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

2020-01-25 16:10郭少云
职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生思政教育

郭少云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增强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本文结合高职学生对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提出建设性措施:建设传统文化课程、融合传统文化创设校园文化、建立文化与教育一体化平台、运用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活动。

关键词:高职学生    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

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需要合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结合,强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高职学生对思政教育所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问题

(一)缺乏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

高职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且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浮浅。他们更喜欢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对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缺乏有效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在思政课学习中,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瑰宝、经典书籍缺乏学习积极性,甚至很少在思政课学习期间收集更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相关的东西,难以促进其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缺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通过与思政课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良好职业责任感和精神的培育。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学生在认知方面缺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未能有效结合其中所蕴含的职业感和精神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笔者从对高职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或者思政课教学期间,更加热衷于互联网中的“讲洋话、过洋节、办洋事”,不容易与思政课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产生共鸣,甚至有些学生几乎完全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习惯、民俗、语言等知识内容。这一现实情况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精神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这种一味地崇洋媚外的现象,也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措施

(一)建设传统文化课程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能力,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思政课教育。而且,在思政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精品优质课程,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在两者融合发展期间,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是要实现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实现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解析”“国学精粹”“社交礼仪”等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入,还能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知识内容,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在教学期间,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学分构成的方式,加强思政课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之间在学分方面的有效分配,进而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与思政课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弘扬、吸取、发展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设一批精品视频课程、微课的方式,用视频向学生讲解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思政知识和内容,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提高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效果。

(二)融合传统文化创设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思政课教育可以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所以,高职院校要积极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从而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来,达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能力的目标。首先,高职院校应结合思政教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道德讲堂、典型示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期间,高职院校还要结合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合理组织清明网上祭扫、中秋赏月赛事等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其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在宣传栏、标识、雕塑等校园设施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不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进而达到熏陶学生精神、培养学生情操的效果,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通过榜样激励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人物、榜样精神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分享给学生。比如,教师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修养、实践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选取《古文观止》《论语》等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经典著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榜样激励教学和案例教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内在品行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目标。

(三)建立文化与教育一体化平台

为了培养学生多元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在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建立文化与教育一体化的平台,这种平台是以新媒体平台作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网上的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在建设平台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和体系的构建。同时,在建设期间也可以借鉴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资源,并且采用定期推送的方式,在文化与教育一体化平台中,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日常推送。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专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而有效构建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生态园”。这种方式能够让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可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视野。

(四)运用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活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需要运用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对于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优势。例如,高职院校在思政教学期间,可以结合相关传统节日为学生开展种类多样的主题活动,比如清明节网上祭扫、元宵节舞龙舞狮等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弘扬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教育内容时,高职院校可以举办基于学生道德和文化素养培养的“经典传唱”“诗词朗诵大会”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践行良好的品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对待生活和学习,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意识和法律观念的重要性。

三、结语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工作的不断创新,给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期间,其主要目的是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之间的结合至关重要。在推进和实施期间,高职院校要建设传统文化课程,融合传统文化创设校园文化,建立文化与教育一体化平台,运用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活动,提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定位和路径选择[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8(5).

[2]范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6).

[3]窦爱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4).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生思政教育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