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因素对孟浩然和王维山水田园诗风格的影响

2020-01-20 10:39黄梦婷
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孟浩然王维

黄梦婷

摘 要:王维和孟浩然都属于山水田园诗派,两人处于同一个朝代,甚至人生有四十载是同年代,但其诗作风格却各有千秋。文章从二人人生出行阶段的地理变迁出发,以南北方文化差异以及游历目的不同等方面入手,探究不同的地理环境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和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承继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发展出山水田园诗派。二人虽同被列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但是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却有着明显的差别。王孟山水诗的共同风格是冲淡,但同中有异,王维诗中有禅趣和空静之美,而孟浩然诗中有壮逸之气;王维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而孟浩然的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处处有“我”在诗中;王维诗中有画,高雅清秀,而孟浩然的诗淳朴清旷;王维的诗脱俗入雅,孟浩然的诗入俗雅致。宁静之美是他们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结晶,但仔细研读,两者的宁静之美也不尽相同。王诗宁静优美,将山水田园之美与心境之美融为一体;孟诗更贴近生活,繁华落尽见真淳。

王维和孟浩然诗作风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其出身、身份的差异、经历的差异、心态的差异、思想背景的不同、文艺造诣的差异等等。本文主要运用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分析地理因素对王孟山水诗的影响。

孟浩然(689-740年),从《孟浩然年谱》得出,孟浩然一生出行主要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0~31岁:襄阳→岳阳→澧县→襄阳。第二阶段32~37岁:南昌→南康→九江→襄阳→武汉。第三阶段37~40岁:九江→宣城→扬州→镇江→武汉→西安→昌平→洛阳→亳州。第四阶段40~44岁:埇桥→亳州→富阳→杭州→天台→新昌→绍兴→乐清→温州→京山→襄阳。第五阶段45~48岁:西安→襄阳→彭山→襄阳。第六阶段48~51岁:荆州→襄阳。

孟浩然共去过25个地方,按照现在的南北方划分,孟浩然所去多为南方,全国东南西北都有游览,但是主要集中在当时的山南道和江南道,重点集中于襄阳,这与其生活经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维(700-761年),从《王维年谱》可得出,王维一生出行按照其际遇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0~15岁):祁县→永济→西安→洛阳。第二阶段(16~22岁):西安→洛阳→西安→洛阳→郑州→荥阳→滑县→东阿。第三阶段(22~25岁):泰安→东阿→清河→东阿。第四阶段(25~26岁):济南→东阿→荥阳→洛阳→西安。第五阶段(27~37岁):淇县→西安→洛阳→登封→洛阳→西安。第六阶段(37~44岁):武威→西安→襄阳→钟祥→武汉→桂林→南京→九江→西安。第七阶段(44~56岁):蓝田→西安→准格尔旗→神木→西安。第八阶段(56~61岁):洛阳→西安→蓝田→西安。

王维共去过23个地方,按照现在的南北方划分,王维所去多为北方,而北方主要集中在当时的河东道与河南道之间,关内道去的最远处为准格尔旗,南方去过6个城市,最南为桂林。这与王维做官派任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维和孟超然的出行地点有重叠之处,包括西安、洛阳、襄阳、武汉、九江5个地方。其中,王维去过12次西安,赋诗109首,例如《桃源行》《赠房卢氏琯》《送孟六归襄阳》《华岳》《终南别业》等。去过7次洛阳,赋诗7首,例如《洛阳女儿行》《送方尊师归嵩山》《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等。去过1次襄阳,赋诗2首,包括《汉江临汎》《哭孟浩然》。去过1次武汉,赋诗2首,包括《送宇文太守赴宣城》《送康太守》。去过1次九江,赋诗1首,《登辨(一作新)觉寺》。

