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瞄准中国汽车社会结构性痛点

2020-01-21 09:40南辰
汽车与安全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交管保有量私家车

南辰

中国汽车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在高速增长中不断成长、转型,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新的结构性痛点不断出现,核心驱动因素是车和人这两大因子的结构性变化。在每个重要转型阶段,都有不同的痛点、难点和槽点。

例如,我国汽车社会第一次重大转型历经二十多年时间,起点可以追溯到1994年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到的“逐步改变以行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为主的公款购买、使用小汽车的消费结构”,转型的主要推动力是态度鲜明的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产业政策、持续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以及蓬勃发展的国内汽车工业。

200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55.3%,占比超过“半壁江山”;2019年,私家车(私人小微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2.07亿辆,占汽车总保有量79.6%,意味着汽车市场的主体从公车绝对转为私家车。与这一重大转型相适应,交管改革的重点就是如何让老百姓不再为车驾管手续跑冤枉路、花冤枉钱、费宝贵时间,让“放管服”精准服务于中国汽车社会的结构性调整。

再如,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也带来中国汽车社会的老龄化管理难题。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全国汽车驾驶人数量为4.1亿人,从驾驶人的年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26至50岁年龄段之间,超过60岁的有1467万人,仅占3.26%。与这组驾驶人数据对比的一组数据是,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由此可见,未来老年人占比快速上升将给中国汽车社会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老年驾驶人数量势必持续攀升,会增加道路安全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如果不与时俱进,放松对老年人学车的限制,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出行能力将受到限制,制约汽车社会活力。这也正是此次公安部交管局宣布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70岁限制后,网民纷纷点赞的原因,充分证明针对汽车社会痛点、符合汽车社会发展趋势的“放管服”改革,一定会受到百姓的拥护。

在本次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中,受到各方好评的还有试行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省通办、扩大私家车免上线检测范围、优化相关车辆检验周期、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等。分析这些举措,都是精准击中中国汽车社會转型的痛点、难点、槽点。以扩大私家车免上线检测范围来说,极大利好7座MPV、SUV车型。在中国社会放开二孩生育后,中国的家庭结构非常适合7座车,让这部分车辆享受年检红利,可以激活市场潜力,为稳定汽车消费做贡献。再有,此次优化检验周期,使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相关车辆,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有利于老旧车辆在二手车市场流通,发挥出的撬动作用不容小觑。而上述“放管服”实招给中国汽车社会节约的总时间红利更是一笔惊人的社会财富。

中国汽车会一路高速驶来,早已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未来,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管理的红利,中国汽车社会人和车两大变化因子的规律和趋势将被勾勒得更加清晰。这意味着,交管“放管服”改革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发挥出更大惠民红利,助推中国汽车社会运行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交管保有量私家车
编者按
公安交管推行一站办结等6项新措施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万辆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
北京20多项交管业务可电子支付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我们在变,私家车也在变
英军撤离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