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中的分配哲学

2020-01-25 16:14吕卉贞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前算理趣味

吕卉贞

[摘要]“分桃”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时,其设立的教学目标为探究并学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仍是两(三)位数的多位数的除法。教学中,算法流程和算理渗透必须齐头并进,让学生能做到娴熟地计算,且步骤规范、结果准确。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创设具体问题情境,着力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课前;分析;除法计算;情境;趣味;算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32-0038-02

“分桃”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依据竖式的格式来参悟算理,并严格遵从其书写的规范格式来列式计算。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事与愿违,有的学生直接一步到位口算出得数,有的学生回到靠摆小棒操作的启蒙状态,还有的学生写出一些怪异的竖式。本文试图探查滋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探寻出“医治”的良方。

一、课前分析思考

1.纵览整本教材,在正式学习竖式前的入门课中,对于这道例题是否应配备练习题,笔者踌躇再三,最终选定了3道简易练习用以巩固。其中,例2涉及的知识点是这节课的重头戏,鉴于学生解题方法应该呈现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是否在练习例1、例2时都用小棒拼摆?经过再三权衡和与同行磋商,最终决定只在做例2时用小棒拼摆。

2.在正式学习竖式时,怎样向学生灌输上商时“应先在十位上尝试,然后再在个位上试商”的原则?如计算48÷2时,一些学生往往不按照常理出牌,先等分个位上的8,再等分十位上的4(也就是40),但这种反常逻辑,有时也会出得出正确的竖式(如图1)。

为此,在集体备课时,课题组的教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指导意见:一种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商应该且必须先商在十位上,而且强制学生必须遵守“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试商”的原则;另一种是先搁置分歧,直接进入下一题,回头再来解决。

(1)除法的竖式何故要分层、分格写成梯级状?许多学生初次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一不留神就走入误区、迷失方向。因此,教师在讲解例1、例2时,一定要着重提醒将被除数等分了几次、先分配的是哪一部分、后分配的是哪一部分、怎么在竖式中反映出来,要让学生反复确认,不断再现推演过程,才能有效防范学生缩减步骤、一次性写出竖式的错误做法。

(2)怎么突破难点?课题组为此展开了激烈辩论。为何不索性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其中一只分桃的小猴,设身处地地思考:你会怎么分配?学生马上学着小猴的模样分起桃来:第一步,肯定是先分整篮的桃,有4篮,每只小猴分到1篮;第二步,将剩下的1篮桃和散放的桃合起来再平均分。这样一来,与讲解例1有异曲同工之妙(先分配十位,再分配个位),大大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3)这节课提供的例题虽然只有两个,但是这两个例题却是紧密相连的,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逐级递进的,要让学生看清看懂竖式的推展过程是先分十位,再分个位,使学生的印象不断加深。

3.这节课的重心落在例2上。教师讲解例2时需要精讲细说,因此讲解例1的用时不宜太长,要长话短说、简明扼要,但要语言明畅通达,尤其是提问时,要切记抓住关键,不要主次不分。

二、课中的实践尝试

1.例1的课堂实录

师:你读取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2只小猴,48个桃。

师: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公平公正?

生1:平均分,每只小猴分到的桃一样多。

师:谁能设计一个问题,要求解答时必须用除法解决?

生2:4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

(教师将这个问题板书,呈现时,务必着重突出“平均”这个关键词)

师:那你说说到底该怎么列式呢?

生2:48÷2。

师:你的计算思路是什么?

生3:我是采用口算的办法,先口算40÷2=20,再口算8÷2=4,最后将两个商加起来,即20+4=24,于是推知48÷2=24。

师:如果你是一只急于吃到桃的小猴,想快点分到桃,你打算怎么分配?

生4:先分给每只小猴2篮桃,再给每只小猴补分4个桃,这样一来,每只小猴就分到24个桃。

生5:先给每只小猴分4个桃,然后再给每只小猴补分2篮桃,这样一来,每只小猴也分到24个桃。

师:现在假设你就是其中一只小猴,按照你的思路,你会先取整篮的桃,还是先取散放的桃?

生(齐):先取整篮的桃。

师:那我们前后一共分了几次桃?

生(齐):两次。

师:列出竖式会是什么形式?(板书如图2)

解决这道题的方法呈现多样性,具体如下:(1)口算;(2)摆小棒,分一分;(3)竖式计算,但在竖式计算中一定会错漏百出。

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帮学生重新整理思路。“现在假设你就是其中一只小猴,按照你的思路,你会先取整篮的桃,还是先取散放的桃?”将分配的过程落实到细节上,将分配的经过分成不同的程序,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感知到,是先分十位(整篮的桃),再分个位(散放的桃),而这是在竖式计算中不能展示的分配过程。向学生追问“那我们前后一共分了几次桃?”,再次重申和强调分的流程是分阶段的,然后对照竖式的格式,让学生从竖式中探查到两次分配的痕迹。由此看来,这句追问必不可少。

随后,教师出示练习,学生上台板演展示。

这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趁热打铁进行训练,可以巩固学生对除法竖式算理的理解,加深印象,这几个竖式计算时都要分步展开,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2.例2的课堂实录

师:现在又加入一只小猴,桃的总数不变,怎么分才公平?你能设计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6:有48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

(教师将这个问题板书)

师:该怎样列式?

生7:48÷3。

师:请大家借助桌上的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学生反馈的信息显示,一般分的始末都能交代清楚)

师:前后一共分了几次?先分配的是哪一部分?后分配的是哪一部分?

生8:前后一共分配两次,先分的是十位上的数字,后分的是个位上的数字。

教师在教学例1时弃用了摆小棒的方法,目的是把重心转移到例2上,让学生自行研究、开发算法。通过自身实践得到的经验和结论,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再加上教师的指引和提点,就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谙熟算理。

3.小结

师:观察黑板上的竖式,分辨一下它们都是从什么数位开始试商的?

生9:从最高位十位开始。

师:每次相除所得的商值对齐到哪个数位上?

生10:先拿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对除数做除法运算,所得的一位数商对齐到被除数十位位置横线上方,再拿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对除数做除法运算,所得的一位数商对齐到被除数个位位置横线上方。

4.练习巩固

教师增设了一个小结的环节,将被除数由两位数扩增至三位数,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竖式的格式是一定的,是不容篡改和歪曲的,但是规定这样的格式却不是由谁的个人意志决定的,也不是由谁的个人习惯决定的,而是由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促成的,必须从高位开始依次除到低位。小猴分桃的情境恰好直观地揭示出这一算理,先分整篮的桃,再分散放的桃,因为散放的桃要一个一个拿,不好分。这也正应和了先易后难的思维习惯。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课前算理趣味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