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全程立体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构建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2020-01-19 19:14樊继群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校企

樊继群

(淮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产生,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占比较大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全球化战略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尤显迫切。它对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更好发挥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职能、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国家全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概述

截止到2019年6月,全国共有高等学校近2 960所,其中公办本科院校约820所,民办本科院校近420所。在全国1 200余所本科院校中,地方本科院校占比半数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00年以后的新升本院校。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指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之路既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创新性发展、教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是其展现办学特色、谋求差别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1]。地方应用型本科多面临师资力量总体薄弱、办学条件有限、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发展瓶颈,专业实力总体不强,专业影响力不够突出[2]。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设计时,地方本科院校要考虑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切忌盲目照搬其他类型高校办学思路,应当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认真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是以“就业出口”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岗位(群)职业标准为切入点,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为依据,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展相应的应用性教学,从而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岗位目标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3]。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全程立体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理据

(一)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综合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国内高校课堂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启发性教学不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互动不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思维能力训练、独立人格培养得不到保证。高校应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育人的新机制,让广大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4]。作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应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较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心理准备。

(二)职业教育理念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而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地方高等院校应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专业知识和适应能力,确保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职场要求[5]。商务英语专业全程立体实践教育模式能够将实践教学贯穿到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场应用能力,充分调动企业资源,将教学、实践、创业创新教育、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三)OBE人才培养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BE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迪(Spady)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6](P12)。其中心理念是“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在此理念的指引下,教学活动应着眼于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7]。OBE倡导的学习成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是能够适应未来职业生涯,解决开放型或实践型的问题的能力[8]。OBE推崇反向设计,即从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这里的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需求反映了教学规律、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定位以及教学主体的需求,而外部需求则是国家、社会和行业、用人单位等学校以外的教育主体的需求与期待。传统教育教学设计重视内部需求而忽视外部需求。OBE教学设计要确定内部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以及毕业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9]。基于OBE教育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能够有效提升职业素质,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10]。

(四)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评价[11](P9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12](P34)。商务英语专业全程立体实践教育模式,将企业、学生、校友、教师、社区等实践活动参与方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各方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评价,关注个体发展和过程考察,确保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和更具指导意义。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育环节描述不细致、不合理

目前,很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描述不清晰,与院校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契合度不高,专业核心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中理论和实践课时划分生硬、机械,没有根据课程具体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实践学时比例。方案中单独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较不符合教学实际,很难反应地方实际和院校办学特色,忽视专业特点,细节描述不精细。实践教育学分设置较为随意,缺乏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对口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

(二)实践类课程设计滞后,课程资源使用低效重复,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商务英语专业相比传统英语专业而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商务英语专业时代性较强,实践类课程内容更新较快,课程设计跟不上行业变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部分实践课程中某些实践环节设计相似度高甚至完全相同,导致学生某项具体实践操作能力被反复训练,浪费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同时,商务英语类专业某些实践课程与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文秘等相关专业部分实践课程存在同质化,相近专业或相近课程交流不足,课程部分实践内容重合性较高、互补性不强,教师和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没有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联动的实践课程体系。

(三)校内实践实训活动少且质量不高

和其他应用型专业类似,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也面临实践实训活动过少、质量不高的短板。这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重理论轻实践,而实践实训活动专业性不强、与行业实际联系不紧密、实践实训活动不系统不规范、实训校内指导教师行业经验匮乏、实训活动企业导师比例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实训教学活动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校外实践基地匮乏,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对于专业学生行业认知和职场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最终就业方向和质量。目前,高校校外实践训练普遍存在实践基地数量过少、自主实习比例过大、统一实习专业不对口、实习成绩评定过于主观随意、实践时间过短等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会因为校外实践教育质量不高,在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遭受更大的影响和损失。

(五)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兴趣和行业热情不足,实践实训能动性不强,毕业生就业忠诚度不高

专业兴趣不足、行业热情不高并导致就业忠诚度不高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定位不清、专业办学时间较短等宏观性原因,也有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不清、学生就业观保守及专业建设特色不足等个性化微观性原因。这需要高校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办学定位论证、课程建设、实践教育设计、创业导师聘任、学业评价机制健全等人才培养的多个环节集中发力,通过多轮建设,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

(六)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师资缺乏,资源不足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相当比例的课程都要求有外贸、市场营销、会计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一方面,相关行业优秀的从业人员可能因为学历等原因无法进入高校从事全职教学工作,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高校承担兼职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高校在薪资待遇和教学管理上欠缺灵活的设计与安排,将优秀的企业人力资源拒之门外。

