创业、开发大南山的序幕。950名青年垦荒队员被分成12个中队、48个小队并分地点安寨扎营。起初的南山是一片荒凉的大草原,杂草丛生,荒芜人烟的地方。垦荒队员们碰到下雨的天气,还只能在伞下休息,为了尽快有个休憩之地,他们加班加点搭建了茅棚,身上长满了虱子,手上磨起了血泡,尽管如此,大家仍然没有退缩。奋斗了90多天,青年垦荒队开垦出了1000多亩蓖麻子和3000多亩玉米,。由于受到雨水影响和缺乏技术和实践经验,3000多亩玉米大部分没有收获,收获了4吨玉米,1000多亩蓖麻子颗粒无收。看到这样的情况大家认为南山开发前途无望,其中一部分队员受不了苦,离开了南山。1956年7月16日,省地县15名领导干部工作组赶到南山进行几天的调查,一致认为南山气候条件恶劣,难以种植经济作物,同意所有青年垦荒队员全部撤离。1956年7月22日,工作组召开干部会,听取了石崇斌同志的建议,认为南山还是可以开垦的。于是在石崇斌同志的带领下,最终有108名队员写下了决心书,再战南山。随后800多名青年垦荒队员撤离了南山。为了寻找一条出路,垦荒队员求助祖国各地的种子,在南山试种内蒙古的甜菜、萝卜、西藏的青菜、河南的麦子、天津的鸭梨、烟台的苹果等。在1957年,迎来了南山第一个丰收,甜菜七八斤一个,萝卜一亩产1万多斤,收获了4万多斤玉米和不少药材,养了300多头猪和300多只鹅,种植茶叶100多亩,养了30多箱蜜蜂。一九五八年,南山青年集体农庄胡家坪中队指导员李开贵赴北京,出席全国第二次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奖给南山青年垦荒者们一面大锦旗,锦旗上写着“奖给艰苦创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十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中央决定加快发展,于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党中央在农业方面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在3-5年之内达到农业发展纲要的四十条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1958年9月,青年集体农庄撤销,成立南山青年人民公社,石崇斌同志接到命令,要求在南山开田250亩种水稻。他认为这个命令不切实际,违背自然规律,决定不执行命令,于是被放在全县农林牧场的干部大会上批斗了两天两晚,调离了南山。垦荒队员们在低凹的平地上开垦了250多亩地,在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高山上种上了水稻,结果水稻只长苗不杨花不结籽,颗粒无收。青年垦荒队员不气馁,继续在南山栽上了2000多亩的金村秋、晚山吉、金玉等良种梨树,梨子丰收了,可是不通公路,数千担香甜的梨子运不下山,青年们吃不完的梨子,只好往河里倒。

(二)南山发展林业的过程

1960年,撤销南山公社,建立南山农林垦殖场。粮食种不出,农作物长势也不是很好,那就种树木,办林场,决定“以林为纲”。先后种植了2万多亩的杉树,但是栽上的杉树苗基本没有成活,幸存下来的长成了“老头树”。1967年,利用飞机大面积播种造林,将南山23万亩草山全部播上了马尾松,树苗都长出来了,但是树苗经不起寒冷的袭击,绝大部分冻死了。只有低山凹地的及少量树苗存活下来。1956年到1971年,在南山尝试种过蓖麻、苹果、麦子、茶叶、水稻,种植杉树、马尾松,都不见得有成效。他们都没有退缩,继续努力探索。

(三)南山发展牧业的过程

南山经过16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种草养畜的发展路子。1968年,南山农林垦殖场改为南山牧场,实行“种养并举”方针。1973年,农场先后引进北京、上海的黑白花奶牛和内蒙古黄牛、新疆细毛绵羊进行试养,并试种牧草。南山发展牧业的思路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和国家农业部门等领导及专家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从1973年开始,在王震的关心下,北京农大教授前往南山实地考察,农业部专门从内蒙古几个大牧场抽调科技人员到南山工作,为南山发展出谋划策。1975年5月南山农场改为南山牧场。1976年,南山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工草场建设,采用工人们自己种草和飞机播种的方式进行良草培育,同时引进良种畜牧进行驯化和繁殖。1979年石崇斌同志被调往南山牧场主持全面工作。经过一个月的调查,他发现南山畜牧业无法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造成的。他决定改革,在牧场实行四改:一改国家干部的固定工资制,实行留20%的浮动工资;二改等级工资制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改招固定制为合同制,签订了50名合同工;四改平均主义,多劳多得,有奖有罚,通过两年的抓“四改”落实,南山牧场于1981年摘掉了连年亏损的帽子,还清了历年贷款,当年就实现盈利2.08万元。南山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加工业的兴起,也加快了牧业产业化进程。牧场建立后,在南山脚下的金南公社采用平锅炼乳对鲜奶进行加工。每天处理鲜奶几十千克,是县内乳制品工业的雏形。随着南山牧场奶牛增多,鲜奶产量增加,炼乳厂随即迁至牧场场部。因土法炼乳产量低、耗能大、效益差,同时也承担不了日益增加的鲜奶加工需要,1976年3月,南山牧场开始筹建日处理鲜奶10吨能力的乳制品厂。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城步境内第一家现代化的乳制品企业——南山牧场乳品厂于1979年1月竣工投产,结束了手工炼乳的历史,进入了封闭式的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时期。当时职工32人,厂区占地面积9472平方米。投产当年加工鲜奶525吨,生产全脂奶粉80吨,创产值38.8万元。南山推动内部改革,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创造出南山牌和南仔牌乳制品,同时先后创办了羊毛制品厂、矿泉水厂、罐头厂等实体经济,并培育了国内知名品牌产品。自1979年开始,南山牧场确定以牧为主,开发系列绿色食品,走出了高产高效的畜牧业的发展之路。

