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横道规范设置方法研究

2020-01-21 09:40李娅龚翔王运霞
汽车与安全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行横道

李娅 龚翔 王运霞

摘 要:为进一步保障行人过街安全,从分析现阶段人行横道设置存在的位置不合理、宽马路缺少行人驻足空间、安全岛面积过小、行人与右转机动车冲突严重等问题,结合交通设施设置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并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综合交通工程设计经验,研究人行横道与停止线距离,人行横道在公交车站、路内停车路段的合理设置方式,行人过街安全岛设置等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了进一步提升人行横道夜间视认性的智能交通管理设施及其使用效果。

关键词:交通管理工程;交通设计;人行横道;行人过街安全岛

Research on standard setting method of pedestrian crossing

LI Ya1,GONG Xiang2,WANG Yunxia1

(1.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Wuxi214151, China;2. Wuxi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Wuxi214000,China)

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 setting method of pedestrian crossing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order to further ensure the safety of pedestrian cross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tting of pedestrian crosswalk at the present, such as unreasonable location, lack of pedestrian standing space on wide roads, too small area of safety island, frequent conflicts between pedestrians and right turning motor vehicles, etc.,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ovisions of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related to the setting of traffic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stance between crosswalk and stop line, the reasonable setting mode of crosswalk at bus stops and on street parking sections, and the setting of pedestrian crossing safety island. Finally, it introduces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night visibility of crosswalks and their application effects.

Keywords: Traff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traffic design;pedestrian crossing;pedestrian crossing safety island

步行交通是最基本的出行方式,不同的交通参与者,不管选择何种出行方式都需要以步行作为出行的开始、过渡及结束,因此,即使是机动化出行方式占主导的今天,步行交通仍然是居民出行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在城市道路設置步行设施尤其是行人过街设施时,必须要重视行人通行权,尽可能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便捷和高效。

对于人行横道的规范设置方法,部分学者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刘芳[1]针对路段人行横道位置、形式的确定方法以及公交停靠站与人行横道的设计等问题开展分析,探索行人过街与机动车交通的最佳组合;曾滢[2]等建立了公交专用道条件下路段停靠站与人行横道协调设计模,提出公交站周边人行横道的设置方法;杜先汗[3]、韦佼[4]等对过街设施进行分类,并提出了行人过街配套设施的设置方法;余昕宇[5]等结合驾驶人停车视距和决策视距位置的视觉需求对城市过街路段进行安全改善设计。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人行横道设置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对人行横道的规范设置方法开展研究。

1人行横道设置存在的问题

道路上的人行横道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和生命线,对于引导行人和车辆的有效通行,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行人安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除规范设置人行横道外,还需要考虑控制道路通行车速,为驾驶人和行人提供良好的安全视距,便于驾驶人和行人双方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交通危险,从而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但是,经调研发现我国的人行横道设置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人行横道设置位置不合理

一方面是人行横道与停止线、路侧停车位设置间距过近,尤其是非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和设置有路内停车的路段,其与停止线的间距一般为1m,驾驶人容易被相邻车道的车辆挡住视线形成视觉盲区,发现行人后由于刹车制动距离不足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人行横道设置在公交站台的下游位置,当公交车辆停靠上下客时,驾驶人视线被其遮挡难以及时发现路侧过街行人,容易发生“鬼探头”现象。

1.2宽马路缺少行人安全驻足空间

部分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为满足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交通需求将道路越修越宽,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道路比比皆是,这些道路路段人行横道未设置行人过街等候空间或人行横道信号灯,由于道路过宽车辆通行速度较快,行人难以一次通过道路,极不利于行人的通行安全。

1.3安全岛面积过小

部分道路为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在道路中央设置了行人过街安全岛,但没有给等候行人预留足够安全的驻足空间,可能是安全岛面积过窄,也可能是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既不利于驾驶人观察行人,还将行人置身于危险之中,无法实现安全岛的保护作用。

1.4行人与右转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

部分城市交叉口的路缘石设置半径较大,在一些大面积交叉口还设置有右转渠化岛,较大的右转弯半径一方面为机动车提供了良好的通行条件,导致右转车辆车速过快;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行人过街距离,导致右转车辆与行人的交通冲突区域变大,并且较长的行人过街距离使行人难以在一个信号周期内通过路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人过街危险性。