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全程立体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一)构建策略

本文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全程立体实践教育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即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参与方按照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梳理研究,厘清各方之间的动态逻辑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

1.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的全程视角。实践教育模式建构的全程视角就是人才培养的历时性视角,主要按照教学的自然过程将培养模式细化为各阶段的不同任务。按照时间维度建构的实践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的优化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育模式可以按照自然教学过程细化归纳为“大一行业认知”“大二专业见习”“大三创新创业训练”“大四专业实习”四个部分。

(1)大一行业认知训练。行业认知训练是专业学生系统接受的第一个专业实践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新生系统认识专业属性和未来行业发展动向。总体来说,在很多地方高校大部分此类教育仅仅停留在几次讲座或几场实践活动,内容往往不具体、不系统,与其他课程衔接度不高,教学评价较为随意,学生获得感较差。行业认知训练应细化为一个学期左右的课程教育,内容覆盖行业简介、专业基本素养、个人学业规划指导、专业学习能力训练、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求职技巧与心理训练、个人职场规划指导等多个方面。课程教学资源应吸收企业真实案例和引进企业从业人员,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采用真实案例教学。目前该课程基本没有成熟的教材,因此各个学校在课程开发设计时应形成相关教学团队,坚持根据具体院校和生源实际,自主编写教材并在教材中注意行业认知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与过渡。

(2)大二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相比,专业见习对专业建设发展修复作用和个人发展的自省意义更加突出。专业见习要落到实处,首先就要有完善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见习岗位。其次,见习活动的设计要有开放的思路和确定的目标,既保证学生在低年级对专业发展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选择,又要引导学生通过见习活动,有效训练本专业的核心职场素质能力。再次,专业见习可以采取统一安排与自主见习相结合、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统一安排的模式下,院系可以通过已有的校企合作平台和企业资源,为学生甄选规范、成熟的见习岗位如外贸跟单、外事旅游、酒店管理、展会服务、陪同口译等。这种统一安排的见习活动与专业和行业的契合程度高,活动安全性高,便于管理,工作待遇较优越,但名额有限。院系可以采取自主报名、择优选拔、企业面试的方式遴选优秀学生。此外,院系也可以通过制定专业自主见习管理规定,要求学生自主联系并完成专业见习。鉴于学生实际情况,自主专业见习时间可以安排在假期,内容可以较为宽泛,如大学生创业项目、优秀毕业生采访、优秀企业家采访、企业兼职、市场兼职营销等。这样的见习活动有较大的弹性和自由,实践体验也较为丰富。专业见习活动还需要通过导师制强化对学生专业见习的指导、干预、监督和评价,以确保见习活动落到实处。

(3)大三创新创业训练。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按照专业教学的自然过程,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应该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专业发展和行业前景已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个人专业特长和职业规划也有一定的思考。因此,创新创业训练安排在大学三年级较为合适。纳入实践教育训练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学校导师负责动员、组织学生组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导师负责在创业项目构思、策划书写作、项目运营、企业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创新创业训练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内创建创客空间,吸引学生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兼职从事外贸业务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4)大四专业实习。作为大学四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实践教育活动,专业实习是学生进入职场前最后一次系统的实践训练。目前,有较大比例的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习管理不规范、重视程度不够、活动流于形式。商务英语专业实习应有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学校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院系对接行业企业,签署实习实践协议,并在实习时长、指导教师聘任、实习成绩评定等多方面给予院系一定的自主权。院系作为实习教育的直接管理方,应该对实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以统一实习为主要形式,强化实习管理。同时,院系应该以专业实习为契机,加强与实习企业的合作,可以通过开设校企合作置换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材、选派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实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增强专业建设水平和师资建设能力。此外,实习企业的选定应坚持企业和学生自主双选的原则,尽量确保企业招聘到满意的实习生,实习生找到心仪的实习企业,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有效提高专业就业忠诚度。

2.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的立体视角。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的建构除历时性视角外,还要从共时性视角来审视实践教育的各参与方及其不同的角色与作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修订、课程建设、教学团队组建、课堂质量管控、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企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积极调动各参与方力量,有效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育质量水平。具体来说商务英语专业立体实践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涉及学生、教师、课堂、教材、企业、校友、社区等多方因素。

