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优化大学生上网习惯的有益探索

2020-01-19 12:26郭帆郭晓蓓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组员工作者成员

郭帆 郭晓蓓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也有效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场所。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创作,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也可以扩宽交际面,但必须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生活习惯才能为以后的择业和报效国家打好基础。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较为热点的现实问题。

一、小组工作优化大学生上网习惯的原则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由小组工作人员通过小组活动下注组员发展其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以及克服其行为上和情绪上的问题。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同龄群体的影响较大,在大学中,大学生互为主体,在相互比较和相互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所以小组工作对于解决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养成良好习惯这个问题更加契合。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强调,人的复杂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后天习得的,个体行为的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包括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在观察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大学学习中,大学生以集体居住的方式学习,有着良好的组织条件和交流机会,同学们之间有着比较频繁的交往,所以同龄群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影响是比较大的。大学生活跃在不能恰当使用网络的同龄群体中,自身也会学习和模仿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认知、观念和行为。大学生身边不乏有些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或者利用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的爱好者,加上大学生自控力差,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陷入其中。而从埃里克森的理论看,大学生容易出现网络角色混乱和自我同一性混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都各自扮演者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课堂上,大学生的角色是学生;家庭里,大学生的角色是孩子;宿舍里,大学生扮演的角色是室友朋友。但是在网络交往中,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虚拟环境,不少大学生陷入之后就会导致角色混乱,无法适应。

二、小组工作优化大学生上网习惯的具体过程

形成和开始阶段主要是指由组员招募到组成小组的这段时期。形成阶段小组成员因为刚进小组,对小组规范、小组目标和小组性质不了解,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或者被动发言。小组气氛较为沉重,工作进程也相对缓慢。初入小组,小组组员比较依赖社会工作者,以其为中心,忽视了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自己的能力。这时候工作者应该引导组员相互认识,缓解尴尬的气氛。比如工作者可以引导组员通过破冰活动相互熟悉。根据组员的个性特征以及小组的类型,设计一些破冰类游戏活动,恰当地使用一些游戏的方法,帮助小组组员互相认识。催化相互之间的互动。

开始阶段之后,大学生经过工作人员的调解和引导,小组成员会对正确上网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转折阶段,小组成员要想大家展示真实的自我,大家想与其他成员分享表达自己但又充满了担心,害怕自己不被别人接纳,组员大都处在焦虑中,为保护自己,减少焦虑,这些组员就会产生防卫和抗拒的心理及行为。小组发展,大家越来越熟悉,一些小组成员会把自己对正确上网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也可能会认为其他成员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时就会发生冲突。工作者可以和成员共同商量,选出组长,组长主要发挥指导、协调和激励作用,组内发生冲突,组长可以发挥协调作用,将所有组员团结起来,共同朝着小组目标奋进。在小组管理过程中,工作者需要及时与组员沟通,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小组工作者可以组织开展活动、讲座,让小组成员发表意见、解开心结,从而使小组成员更加和睦,达到小组成员的助人互助和助人自助。

工作阶段小组的亲密程度变高,大家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互动更加良性,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技能交流合作,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充满了希望。社会工作者也应该协助维持这一良好的互动模式,并使组员的行为与互动更为有效。工作者可以利用镜中我理论,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大学生对网络使用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其他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反馈来反省自己。

结束阶段是小组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小组开始阶段制定的小组目标已经达到。由于组员知道小组即将结束,小组规范对一些组员的约束力、影响力开始减弱,组员间的联系也可能松散化,互动频率和强度相对降低。这时候,小组工作这应该及时关注小组成员的变化,对他们予以肯定、支持和鼓励,协助小组成员适应外界的环境,让他们对离开小组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三、小结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应该培养正确的上网习惯,从而充分利用网络打好自己知识基础、扩宽交际面,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在此,小组工作者可以通过组建小组,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科学地帮助上网习惯不良的大学生解决问题,恢复和发展他们正确运用网络的能力,实现助人自助。

猜你喜欢
组员工作者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