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重视国企高管的情感激励

2020-01-25 16:24齐瑞福
商业文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管子女情感

齐瑞福

德国著名管理理论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在所有社会中,包括中国、印度和伊斯兰国家,获利的贪婪都普遍存在,但是以获利为至善却未曾出现过。“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性欲望具有不可满足性,给予国企高管再多的物质奖励,都难以满足贪欲太重的人。通过分析腐败案发现,从贪污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從几亿元到几十亿元,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还是收不住手。贪欲太重,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什么激励方式都是无效的。必须考虑从精神层面进行长效激励,从情感上激励国企高管,让国企工作人员产生内心动力,提高个人修养,才是长久的激励方式。

国企高管的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让领导干部“不敢腐”,就要加大执法力度和形成惩戒机制;让领导干部“不能腐”,就要从完善机制入手,形成一整套“不能腐”的制度体系;让领导干部“不想腐”,就要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由于监督成本高和制度不完备性,“不想腐”才具有长效激励的效果。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国企高管进行教育。让高管们充分认识到不敢存到银行的钱没有太多价值,只有自己能花的钱才是真正的财富,自己没有机会花的钱都是身外之物。其次,在行动上给予关怀。上级领导对父母、子女等家庭事务进行关怀,提供各种途径帮其孝敬父母和教育子女,在行为上感化国企高管,让其不好意思腐败。另一方面,让得到组织关怀的父母、子女、妻子和朋友一起监督和提醒国企高管,走正道、做正事。

情感激励实现路径

“官行私曲,失时悔”。国企高管被抓时,往往都会说对不起党和国家,那是套话,因为被抓之前,就已经对不起党和国家了,只有被抓后才对亲情存在实质性的伤害。每当谈及家人时,出了问题的国企高管都会流着泪说出对不起父母和子女,这才是真心地表白,万分悔恨。亲情因素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如果国企高管有家教严格的父母、出类拔萃的子女、知书达礼的爱妻、真心相处并及时提醒的挚友,就大大降低了腐败的机会。因此,从父母、子女、配偶、朋友、同学、同乡和同事等社会网络关系对国企高管进行情感激励非常有必要,把亲情、爱情和友情纳入国企激励机制比物质激励更长久更有效,做到“上管老”、“下管小”、“中管妻”、“外管友”和“内管心”的全要素情感激励,可以进一步激发国企高管为亲情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

国企高管的五大情感激励

激发父母感恩之情

很多人希望功成名就后孝敬父母,但是忘记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上演。孝是人最强大的力量,孝是道的核心和根本。一个人只有把孝做好了,这个树根扎稳了,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在外面做事情才能安心。很多国企高管的父母都在外地老家,在奋斗过程中往往没有时间回家陪伴父母,做高管后时间就更少了,回家一次比一次少。没有父老乡亲的情感,在内心深处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为此,企业可以举办一些国企高管家属交流会,借机让国企高管陪陪父母,跟父母谈谈心,讲讲工作情况,让父母安心。同时,政府领导可以利用交流的机会,对国企高管父母表示感谢,感谢其父母为国家培育好子女好人才。这些举措会让国企高管的父母感到光荣,同时也让国企高管在精神上有了获得感。另一方面,组织上帮助有需求的国企高管父母上老年大学或父母大学堂,开办新鲜科技、文体、国画或书法等课程,不会让国企高管父母的内心空虚寂寞,不会让父母的思维退化,养父母之慧。组织上做到“上管老”的人才激励机制,在新时代改变古代“忠孝难双全”的现象,让国企高管为党和国家尽忠的同时也尽孝,多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也对得起自己的艰苦付出。

保护子女舐犊之情

在国企高管忙于工作时,减少了对孩子的培养和陪伴,为了补偿自己的愧疚心理,通过权钱交易大把捞钱留给子女。政府经常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或医院花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在国内外引进人才,其子女教育和配偶工作问题都可以按照制度进行照顾。但是管理着几百亿甚至几千亿资产的国企高管却没有这方面的配套激励制度。作为社会精英,国企高管的子女教育和发展方面也应该有相应的激励。组织上可以安排一些给国企高管子女学习家族精神传承的课程,同时也可以给国企高管安排一些子女教育的讲座。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国企高管子女理解父母的工作,在高管子女之间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着重讲述家族荣耀感、家族传承、子女教育等内容,同时教育国企高管子女传承父辈的拼搏精神,从小培养家国情怀,树立为国家效命的光荣使命。发挥国企工会作用,让各个层级的国企高管小孩经常聚一聚,构建温馨的家文化,提供机会让国企高管给孩子多点陪伴、多点关爱。组织上做到“下管小”的人才激励机制,在新时代让国企高管的孩子成为光荣的“国企二代”。

理解夫妻厮守之情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国企高管腐败与家庭不和谐有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妻子对金钱的兴趣大于对情感的投入。国企高管长期忙于工作,妻子也通过获取金钱弥补精神上的空虚,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般情况下,国企高管在没有成为有权者之前的奋斗过程中,物质条件不高,照顾家庭的时间减少,引起妻子的不满,感情不和。对于妻子的不理解,自己感觉在家没有尊严,利用权力在外面找感情寄托或在供应商那里获得“被尊重”的错觉,同时获得金钱的收益,弥补精神上的缺失。事实上,多少金钱都无法弥补精神上的损失。应该多组织国企高管家属周末聚会或开展一些女性感兴趣的讲座和活动,也要借机表达对国企高管家属的感谢。阅尽生活的酸甜苦乐,那才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人生。

培育朋友友谊之情

国企高管防不胜防,正常的朋友交往都不敢,但往往经常不得不参加存在很多陷阱的局和偶遇。通过建立国企高管联谊会,多组织联谊活动,可以带上几个朋友一起交流,有助于国企高管找到比较真实的友谊,减少过多的封装。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多留出时间与没有经济利益关系的朋友、同学、同乡和同事交往,会得到一个真实的自我。被有利益关系的代理商、承包商和供应商包围着,在一个小圈子里被捧上天,被奉承着,被戴着个高帽,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自我感觉天下第一,但是离开自己控制的平台,没有利益关系,其实和平常人没有多大区别。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沙夫兹博里曾说过,道德是基于无利害考虑的善行。国企高管多交益友,多交流,跳出利益之圈,满足情感诉求。

疏导内心难言之情

在当下社会、家庭等各种压力聚集,看上去好像很风光的国企高管,也要回家面对抱怨的妻子和等待辅导的孩子,年龄大一点的国企高管,也要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和子女的就业前途问题,没有丝毫的轻松。注重国企高管的心理健康,注重国企高管心理疏导,需要邀请“心理发展规划”“家庭教育规划”“人生修养修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国企教育宣讲团”。从国企高管的心理需要出发,与国企高管面对面,倾听国企高管心声。当国企高管遇到子女问题、感情问题和职业发展问题时,组织能帮忙解决的尽量合规解决,提高国企高管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国企高管的情感产生共鸣,有效激发其自信心、内在动力和内在潜能,为国企稳健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在交流过程中,需要开导国企高管,应该感恩组织的信任,不能等出了事才感慨“人生最大梦想是做回普通人”,从“重于泰山”到“轻于鸿毛”。可现在比普通人好很多倍,还不知足,在“仰望星空”之时也要“脚踏实地”,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每年评选优秀的国企高管,邀请上级领导亲自颁奖,表达关爱和激励,提高国企高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组织采用“内管心”的人才激励措施,实现与国企高管的情感对接和心灵对话,激发其内在动力,达到长效激励的目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高管子女情感
Tomb-sweeping Day
情感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台上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