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2020-01-25 16:06周密陶英铅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应用型院校

周密 陶英铅

[摘 要]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日渐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方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的重要任务,社会的新需求也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文章结合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学英语改革的必要性,探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应用型;后方法;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5-0079-04

引言

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使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地方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然而,一直以来,此类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词汇的学习、文章的讲解为主,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这就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率不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院校必须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促进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一、经济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

在本科院校中,大學英语是一门必修课,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各个院校的学科建设也是以此为目标。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必须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以“后方法”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实用性,不能仅仅传授简单的英语知识,而应靠近学生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联系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具备一定的优势。

在教学方式上要以实践教学为主,把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取得的进步进行全面监控,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要结合测验、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时,要做到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把英语课程学习作为媒介,把语言学习看作了解信息的途径,结合通识类学科,拓展英语知识,注重实践性,提高学生认知、通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各异,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多元化的,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级进行,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是能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地交际,同时还可设置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选择[1]。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单一,与专业课程缺乏关联

部分地方高校设置的大学英语课程没有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构建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关注的依然是英语知识,较少接触和学习社会性话题以及社会流行元素。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授课内容往往侧重于课文内容的讲解和语言知识的分析,使学生感觉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关联性不大,由此产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实用性不强的错觉。此外,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在大学英语学习时间上的投入较少,大学英语的学习动力相对不足。由此可见,部分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尚未很好地把学生在课堂习得的英语知识与步入社会后的岗位需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缺乏同步性。换言之,部分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缺乏“后方法”教学理念所强调的“实用性”和“社会关联性”。

(二)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很多地方院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虽然组织考试省时高效,但这一考核方式的设定就会造成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以考试为导向,并且在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教材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能否通过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考试前是否认真复习了课本知识。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平时刻苦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但期末考试却没有全面覆盖这些语言基本技能;而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太认真,却依靠突击性复习通过了考试。可见,单一的考核方式既不利于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更不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充分培养。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时代要求不相符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提出后,大部分高校都作了一定程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师们也认可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授课中,部分高校课堂理论性内容过多,教师授课倾向于“满堂灌”,尚未达到改革想要的效果。

当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授课仍以讲解为主,加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而讲解和展示的内容也多是课本上的知识,例如词汇、语法点和重点句型等。整个过程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学生锻炼口语的机会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没有得到全面提高。

(四)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不高,而且知识结构基本以英语为主,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不足。部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侧重于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对各专业学生所在的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市场对于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是很明确,使得大学英语课程服务专业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同时,受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也影响了及时给予学生前沿的教育。此外,现阶段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英语教师经常是超负荷工作,难以顾及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以上因素不利于地方院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重视课程设置多元化

要将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语言教学培养模式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大学英语的定位,不能将其只定位为通识教育类型的基础英语课程,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出具有专门用途英语定位的大学英语课程。以“应用”为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采用“语言知識+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的内容能在将来的岗位上得到应用,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可在大二实行,如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同时,根据“后方法”教学理念中的“提升文化意识”策略,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可开设中国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等文化类课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通过与行业英语、文化传播紧密结合,使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也具备相关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同时还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后方法”教学理念强调语言教学的“社会关联性”,即大学英语教师要确保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社会实际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活动中,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部分地方院校的英语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教材上语言知识的传授,已不能适应新时代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亟待深层次改革。大班教学模式,班级人数过多,水平参差不齐,较难开展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也是很多老师虽然有教学改革的意识,但却难以落实的原因[2]。

因此,要改变教学模式,首先要采取分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注重任务的设置。为了保证学生做到课外预习和复习,教师应在课前课后设置任务,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参与教学活动,得到教师的答疑解惑,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后,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慕课等,在课上适时播放一些经典英文电影片段、经典英文歌曲等,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敏感性。此外,还应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类活动,如词汇大赛、配音比赛、演讲比赛、歌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三)利用现代科技,挖掘教学资源

大数据时代,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便捷条件,对相关的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选取不同级别、档次的教学资源构建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应包含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实用英语、旅游英语、专业英语等。对于这些资源,学校应做好分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年龄特点、个人喜好,保证资源的足够丰富和个性化。存储时按照难易程度或时间因素进行安排,保证学生能够选择使用。

此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要保持方向正确、内容健康并持续不断地进行更新。大数据时代,学生能接触到的资源众多,加上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学校在资源的选取上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资源提供上,要跟上信息更替的步伐,对教学资源进行持续更新,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同步,具备时效性,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后,地方本科院校应共同合作开发并共享各类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通过这种同类高校校际间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能保证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能够持续更新、动态发展并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充分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实际效果。

(四)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试卷的题型是以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测试题为主,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地方高校想要培养能适应市场需求、具备一定英语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建立独具特色、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方式。

考核应侧重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知识,重点在于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评估,具体主要看学生是否拥有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利用考试成绩这个单一的指标来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在测试中应尽可能将听、说、读、写、译这五种语言技能科学合理地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应加大形成性评估的比重。因此,在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上,新构建的考核机制不能再以几次考试或能否通过四六级为标准,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应用和综合素质来衡量,将各项语言类活动纳入评估范围[3]。

(五)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应用型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在教学安排上,应尽量保证大学英语教师授课的班级、专业相对固定,方便他们在该方向能够持续地研究,做到英语与专业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师要在开始授课前,弄清楚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涉及到的基本专业知识,并能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将其渗透其中,以此将教学与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行业储备知识不足,对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经由以下途径进行改善和培养:(1)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提升教师队伍的应用型素质;(2)对于原有教师队伍,可定期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开展讲座,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并定期组织大学英语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或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让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得提升,促进人才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注重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彦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4):119-121+125.

[2]王若兰,黄晓鹤.“后方法”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海外英语,2017(8):150-151.

[3]黄振羽.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9):91-92.

[作者简介]周密(1981-),女,广西南宁人,南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陶英铅(1979-),男,广西钟山人,梧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 孔文静]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应用型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