2人行横道规范设置方法

为合理规范设置人行横道,相关的标准规范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6)、《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三部分交通标线》(GB 5768.3-2009)和《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中均对人行横道的设置条件、设置间距、标线样式、设置类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将针对上述人行横道设置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从保障驾驶人安全视距、行人安全通过道路两个方面分别研究人行横道的规范设置方法。

2.1 保障驾驶人安全视距

2.1.1 人行横道与停止线合理距离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三部分 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中规定,停止线应距人行横道线1m~3m[6]。但该条文的规定较为宽泛,没有说明不同设置距离的选取条件,因此,实际设置人行横道时均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且大多设置距离为1m。对于路段人行横道,当机动车停车礼让行人通过时,相邻车道驾驶人的视线被停车遮挡,无法及时发现路侧过街行人,此时若行驶通过人行横道线极易与行人冲突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因此,人行道与停止线的距离应当综合考虑道路断面形式和人行横道的交通控制方式,细化标准规范中关于停止线与人行横道的距离规定。

对于采用信号控制的路段人行横道或交叉口,机动车根据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因此人行横道与停止线的距离可以适当近一些,即可设置为1m;对于非信号控制的路段人行横道尤其是双向四车道及以上的道路,应取最大值即3m,尽可能的保障驾驶人的安全视距,具体建议值如表1所示。

2.1.2公交站前后人行横道设置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中要求,主干路、次干路的公交站台前后30m范围内不宜设置人行横道[7]。但从实际交通需求来看公交停靠站附近一般是人流的集散点,部分人流需要异向换乘或过街,公交站点附近设置人行横道不仅保障了行人过街的安全,同时也缩减了乘公交出行居民的换乘距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交吸引力。并且,公交车一般老年乘客居多,若人行横道设置过远,势必会有较多行人不愿绕行而選择违法穿越道路,更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不干扰路段车流量,在两公交停靠站之间设置行人过街横道是完全必要的。

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建议将人行横道设置在公交车辆的上游,如图5所示,即可满足行人过街需求,还可保障驾驶人及行人的安全视距,使行人安全穿越道路换乘。

2.1.3路内停车位路段人行横道设置

行人过街需求较为集中的路内停车路段,路侧停靠的机动车往往会遮挡道路行驶的机动车驾驶人视线,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过街行人观察道路交通环境。随着车辆及行人的行进,待彼此发现到对方时,往往危险已经不可避免。为防止发生“鬼探头”的现象,充分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当路段设置有路内停车位时,人行横道靠近停车位一端应当设置行人驻足区,驻足区应当与人行道处在同一平面并在道路边缘设置阻车桩,如图6所示,即缩短了行人一次通过路口的距离,又保障了驾驶人和行人的安全视距。

如果道路不具备设置行人驻足区的条件,人行横道与停车位的安全距离应依据安全视距进行计算,保证在规定的停车视距三角形中无遮挡视线的停放车辆,使车辆驾驶人可以及时发现路侧行人并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因此,假定机动车驾驶人行驶至人行横道前将车辆减速至20km/h,根据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规定,当车速为20km/h时安全停车视距为20m。经推算,路内停车位应当与人行横道保持不小于10m的间距,才可保证驾驶人能够及时发现路侧过街行人。

2.2 保障行人安全通过道路

保障行人安全通过道路路段,一般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二是人行横道采用信號灯控制。本文主要介绍行人过街安全岛的设置方法。

2.2.1 行人过街安全岛设置条件

一般情况下,行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2m/s,在道路路幅较宽的路口或路段,行人难以一次性通过道路,为保证行人在等候机动车放行时有足够的候车空间,可通过设置安全岛的方式来保障行人安全过街。现行标准规范对行人过街安全岛的设置条件规定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现行的多部标准规范分别从道路面宽度、人行横道线长度、机动车道数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行人过街安全岛设置条件,导致交通设计人员在实施过程中难以确定设置依据。结合交通工程设计经验,考虑到交叉口进口道展宽情况和横断面形式的不同,路段道路宽度不足以作为判定行人一次过街的距离,因此,建议将人行横道长度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综上考虑,其设置条件建议修改为:

