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2020-01-25 16:10黄学斌
职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

黄学斌

摘 要:本文结合我国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和特点,阐述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大数据平台,打造“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    一体化    教学模式    技工院校

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第一线的劳动者,满足受教育者学习技能、形成职业能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同时技工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追求人性完善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教育,重视从个性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个体,使其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这就需要激发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潜能。

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本文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融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旨在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价值参差不齐等困难,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技工院校教学的Data Base共享系统,打造“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让技工院校学生、教师及教学相关企业高效地完成教学和学习目标。

一、大数据时代下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职业发展,大数据对理念、技术及技巧提供了科学有序的帮助。

(一)教学组织上

大数据系统从一定程度可以应用于测评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或学生的体验感等;从技术手段来看,该系统和其他行业情况类似,难点是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教学数据归类,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源,并运用到统一系统平台上;从实际运用来看,学校设备和教师技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工具和升级系统。在实现教学组织数据的收集和筛选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隐私,如让教师、学生提前学习我国的《密码法》。

(二)教学手段上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增加实践时间和丰富实践形式,模拟真实的企业场景并模拟真实的企业案例。全部操作过程都借助真实的企业工作页,并让学生通过“Data Base”随调随用。

(三)教学方法上

通过大数据运用,要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企业之间管理模式的差异,让学生在实际的变化与所学相结合的现场进行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培养综合能力,关注学生成长的差异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同时实现信息合理共享化,让科目老师或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了如指掌(见图1)。

(四)教学评价上

教师除了利用教务OA系统,也可以利用“Data Base”资源配备了学习系统,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知识的迁移。并且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系统中每个模块的在线学习时间以及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测评成绩的分析和授课着重点数据收集,实现评价的时间全程化、方式合理化、主体多元化、方式信息化。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将依托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平台让师生在教和学过程中取长补短。学生通过“Data Base”选择自己合理的时间,以及感兴趣的职业知识进行学习或模,目的是实现课堂深度的延伸和有效知识的迁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二、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的运用

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块相辅相成,连接着企业“招、用、育、留”的问题。大数据运用是基础,通过不断挖掘数据来源,提升信息采集、分析能力来建设数据库,构建适用的“Data Base”。

(一)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进行“概念层”导入

面对快速发展的环境,技工院校应该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工作洞察力,制定与企业战略一致的人力资源战略应该建立在大数据的运用之上。要让学生对大数据的使用有一个“概念层”的输入,全面制定规划工作。

(二)“多渠道”企业招聘

招聘的核心是职位与应聘者之间匹配问题,即让企业用最少钱、最便捷地聘到合适的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信息渠道多、沟通方式多、更加透明化的特点,高效挖掘候选人的信息 (如网络面试和远程测验与数据库匹配评分等)。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关注信息渠道的获取,培养学生社交网络的运用能力,利用大数据选择最优的招聘方式。

(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好的在线培训系统涵盖培训流程、在线管理、练习测试、资源共享等功能模块,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增强培训效果。企业员工不仅要提升自己挖掘处理数据的能力,也要增强对未来业务的洞察力和执行力。就培训本身而言,大数据还可以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的特点,所以学校应该和企业合作,紧随市场变化,将高新科技与传统教育形式有机结合,弥补培训时间不足、环境单一、手段不足的问题。

(四)“合理化”绩效考核标准

企业绩效考核根据员工岗位的不同,考核的着重点也有所不同。企业应挖掘潜在信息,如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深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寻求数据价值;另一方面要分析外部环境,快速调整企业战略,把握商业机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的绩效差异,及时利用“Data Base”寻求学习帮助。

(五)合理构建薪酬体系

企业在构建薪酬体系时也要借用客观历史数据,并结合企业盈利和员工的绩效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另外学校应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以及在动态环境下的薪酬构建的专业技能,同时要让学生主动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Data Base”课前、课中、课后的数据收集、分析、运用。

(六)推动有效员工关系模型构建

企业员工将个人信息转化为数据形式,并进行储存、分析和利用,可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和准确。员工关系的建立、变动、解除还能得到快速处理,人事专员提高办事效率,腾出更多时间来为领导的“概念性”决策提供支持。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数据分类、分析能力。

三、总结

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技工院校的学生,他们很关心自己今后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偏重于学生与企业的关系和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袁文华.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金融博览,2015(3).

[2]熊怡.“大数据”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4(1).

[3]呼延罕.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企业导报,2014(6).

[4]孙连才.数据化管理趋势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4).

[5]袁慧.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J] .经济视野,2013(8).

(作者单位:广东花城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