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中国制造的澎湃力量

2020-01-25 16:10
职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技能技工职业技能

443万名各类人才,为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批批制造企业,如华为、中兴、格力、美的、TCL、比亚迪、大疆……正从广东走向世界。

技能成才,后浪翻涌。当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职业技能大赛便成为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当前,世界技能大赛作为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引领和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2010年10月7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

10年往事如歌,10年往事如昨。10年间,我国参加5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项目、参赛规模、参赛成绩屡创新高,累计获得36枚金牌、29枚银牌、20枚铜牌和58个优胜奖。

10年间,我国实现了从奖牌零的突破,到金牌零的突破,再到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的“史诗级”大跨越。

中国技能梦之队惊艳世界技能赛场,其中广东省选手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累计获得15金、10银、12铜和22个优胜奖,金牌数和奖牌数分别占全国的42%和41%,均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去年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选手获得8枚金牌,占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一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广东省选手获奖项目大多数属于国家重点行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与广东省的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广东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充分证明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工匠的精湛技艺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前沿技术水平,也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制造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强大实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广东参赛成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决非偶然。

金牌的背后,是广东技工教育十年磨一剑的责任担当,是广东技能人才事业改革创新的最佳诠释,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黨政全力推动

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地位谋划推进

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供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办好技工院校。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直把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工作作为重大任务进行科学规划并深入推动实施。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放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高规格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大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等政策,高站位谋划技能人才发展布局。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并深入到技工院校和技能大赛现场实地调研指导。这些都为广东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推动技能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注入了强大动力。

产业筑基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世界技能大赛根据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制定比赛标准,与现代产业发展紧密关联。纵观第45届世赛金牌榜,排名前五的代表队(选手),无一不是来自现代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较为发达或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

当前,广东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世界技能大赛设置的六大类56个比赛项目,在广东均有发展成熟的相关产业。

近年来,伴随着广东加快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越来越多企业开展智能化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选手参加数控车、数控铣、综合机械与自动化、塑料模具工程、制造团队挑战赛5个项目的比赛,取得4金1铜的辉煌战绩(其中数控铣项目取得三连冠),这些项目与广东的高端制造业高度契合。

产业环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催生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需求,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高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00后”学生胡耿军之所以能打破韩国队在移动机器人项目多年的垄断摘得金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广东这些年持续强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早在2018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就占到全国22%,是广东七个千亿元产值的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广东不仅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屡折桂冠,而且这些年来,一大批来自广东的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技能大赛,并开始在世赛的舞台上展现广东企业的风采。这些都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蓬勃兴起的强烈信号,也是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在产业升级上走在前列的又一例证。

雄厚的产业基础对广东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广东选手在世赛夺取佳绩奠定了产业基础。

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发挥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的优势,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技工教育的根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制度来抓,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创了被誉为“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双制办学,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评审认定883家企业为省级第一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85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700多家大型企业与技工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世赛10年,反复证明了在世赛上获得奖牌特别是金牌的技工院校,都是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的院校。

育人为本

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以建设一流院校、打造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为目标,优化全省技工教育战略布局,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不断地推动技工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目前,全省有技工院校146所,在校生55.8万人(约占全国1/6);有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55所,占院校总数的38%;大力建设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20所技工院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办学,广东省技工教育9项发展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广东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夺取的15枚金牌中,有13枚来自技工院校,技工院校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主力军,广东省技工院校的办学实力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毕业生越来越受企业的青睐。

今年,广东省技工院校招生21万人,实现“五年连增”;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相当部分毕业生月薪超过10 000元,特别是世赛获奖选手被企业开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年薪“挖人”,从普普通通的“95”后青少年成长为真正的“大国工匠”,充分诠释了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全鏈条发力

深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

近年来,广东飞奔在建设技能强省、助力技能强国的大道上,深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全链条发力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广东技工”队伍。

全省共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4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5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9家,其中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42个,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全省累计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206.8万人次。

目前,广东省技能人才总量、高技能人才规模均居全国前列,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能人才基础。

技能练兵

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近年来,广东省把技能大赛作为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构建了以世赛为龙头、国赛为主体、省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每年举办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等150多个项目,直接带动全省约180万人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夯实基础,为高技能人才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今年以来,广东省组织开展了第一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包含142个竞赛项目,吸引了55个行业企业,超过5 500名选手参赛,是涵盖行业门类最多、覆盖面最广、社会参与度最高的职业技能“省运会”。

同时,广东省积极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共86个竞赛项目,将有2 500多名选手参赛,竞赛场馆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竞赛项目最多、竞赛规模最大、竞赛规格最高的一次全国性职业技能赛事。

此外,广东省还全力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遴选推荐29家院校作为63个项目的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开展第46届世赛倒计时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注世赛、了解世赛、参与世赛的良好氛围。

宣传引导

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大国工匠”,打造大批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广大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主要传承者、实践者、创新者。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弘扬行动,突出挖掘内涵,着力将“广东技工”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品牌。

大力培育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列为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的通用职业素质必修课;将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的教育课程融入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教学环节,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全面强化品牌宣传,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和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讲述“广东技工”故事。连续9年打造广东卫视“技行天下”品牌节目,组织开展世界技能大赛系列主题宣传,开展“广东技工”工程采风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观念正在快速转变,越来越多的城乡青年选择就读技工院校,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广东省不断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推动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技工工资年增幅达8.23%,与管理人员基本持平;推进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531名高技能人才取得工程技术职称;对取得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院校、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公务员录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在政策上视同大专学历人员,极大地提升了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展望前路,广东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目标,以全面实施“广东技工”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打造一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官网)

猜你喜欢
高技能技工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从技工到英雄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