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视角探析高职形体训练教学

2020-01-25 16:10李晓帆
职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核心素养高职

李晓帆

摘 要:本文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提出以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形体课程训练教学理念,并提出结合信息化、创设情境等手段打造多元化的形体训练教学方式。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形体训练    高职

高职形体训练课程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健美、舞蹈等方式改善身体状态,表达美的思想,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是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核心素养不仅应强调培养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家国情怀,更应注重对学生自我创新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研究对象现状分析

(一)由外因产生的自卑心理作祟

高职学生大多成绩相对欠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考不上普通高等院校才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加上原生家庭的一些原因,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较重,心理承受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另外,有些学生因身材外貌问题等原因,害怕同学嘲笑讽刺,由此产生自卑和焦虑等心理。

(二)由内因产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高职阶段,学生的体格已经基本定型,对美的追求和热爱也处于疯狂状态,但是在进入高职院校前,他们中的多数没有接受过形体素质教育,对形体训练基本知识的认知十分有限。但是为了能顺利结业,大部分高职学生只能硬着头皮来上形体课,所以对课堂练习中的一些素质练习以一种蒙混过关的态度来对待,缺乏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不愿意吃苦受累。

二、创新教学理念

(一)融入德育教育树人

“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需要将高职课程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征的接班人。一方面,形体课程教学应该遵循道德规律,结合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良好品德,促进他们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同时发展,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与德育树人的目的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形体训练通过意、情、知、行的教育过程,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格美、形体美和心灵美的综合个体,其中也蕴含了道德观念的内容,这与德育教育所崇尚的“真、善、美”的内涵是一致的。

(二)滲透美育教育育人

以形体训练课程为代表的体艺类课程,通过传授具有人文底蕴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彰显美育教育的价值;通过传授肢体动作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终身锻炼,体现美育教育的目标;通过对身体姿态的美感塑造,改变学生不良姿态,塑身美体,培养学生良好气质,展现美育教育的过程;通过了解不同舞蹈与音乐的风格韵律,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形成深层次的感知,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实现美育教育的目的。形体教学综合体现了身体美、姿态美和艺术美,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形体训练成为高职美育育人的重要形式和重要课程之一。

(三)融合心理教育育心

教书与育人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形体课程以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宗旨,除了帮助学生塑造外在的优雅姿态,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心灵美,这是形体课育心功能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是高职学生形体训练教学的关键之处。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更多关注,这一点也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掌握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达到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的目的,使每位学生发挥最优潜质,这也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三、创新教学手段

(一)课前创设课堂情景

形体课训练课程包含了体育的身体素质教育和艺术的思想情感教育,在动起来、跳起来的基础上,产生对美的体验和感受。要改变高职形体训练课堂重实操、轻审美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形体美。教师应创设情境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产生角色认同,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教师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微课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教学鉴赏与课前预习,从不同角度呈现多元化形体训练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感知能力。教师可从导入互动小游戏等方式开始,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课堂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中引导创新发展

第一,在形体训练理论教学环节,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呈现多彩的视听效果,通过综合感官体验,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形体美,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第二,在实操教学环节,教师可借助动画效果或者3D立体效应,将形体训练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动态模拟演示,并将动作进行慢放、重复展示,以强化学生对重、难点技术动作各个环节与细节的记忆、理解、把握。第三,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多次尝试的机会和多种形式的舞台,激励、引导学生勇于展现自我,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体验成功的喜悦。第四,教师可采用大班教学、师生合作、小组活动、生生合作等形式,进行穿插教学。大班授课教会学生形体训练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小组指导由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法,让组员们在组长带领下进行情景体验、成员讨论、合作实践,使学生掌握形体训练实践技能。

(三)课后鼓励自我完善

一方面,教师的言传身教虽可展示形体训练的动作,却无法完全表现出教师的性格特点和美的内涵,以往僵化老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有效发挥。要改变传统的动作机械模仿与单调重复训练的方式,将自主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教师在课后只起到引导、提示和鼓励作用,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智慧与创意不可小觑。为完成课后视频作业,笔者所教的学生,包括一些内向性格的同学也与小组成员一起精彩演绎着自己的创编,用动作来反映自己心中所想表达的美。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形体训练课后效果的反馈平台,用多媒体录制课堂实况,教师对学生需要诊改的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和记录,并通过课程平台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生;学生观察自己的神态与肢体动作,结合教师点评和小组互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我。这将有效促进学生对于错误动作的纠正,加深对正确有效动作的记忆。

课堂练习结合课外创新,课内展示结合课外体验,既培养了学生形体知识和技能应用与实践的能力,也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锻炼机会与发展空间,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进行形体训练的意识与习惯。

四、结论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被提上日程,得到普遍重视,各高职院校开设了多样化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形体训练作为高职院校职业能力拓展的必修课,始终秉持着以“德育+美育育人”为导向,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翻转课堂”创新形体训练的教学为理念,打造“育人”+“育心”双重效果。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更要注重“传道”。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除了要不断加强课程的改革创新,还应该通过教学过程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层次人格修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英群,谢永广.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0).

[2]蒋晓奇.基于提升综合素养角度分析大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艺术品鉴,2019(12).

[3]陈娟.基于高职女生职业素养的形体课程教学改革之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作者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核心素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浅析女大学生形体训练与气质培养的关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