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新动能推进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2020-01-19 15:07柯善北
中华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益建筑业工业化

本刊记者 柯善北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随着经济腾飞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建筑业总产值超24.8万亿,从业人员5427万人,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长期以来建筑业发展高度依赖投资拉动,存在劳动效率不高、生产模式粗放、创新乏力、能耗高等不足。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趋势下,建筑业亟需转型。

为此,国家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以此促进建筑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强调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

破解粗放生产模式

按照《若干意见》的定义,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实质上,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建筑工业化的探索。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不断推进建筑工业化。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成本高、市场认可度低、专业人才匮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然而,建筑业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正因如此,国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不断化解产能过剩。可以说,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建筑业高速增长期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通过建筑工业化实现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求建筑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为传统行业,建筑业一直采取的是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模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0%以上;同时,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10倍左右,约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更不用说,传统的现浇建筑模式,容易导致噪音、扬尘污染,这也是引发城市居民投诉的“重灾区”。

除了经济趋势、生态环保因素外,建筑业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随着老一辈建筑工人退出,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将进一步抬升人工成本。

因此,在多种因素叠加推动下,建筑工业化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工业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从而提升建筑业劳动效率和质量水平。

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迅猛发展

《若干意见》从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推广精益化施工、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九个方面,对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进行了全面阐释。这是对近一阶段建筑工业化发展经验举措的总结和延伸,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中央及相关部委推出了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建筑工业化发展。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

2017年11月,在住建部组织下,认定北京市等30个城市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95个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20年9月,认定重庆市等18个城市为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区等12个园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21家企业为第二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2020年7月,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

在中央文件的支持下,各地方也在积极行动。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2016年~2019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的数量分别为33、157、235、261个,配套政策和细化落实措施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发展成果喜人,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较2018年增长45%,近4年年均增长率为55%。

新体系、新技术、新模式

此次《若干意见》出台,强调“新型”建筑工业化。那么相较于以往,“新”在何处?

过去,装配式建筑位于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位置。在新型建筑工业化模式下,装配式建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但更多强调的是从体系上全面推进建筑工业化。

因此,《若干意见》首先强调要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提出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鼓励设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另外,“标准化”一词也在文中多次出现,包括设计的标准化、构件和部件的标准化等,从而实现一处设计(生产)、多处复用的工业化效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毫无疑问,新型建筑工业化,就是要形成互联互通、相互协同的集成体系,破除过去单打独斗的孤立局面。

支撑新体系的“骨架”基础,必须是新工艺、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若干意见》强调要推广精益化施工,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推广精益化施工,推进建筑全装修;推行装配化绿色施工方式,引导施工企业研发与精益化施工相适应的工艺工法。同时,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寿命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推进发展智能建造技术。

与此同时,推动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推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保险制度等。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在“后疫情”时期,通过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实现建筑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突破和跨越,为“中国建造”进一步走向国际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精益建筑业工业化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动物“跨界”建筑业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精益生产VS精益研发:精益之辩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