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和践行新发展格局理论

2020-01-25 16:25马建堂
商业文化 2020年33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高质量

马建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如何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重要论述,形成了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以下简称新发展格局理论)。这一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划和开展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意义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使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之基筑得更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使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高效。

新阶段下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全面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新环境下实现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能用国内市场之盈补海外市场之缺,就能用国内的稳定性确定性对冲国际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就能在变局中牢牢把握住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顺应和引领全球化历史潮流,就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条件下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要素禀赋条件等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要素成本低、环境容量大、外需贡献多等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1亿人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形成竞争新优势的基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才能不断巩固和增强竞争新优势。

准确理解新发展格局理论的科学内涵

新发展格局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循环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最新成果。

发展了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形成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强调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发展格局理论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上,强调了“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要求,这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新贡献。

拓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新发展格局理论,把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机结合起来,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把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关键,筑牢保障国家安全的经济技术基础。新发展格局理论就是要求全党认清形势,未雨绸缪,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这两件大事,做好应对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

立足于国内市场优势和潜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目前拥有规模庞大、供求多元、创新活跃、拉动力强的内需市场。这使我国有条件也完全有能力形成兼具活力和韧性的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正是以这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基点,科学统筹供给与需求、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以强大内需、巨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为保障,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发展格局理论强调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也就是说,要发挥显著制度优势,通过深层次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淤点堵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大更高水平的开放。我国经济已高度融入世界,并不存在封闭的国内大循环。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拓宽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新发展格局理论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强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也就是说,通过更高水平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开放促发展、促合作、促共赢。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高质量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格局与结局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以天地为格局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