(1)构建学生团队。与其他素质能力相比,团队协作能力更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设计培养训练。首先,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采用布置小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组建团队在课上或课后完成具体的商务实践任务,并通过当堂演示,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其次,在专业见习、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比赛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组建团队,确定分工,通过优势资源互补一起完成目标任务。再次,在专业实习岗前培训环节可组建学生工作团队指导学生完成模拟既定任务如销售、谈判、展会等,由企业一线员工对学生的团队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推动教师队伍发展。目前全国高校普遍缺乏科班出身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很多教师直接由英语专业转行。不同于一般的师资建设,纳入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中的教师转型发展培训是与学生的实践教育一体的。这主要是在学生实践教育环节中设计针对教师转型发展的实践训练项目,达到师生互促互进的局面,如在行业认知课堂中采用校企双师教学,共同备课,学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总结教学反思的同时也可以从企业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学生评价中更好地了解企业行业知识,提升职场专业技能。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采用双导师制,帮助学校指导教师借助指导创新创业训练的机会多与行业指导教师联系,从而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项目的运营有更深入细致的理解。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院系可以要求专业教师带队进驻实习企业,接受岗前培训和实习任务训练,总结企业工作经验,形成教学案例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此外,专业教师资源也可以在专业间、院系间甚至是学校间流动共享。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可以和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教师共同设计开发实践课程,共同使用语言技能和行业实践训练实验室,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3)深耕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是专业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将实践教育嵌入课堂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命题。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凸显学生中心地位、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创客空间以练促学来推动。凸显学生地位主要通过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就是通过各种app软件、慕课、微课、智慧课堂,有效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通过课程接受的信息和技术成倍增长。创客空间以练促学则是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公司,将远方的企业搬进校园,对接营销、谈判、外贸函电、电子商务等课程,让学生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获取一手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13]。

(4)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校企深度合作是商务英语专业立体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的重中之重。除了常规的校企交流、共建实习基地外,院系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情况,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在学业指导、专业见习鉴定、职场心理诊断、职场生存训练,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创新创业指导[14]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并尝试探索校企合作实践课程开发、行业标准制定,更清晰地掌握并满足专业教育的外部需求。

(5)积极联络校友。校友资源是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不同于校企合作导师,校友给予专业实践教育的帮助往往更加具体,更贴近学生的需要。院系在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时应广泛征集校友意见,发动校友参与。校友在毕业后结合自己的行业经验给予的人才培养修订建议更加具体、宝贵,更有针对性。同时,校友也能帮助院系联系到更多的企业,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专业实习和专业见习机会。此外,在行业企业一线的校友更有热心和耐心在母校担任课程兼职教师或创业导师,更愿意帮助母校学生提升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6)社区良性互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育应努力发挥学校服务社会功能。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育设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结合地方实际,助力地方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帮助地方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展会等资源扩大国际贸易交易量,推动地方服务行业提升英语语言服务水平,支持地方旅游资源利用社交媒介进行国际化宣传。此类实践活动与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类型比较接近,又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专业学科建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面向社区的实践教育活动也可以获得社区对实践教育活动质量的客观评价,对于优化实践教学水平、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淮南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成果

以淮南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全程立体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积极推动了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增强了学生素质,提升了就业质量,其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学供给侧思路更加清晰,人才培养方案汇聚更多的企业智慧、更贴近企业行业实际需求,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目标贴近市场需求、符合办学定位;(2)课程进一步优化升级,企业人员加入教学队伍有力地确保专业实践教学更好地解决行业、产业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支持了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以淮南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近三年来该专业共获批省级精品课程、慕课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两门、校级智慧课程三门,校级优秀课程四门,校企置换课程累计达七门,依托校企合作的示范课程群已初具规模;(3)校企合作进一步密切,合作从大一延伸到大四,从毕业实习拓展到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企业员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等;(4)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实践教育从单次少量向常规化日常化转变,学生专业实习对口率达到100%,专业见习岗位更加丰富,国际展会和商务接待类见习岗位占比不断提高;(5)教学评价维度丰富,对学生、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不再拘泥于一份期末试卷,而更关注教学全过程和学生个体发展;(6)学生就业忠诚度不断提升,专业建设价值日益凸显,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强化;(7)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成绩斐然。近四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依托大二大三的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指导机制在省大学生国际贸易大赛、三创大赛、全国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类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五、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以服务地方、注重应用为指导原则。以淮南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的全程立体实践教育模式能够实现专业实践教育的全过程覆盖,并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人才培养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实现各方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达到教学实践紧跟行业发展,教学评价科学有效,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专业建设深度优化,形成高等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与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