二、南山牧场探索时期形成的南山精神

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青年们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开始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南山从荒芜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兴旺,在党的领导下,老一辈垦荒队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人类垦荒史上的最为雄壮的画卷,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诚团结、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南山精神。

(一)南山精神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中国革命时期,国民党为了想把我们困住在延安,断了我们的交通运输往来,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口号。通过战士们的努力,我们打破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最初的南山是荒无人烟的地方,950名志愿青年来到南山,凭着自己的双手从开始搭建自己的茅棚屋到建立起一座座石头屋,他们修建南山水电发电站,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双脚一步一步地把一台4.6千瓦的发电机从城步抬上南山,“108”将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全长21公里的南山盘山公路。正是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得南山有了快速的发展。

(二)南山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精诚团结的精神

950名有志青年在南山都奉献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年华,尤其是108将好汉。他们手上磨出血泡,身子被虱子骚扰,吃的是最差的饭菜,拿得是最低的工资,可是为了南山的建设,他们从没发生过争吵,相互谦让,把自己最好的留给同志吃用,他们亲如兄弟姐妹。正是他们的精诚团结和无私奉献,把南山的黄土变成了黄金。

(三)南山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1958年全国各地都建立起人民公社,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人们一起干活,一起吃喝,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公社制度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思想。再加上南山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使得南山的发展举步维艰。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和实际情况,南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正是这种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坚决不在南山种水稻,南山牧畜业年年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大刀阔斧,进行四改,使得南山在1981年摘掉了亏损的帽子,还清了贷款。

三、南山牧场探索的历史经验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县南山牧场建设时期的重要精神支撑

在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爬雪山、过草地,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取得革命的胜利,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凭着自己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奋力开拓者。当初950名有志青年凭着自己的激情和理想信念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南山,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最后只有108名青年写下志愿书,按上红手印,决心留下来继续开发南山。如果没有他们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定,那么的今天南山可能还是一片荒凉的大草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能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他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使我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必胜信心,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实事求是是我县南山牧场发展的根本原则

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他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本本主义》中对实事求是进行阐述过,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主观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也正是共产党人有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的革命取得了胜利。刚上南山,青年垦荒队员就种上了蓖麻、玉米,但是颗粒无收。后来又种青菜、苹果、梨子都无收获,接着又转种水稻等农作物,经过三番五次的尝试,还是失败。南山平均海拔有1760米高,有23万亩草山草坡,根据实地情况,按照自然规律,这里应该适合牧业发展。也正是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南山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959年当时的党委书记石崇斌接到上级的命令,命令南山“以粮为纲”,分配南山开田250亩种水稻,石崇斌认为这是违背自然规律,不是实事求是,他决定违抗命令不干。结果被扣上了三顶高帽,放在县农场的干部大会上批斗了两天两晚。事实上,反对意见是正确的,结果在来年高山上的水稻只长苗,不扬花,不结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如今我们结合南山的实地情况,除了发展牧业之外,把南山开发成旅游胜地,把南山建成国家森林公园。

(三)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县南山牧场发展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党的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此时的南山又迎来了春天。石崇斌同志又被组织调到南山担任书记。此时的南山牧业发展毫无进展,出现了年年亏损的状况。经过他的实地调查,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造成的。他决定实行改革。通过他制定的“四改,”南山牧场终于在1981年就摘掉了连年亏损的帽子,还清了历年贷款,还实现盈利2.08万元。他不满足现状,于是又到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和新兰维尔州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回国后,他提出五项工作“改善品质、改良饲料、优化配种、改进挤奶、加强疾病防疫”,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国畜牧工作现场会也先后两次在南山牧场召开,石崇斌在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发言,南山牧场的建设成就获得了全国农业畜牧业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赏。此后,全国各地先后到南山来参观种草养畜的达30多万人次,南山牧场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成为中国南方的呼伦贝尔盟大草原。南山奶制品远销全国21个省市,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县南山牧场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们建设的路上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由于坚持党的领导,我们还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向前走。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国家提出向荒山进军的口号之后,我们拓荒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南山进行垦荒,在南山进行各种尝试。在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南山发展之路。在1979年石崇斌又被组织派往南山前往工作,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南山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南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向前迈进了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路上,我们也受到挫折、也失败过,但是我们党不怕失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仍然带领我们向前走,这些经验和教训为我党今后发展起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今天,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拍苍蝇打老虎猎狐等行动,惩处了党内腐败分子,把权力关进了铁笼子里,党的政治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在全球新冠肺炎肆意蔓延时,截至至2020年8月14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2068万时,其中美国累计确诊人数达525万多,死亡累计人数达16万多,在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同时,美国出现种族歧视内乱,全国一片混乱,而我国在今年1月份爆发新冠病毒肺炎时,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战疫情,使我们的死亡人数降至最低,我国的疫情得到了最好的控制。因此,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南山牧场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海上牧场
“实事求是”定乾坤
梦回南山(外四章)
在深秋,共南山
悠然方能见南山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