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力发展现状分析

2020-01-19 14:01马海霞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物质师生

马海霞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力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内部文化环境下,全校师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综合。包括体育场地设施、教学与竞赛训练、体育业余活动,运动竞赛等,也包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体育观、体育意识、体育道德等。

这些体育要素是体育文化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具有良好的体育文化要素并不一定能够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力,也不会形成优良的体育活动氛围和让全体师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战略。充分调动校园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全校师生,各级管理、行政部门,对各种校园文化要素进行有效运作,合理规范管理,提高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使体育要素发挥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力才能达成。优秀的体育文化力可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体育活动具有示范导向作用,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力,促进校园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力品格。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

根据校园体育要素的分类,通过调查研究,访谈等方式确立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4个分类。第一类,体育物质文化: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体育雕塑、体育用品;第二类:体育行为文化,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认知,兴趣,爱好。第三类,体育精神文化:体育教学思想、体育的价值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观等)、体育品德。第四类,体育制度文化:体育教学训练制度、体育测试方案制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三、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发展现状

体育文化力是由体育文化要素组成,在体育运动中产生并蕴含的,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作用力,推动体育教育的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进行,体育精神,意识等培养的综合作用力,包括引导力,集聚力,激励力,规范力。简言之,体育文化力是体育运动物质要素、精神意识、行为方式以及规范制度上的概括。在本研究中,对河南省所本科院校和5所专科院校的师生等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当前高校体育文化现状,分析当前髙校体育文化力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构建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力提供依据。

(一)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力发展现状

髙校体育物质文化力需要一定的设施为物质依托才能发挥作用。体育硬件设施等相关物质实体是体育物质文化的具体形式,是物质文化力发挥作用,并进行发展和传承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等进行调查问卷可知:11.6%的教师认为体育馆和体育设施充足和很充足;61.9%的教师认为学校体育设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而有21.5%的教师认为体育馆和体育设施数量不充足。尤其是在专科院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在对学生开放式的问题中,对“你有哪些体育需求”的回答中,“建体育馆”“增加锻炼设施种类”等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占据了37%;“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占比为42%。因此,总体而言,随着国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资金的大力投入,高校体育设施水平有很大提髙。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现阶段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需求。

(二)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力现状

体育行为文化是体育行为文化力形成的要素,它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规范,由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体育行为本身及由其行为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规范和文化品位的总和。体育行为文化具有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习惯、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功能。参与主体由体育文化的外在价值认识体育文化活动,以体育文化对人的整体影响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支配力,从而形成体育文化力。优良的体育文化力对行为参与主体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的功能。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调查可知:学生自发的有氧健身锻炼,像晨练等参与率为11.1%、学校倡导的健身月、周、日活动中,也是参与的学生为19.1%。说明,自主锻炼的体育活动比例偏低,学生的自主锻炼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与学校是否有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体育文化力的推动有较大的关系。因此,高校创设良好的体育要素,创新体育文化活动的形式,促进髙校师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和发扬体育精神,为构建髙校体育文化力提供支撑。

(三)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力现状

体育精神文化力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包括高校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情感,体育道德等。它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能持续较长时间,并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形成具有集聚力和引导力的体育精神氛围,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体育精神的外显形式的主要体现。调查访谈可知:学生参与活动首要的动机是为了“强身健体,”,列第一位,其次是“丰富课余生活”,列第二位;列第三位的是“减肥,塑性”。可见,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比较清晰,多数学生的动机还停留在短期的目标上,应引导学生向终身体育层次发展。

四、高校体育文化力存在问题

高校体育文化力是通过高校体育文化进行表现的。根据对有效数据整理和分析,以及对高校师生的访谈可知,体育场地器材基础匮乏、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小、学校缺乏体育活动的氛围、领导重视度不够、体育制度规范不健全。基础性资源的配置,客观上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发展。

(一)物质文化力缺乏

一定的体育设施,器材,场地等是体育文化开展的物质基础,是体育文化力形成和发挥作用的物质载体。而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往往被边缘化,体育经费投入比重较少,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资源相对薄弱,大多数学校仅够瞒足正常的体育教学使用,不能满足教职员工和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锻炼的需求,校园体育文化力功能不能得到形成并发挥作用,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物质文化力的不足限制高校体育文化力发挥作用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学校主管领导的重视,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为校园体育教学训练和活动的开展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二)行为文化力缺乏

体育行为是全体师生参与体育学习、课余锻炼、运动竞赛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体育生活、交往活动等外在表现形式,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载体,是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引导下、以大学物质文化为基础、大学制度文化为规范的,大学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行为。它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在校大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锻炼3次,每次1小时的学生比例在三分之一,大多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除了完成体育课的锻炼任务外,没有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质情况在最近几年有所提升,但是整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由此可知,体育行为严重缺乏是妨碍高校行为文化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三)精神文化力偏差

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力的核心,集中反映了师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道德观念等。目前,高校师生体育认知的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发挥。大多数师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局限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校园生活等表层次的观念。这种对于体育的认知,很难为师生参与体育文化提供真正的动力,这反映出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力的不足。

五、小结

强大的髙校体育文化力,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是对学生社会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提升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创立品牌形象。然而,目前多数学校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较为淡薄。反映了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的动力不足,运行的策略单一化,难以保证高校体育文化力的有效运行。因此,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力的有效运行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物质师生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真正的体育精神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