(1)当人行横道长度超过16m时(不包括非机动车道),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

(2)人行横道长度虽小于16m但需加强过街安全性时,可在人行横道内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

2.2.2设置方式

(1)宽度要求

行人过街安全岛的面积应当结合行人过街流量综合判定,如果安全岛的空间不满足行人的等候需求,会使行人不得不冒险进入机动车道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一般情况下,行人过街安全岛的实体宽度为1.5m~2.0m,长度略大于人行横道宽度。在有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同时横过道路的情况下,安全岛的宽度宜增大至2.0~3.0m。如果行人过街流量较大,安全岛的面积还应结合等候行人数量进一步增大。

(2)安全岛类型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可利用中央隔离带、机非分隔带或压缩机动车进出口道宽度的方式设置过街安全岛,如图8所示。根据过街行人流量、两侧人行道位置及道路条件等因素,过街安全岛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垂直式、倾斜式和栏杆诱导式,如表3所示。

(3)安全岛的配套安全设施

在人行横道中间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时,应在安全岛靠交叉口中心一侧岛头设置防撞保护岛,保护岛的面向来车方向应设置可反光或主动发光装置,保障车辆在夜间可以及时发现;并且物理保护岛的设置不应影响左转车辆的正常行驶轨迹。

过街安全岛边缘还可设置阻车桩,防止机动车侵入人行横道掉头,同时降低利用人行横道过街的非机动车车速,防止非机动车行驶速度过快干扰行人正常通行。

3其他提升人行横道视认性的设施

为提高夜间人行横道的视认性,部分城市通过在人行横道设置“地砖灯”的方式来警示过往机动车注意减速让行。地砖灯灯色显示方式主要有两种:

颜色与交通信号灯的通行信号一致

一般设置在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当行人绿灯相位可以通过人行横道时,面向行人显示的地砖灯灯色为绿色,面向机动车的为红色;当行人红灯相位时,地砖显示颜色相反,如图10(a)所示。但这种显示方式存在干扰驾驶人对交通信号灯的视认效果的安全隐患。

显示白灯

信号控制或非信号灯控的人行横道均可设置。对于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当允许行人通过时,地砖灯启亮并连续闪烁,提醒行人应快速通过道路;当禁止行人通行时地砖灯熄灭;对于无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可配套设置红外触发器,当检测到行人通过时,地砖灯启亮并连续闪烁,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前方有行人通过应减速慢行,待行人通过路段后地砖灯自动熄灭。更推荐采用这种显示方式,但地砖灯光不宜过亮,如图10(b)所示。

设置“地砖灯”大大提高了夜间斑马线的可视性,可有效提醒过往车辆注意人行横道灯信号变化,还可提醒老人、小孩及“低头族”注意交通信号灯,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4结语

设置人行横道,主要目的是为解决路权冲突。道路交通规则允许行人利用人行横道穿越车行道路。所以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在人行横道上行走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一旦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疏忽或判断错误,人行横道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地方。因此,在设置人行横道时,不仅需要关注对驾驶人注意力的掌控,令驾驶人及时发现路侧过街行人,还要让行人在使用人行横道时能够尽量谨慎、快速的通过。本文分析了我国人行横道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标准规范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人行横道及配套设置的规范设置方法,并且介绍部分可提升夜间人行横道视认性的智能交通设施,以期提升行人过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芳,邓卫,任锐.路段人行横道交通设计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1):77-83.

[2]曾滢,杨晓光,白玉,马莹莹.公交专用道路段停靠站与人行横道协调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147-1481.

[3]杜先汗,周强,周军.基于完整街道的慢行交通设施优化措施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20(1):37-39.

[4]韦佼,张东旭,赵龙.行人过街设施设置方法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4(3):9-11.

[5]余昕宇,杜志刚,倪玉丹.基于视距视区优化的夜间过街安全改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20,5(2):358-362.

[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三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人行横道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到底怎么“让”
人行横道智能劝导系统
设置人行横道需要考虑哪些条件
英国研发出智能人行横道 是斑马线也是红绿灯
北京:【司机不礼让斑马线罚200元扣3分】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3D斑马线
世界各地创意人行横道
在丰富的情境中领会平行的内涵
人行横道线的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