孟浩然去过2次西安,赋诗17首,例如《长安早春》《长乐宫》《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留别王侍御维》等。去过1次洛阳,赋诗8首,例如《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宴包二融宅》等。去过7次襄阳,赋诗44首,例如《夜归鹿门山歌》《秋登张明府海亭》《田家元日》《南归阻雪》《岁暮归南山》等。去过2次武汉,赋诗4首,包括《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溯江至武昌》《江上别流人》《早寒江上有怀》。去过2次九江,赋诗3首,包括《晚泊浔阳望庐山》《彭蠡湖中望庐山》《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二人在西安也就是唐代長安都写下了许多名篇,可以看出政治和文化对于两人的吸引。当时的长安是政治文化之都,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各国风情都可在长安领略,其中的文化对孟浩然和王维都有着强烈的影响。而且孟浩然和王维都有着做官出仕的强烈愿望,孟浩然虽只去过两次长安,目的是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这两次对其人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孟浩然出生于湖北襄阳,而王维祖籍则在山西运城。孟浩然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200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孟浩然生在南方杏花春雨的楚文化区,中年“自吴赴越”畅游永嘉一带,此处正是江南水乡人杰地灵之处。钱塘江、渔浦潭、桐庐江、建德江等秀水壮澜之滨,孟公每驾舟船而游,且朝发暮归,因此孟浩然的山水诗作的时间叙事结构完整,多出现舟、帆、江、树、荷花、猿等意象,流淌着润而不湿的水雾气。王维因为在西安生活时间较长,其政治生涯较孟浩然也比较顺畅,两次归隐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出仕。因此王维诗作的艺术性更强,与孟浩然的漫游不同,王维主要活动于北方,或者说集中于陕西和山东。王维后期多写山水诗,在他的诗作里,更多是对乡村景物、农家生活的表现。王维生活在北方骏马秋风、山林竦峙的三晋文化区,他的游迹多以山行为主,他的诗中常出现日月、白云、青峰、槐树、松树、泉流、坚石、花木、鸟禽等各种自然意象,故其诗中事物带有青葱的山岚味。

二人从小一南一北的生活环境,对两人作品风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加之孟浩然一生出行次数更多,对东西南北的风光都有所经历,因此其诗内景象更为广阔。而王维相较孟浩然去的地方较少,且两次隐居,但其人生经历则更为复杂,因此更专注诗意的阐发,其诗也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名。王维在艺术上的天分较高,由于他“精通音律”“擅长书画”“信仰佛教”,他的诗,诗情与画意统一,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融入景物之中,有些诗在幽邃宁静的艺术境界中加入禅理。而孟浩然的一生经历较简单,其诗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色自娱中融入了羁旅乡思之苦。

王维的诗更多表现一种“无我之境”,以静态体现一种静谧之感,而孟浩然因为更多地将自己看作一名旅人,因此其诗表现一种“有我之境”,多为抒发自己的愤懑和求而不得的感情和情感较为外露。

王维一生有近40年是生活在长安,因此长安文化对于王维的影响深远,皇家文化、百姓生活、士人心里的出仕与隐逸都能够在其诗作中体现出来,而孟浩然一生将近40年都是生活在襄阳,因此荆襄文化对于孟浩然的影响也是深入骨血的。从庄子、屈原、诸葛亮等人可看出荆楚的归隐文化,因此孟浩然诗作的隐逸、清淡也表现出荆楚文化的特色。

总而言之,王孟诗歌创作的地理环境不同,王维以北方为主,集中在长安、辋川、济州和边塞地区。孟浩然以南方为主,集中在襄阳和江南一带。长安文化与荆襄文化分别对王维、孟浩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又因为个人思想、经历不同,他们诗歌创作也存在着差别。

参考文献:

[1]刘文刚.孟浩然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张清华.王维年谱[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3]曾玉玲.半生辗转归田园心静气闲乐山水: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6(4):83-84.

[4]杨卫丽.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异同论[D].山东大学,2012.

[5]荣欣.论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J].北方文学(中),2015(9):74-75.

[6]梁洁.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不同风格之成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1-95.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孟浩然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春晓
山居秋暝
没工作的人
春晓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