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2020-01-25 16:10高素伟
职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英语教学高职

高素伟

摘 要:本文基于高考改革和招生变革双重变奏,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并从转变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主体、重构教学内容三方面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高考改革    招生改革

课  题:本文是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2016ZDX287)研究成果。

2017年是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国家相继实施了多项改革举措,高考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即英语考试社会化、高校招生考试分类化、评价趋向综合化、招生录取多元化。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基于全新的教育环境,充分认识到高考招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深入解剖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时根据问题寻求高职英语出路,实现高职英语教学新突破。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一)生源质量总体水平较差

2014年,高职院校招生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生源表现出多样性,学生主要来自高考学生、三校生、单招学生、五年一贯制学生等,这些学生英语水平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水平较低,无论是从英语平均分还是从优秀人数相比,都明显处于劣势。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总体水平现状无形中加大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难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从学生个体分析,高职院校不同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少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高,英语学习兴趣较濃厚,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了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然而,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习惯差。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不仅加大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难度,而且直接对学生专业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学生英语知能结构失衡

受考试指挥棒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存在很大的功利主义色彩。由于英语考试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的力度,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然而,学生的听写能力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就造成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对称。学生英语知能结构的失衡无疑也给高职院校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这需要高职院校基于现状寻求有效举措。

二、高考招生双重变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考改革和高校招生改革新环境下,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学生英语素质和学情实际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一定挑战,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设问题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公共英语课程开设存在思与行的困惑,学校在思想上能够意识到英语课开设的必要性,将公共英语定位在公共基础必修课。然而,高职院校行动乏力,主要表现在公共英语开设课时设定上呈现缩减的趋势,开设的学期数不断减少,从最初的四个学期逐渐缩减到三个学期、两个学期,甚至缩减到一个学期;从周课时分配来看,周课时数也呈现缩减趋势。这种现象考问我们:高职英语课程有没有必要继续开设下去?如何定位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应该将学时留给专业课?

(二)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目标设定问题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首先要解决教学目标问题,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对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出台了相关的文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涉及以下关键词:能力、素养、方法、策略、竞争力。这些核心词汇表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设定应该指向实用,要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未来岗位竞争力。然而,一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时安排严重不足、课时缩水,直接导致英语应试化教学现象的普遍存在,一些教师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应试化教学导致连锁反应,教学内容局限性很大,教学方法简单粗暴,英语教学目标越来越表现出“去实用化”的发展趋势。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容定位问题

教育部于2009年发布《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明确提出将高职英语教学设定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英语,第二个阶段是行业英语。关于两者的关系,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衔接或者渗透的方式得以实现,可以将基础英语教学内容与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有机衔接起来,也可以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行业英语。可见,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设定的现状却是一些院校受教学课时影响只开设基础英语或者行业英语,两者没有同时开设,并且两者之间相对独立,缺乏有机的关联,这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学正视这一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限中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心问题

随着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开始从“方法时代”向“后方法时代”转变。在前一阶段,英语教学主体是教师,围绕教师这一主体,教学主要关注教师教法指导。进入“后方法时代”,英语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注的焦点从教法转向学法指导,需要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建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然而,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英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此外,再加上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比例不合理,导致教师疲于应对,难以根据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英语教学。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没有被撼动,高职院校亟待重新审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三、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的新出路

在高考改革和招生变革双重变奏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高职英语教师能够正视存在的典型问题,深化英语教学实践探索,从而寻找新的出路。

(一)转变课程理念,立足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高考与招生双重变奏下,高职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为基本目标,扭转应试化倾向,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具体来说,要在英语教学中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任务。

1.培养语言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要盲目地追求全面性和教学的深度,要对接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突出实用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要有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岗位竞争力提升。此外,要突出“够用”,改变大而全的现象。鉴于“实用”“够用”的语言能力发展目标,需要高职英语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职场环境的英语交际能力需要,构建生动、直观的语言运用环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使语言能力能够帮助提高学生岗位核心竞争力。

2.思维品质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要从知识教学向思维品质培养转变,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教师要优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利用既有的信息进行推理,最后借助英语进行理性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开放性。在培养思维品质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例如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本内容呈现出来。

3.文化意识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地域性特点,从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不同语域文化进行比较,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滋养,增强学生文化体验感,从而引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

4.学习能力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基于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基本策略,包括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信息化时代的高职英语教学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使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学习资源等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优化英语教学设计。通过核心素养培养,使英语课程焕发新的活力,使课程教学目标更加具有实用性。

(二)突出学生主体,构建互动化教学环境

在高考、招生双重变奏下,高职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精准把握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等,构建互动化教学环境,从而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1.尊重学生认知起点

高考、招生双重变奏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生源的多样性。教师应正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低的现状,从而尊重学生英语认知起点、优化英语教学设计,使英语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教师应紧扣学生专业和岗位英语能力的需求,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

2.对接学生认知兴趣

新时期高职院校要将英语教学与学生认知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点,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化英语教学设计,激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打破教材束缚,与学生生活、岗位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性。

3.优化英语教学环境

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静态化教学环境立体起来,从而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环境支持,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的氛围。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景剧教学,根据学生未来岗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场景中学习英语。此外,教师还要根据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构建网络学习平台,通过构建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打破单一化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三)重构教学内容,坚持就业和岗位导向

高考、招生双重变奏下,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要进行重构,坚持就业和岗位导向,立足于学生未来就业和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诉求,优化英語教学内容,体现高职英语课程的专业属性。

1.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有机融合

高职英语课程属性突出两大核心词汇:一是职教属性,二是课程属性。这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根据这两大属性优化英语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使英语教学内容选择体现出与普通高校的差异性。针对生源特点注重英语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以够用为宜,不宜过高、过深,要将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岗位有机结合,重视行业英语教学,强化进行行业英语渗透和融合的意识。

2.注重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选择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实际。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总体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这就需要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与教学内容的黏合度,同时使学生生活经验成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着力点,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并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意识。

3.发挥教学评价导向性作用

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作用,有利于教师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要将就业导向和岗位导向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检视英语教学内容是否紧扣学生未来的岗位和就业、是否根据岗位和就业需要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高职英语课程是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发展。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要基于高考、招生双重变奏,深入分析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化英语教学实践,从而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潜.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J].校园英语,2019(8).

[2]周静.高职英语教学“滞后”之现状、成因及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2008(7).

[3].赵科研.浅析新世纪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好家长,2018(6).

[4]奉莉.探析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

(作者单位: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英语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