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管理在乡村振兴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2020-01-25 16:06李海嘉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 要]文章围绕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分析了乡村振兴审计的意义、领域和类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的内容和措施,为乡村振兴审计的科学、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审计类型;统筹管理

[中图分类号]G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5-0087-05

一、乡村振兴审计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对于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对于保障乡村振兴的全面有效实施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审计有利于促进乡村事业和乡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是国家着眼于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制订的决策,带动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综合发展。乡村振兴审计在微观上可以促进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整改,宏观可以为社会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乡村振兴的不断完善。因此,鄉村振兴审计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乡村振兴确定的轨道推进、健康发展。

(二)乡村振兴审计有利于挖掘乡村资源与市场,促进社会资源向乡村流动

乡村振兴审计的任务在于实现乡村振兴效果的优化,促进传统乡村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以市场的力量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通过乡村振兴审计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从而使乡村更加具有市场经济要素的特征,全面参与市场经济运行,提高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素质;二是通过乡村振兴审计促进广义农业经济的发展,使一批以乡村资源为背景的农业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得到发展,从经济角度振兴乡村发展;三是乡村经济社会的振兴以及城乡流通机制和管道的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必然促进城市资源向乡村流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发展的剪刀叉,最终消解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发展格局。

(三)乡村振兴审计有利于解决“三农”发展瓶颈问题

乡村振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乡村振兴为解决“三农”问题开出了强有力的“药方”,指明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乡村振兴拓展了农村市场,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能。乡村振兴审计就是要通过对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促使乡村振兴政策效果全面显现,从而推动当前“三农”瓶颈问题的解决。

(四)乡村振兴审计促进民族复兴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进入了一个由富到强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也面临着各种重大变革,经济体制面临重大调整,经济增长拉动要素面临深刻变化。乡村振兴审计有利于推动各种政策目标的实现:一是乡村振兴可以惠及乡村8亿人口的现实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有利于实现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二是乡村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的剪刀叉,推动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三是由于乡村振兴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乡村8亿人口的收入,因此有利于加大国民经济的规模和总量。四是深入挖掘广大的农村市场可以有效提高内需的水平,提高我国应对来自各方面挑战的能力。

二、乡村振兴审计的领域分析

(一)国家决策与社会管理领域

一是地方各级管理决策领域,主要是地方各级党委。从宏观角度看,各级党委是中央乡村振兴的具体执行者;从微观角度看,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1],乡村振兴在各个地方由各级党委执行。二是社会管理实施领域。各级政府在党委作出决策后,必须根据决策内容传导到政府的各个部门,并由政府的各个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三是乡村振兴的发展计划管理领域,主要是指各级发展与计划管理部门。四是涉及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以现代农业企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管理领域。五是乡村基层领域。

(二)城乡规划与基础设施领域

城乡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城乡规划管理领域。二是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领域,水利电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三是道路交通建设领域。四是工程建设领域。在乡村振兴当中,大量的财政资源、社会资源被引导进入广大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物质条件。

(三)农业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

农业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依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自身的建设规划,尤其是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必须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协调。二是大农业管理领域。大农业管理领域实际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领域,其内涵包括传统的农、林、牧、副、渔领域。三是农业产业领域。农业产业领域不仅涵盖了从传统农业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新兴现代农业企业的领域,而且也包含传统大农业、以乡村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基础的关联产业群所涉及到的生产领域。

(四)扶贫与社会保障领域

扶贫与社会保障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农业扶贫领域。乡村振兴把扶贫和精准脱贫摆在重要位置[2]。二是社保与民政扶贫救灾领域。社保与民政扶贫领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政府社保保障与民政扶贫救灾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发挥重要作用。

(五)乡村振兴建设资源领域

乡村振兴建设资源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公共财政资源领域。财政管理领域是乡村振兴审计的重要领域。二是金融企业及社会资源领域。金融是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渠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

(六)生态旅游与文化领域

生态旅游与文化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生态、旅游与服务领域。乡村振兴把发展农业旅游经济作为重要内容。二是文化教育领域。文化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乡村经济和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促进因素,生态旅游与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乡村振兴审计的类型

(一)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是乡村振兴审计中的重大审计事项。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重视本级党委政府对中央乡村振兴审计的开展。一是要通过审计,检查各级党委政府是否对乡村振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二是要检查本级尤其是下级党委政府是否充分重视乡村振兴部署在本地区的贯彻和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是否形成本地区的相关工作方案并落到实处。三是要检查各种政策措施是否取得了实效。

(二)农村财政财务审计

强化乡村财务管理,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财政账务审计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3]。乡村振兴审计当中的农村财政财务情况审计,既包括乡村振兴事业中的道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用于农业产业以及生态、旅游和文化建设等第三产业的项目。审计机关必须检查其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绩效水平。

(三)脱贫攻坚审计

脱贫攻坚审计是乡村振兴审计当中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在当前形势下,脱贫攻坚审计的任务是围绕消灭绝对贫困所开展的精准脱贫审计。

(四)资源环境和生态审计

资源环境和生态审计对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4]。资源环境和生态审计是立足于农村资源环境的现实条件所实施的农村发展振兴规划,保护好农村的资源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也是乡村振兴的宗旨和目的。资源环境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利用是衡量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标准。财政预算安排的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资金审计是乡村振兴审计的重点内容。

(五)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乡村振兴审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机关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乡村振兴的法人对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个人对象紧密结合,促进审计对象科学全面履行乡村振兴的职责,是开展好乡村振兴审计的重要契合点。

(六)社会保障审计

社会保障审计在乡村振兴审计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乡村振兴社会养老保障审计涉及到占全国人口总数60%的约8亿乡村人口,开展对乡村振兴的社会保障审计,对于广大的农村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当前的户口管理已经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差别,因此,开展鄉村振兴社会养老保险审计,对于协调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金融与股份审计

这方面的审计工作,一是要围绕国家政策要求的金融支持开展审计;二是要加强对涉及乡村集体经济股权结构的商业贷款的审计,在广义金融审计上要加强对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振兴的股份结构的审计,充分维护村民的合法利益,合理维护和鼓励资本方的利益;三是要加强对股份制结构企业的审计。注意审计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注重乡村企业的资产和财富积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投资审计

投资审计涉及乡村振兴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审计对于节约建设资源、提高建设资源的质量和绩效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审计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乡村振兴审计的统筹管理。在当前的审计组织形式下,没有乡村振兴审计的统筹管理,就不可能实现对乡村振兴的有效审计。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是实现乡村振兴审计整体性功能的前提条件

审计对于乡村振兴的整体性作用是由乡村振兴审计的众多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乡村振兴审计任务的广泛性以及审计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与审计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因此,针对乡村振兴审计,必须立足于对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揭示原因,从而在宏观决策上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存在问题的整改。审计机关要通过整体性的审计统筹管理,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分析根本性原因,从而取得整体性审计成果,促进制度的完善。

(二)乡村振兴统筹管理是调动和优化配置审计资源的重要方式

审计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对于审计的成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一是大量的审计工作现场分布在农村,而且又对审计人员有较高的工作经验要求,因此涉及到审计人员的年龄与审计经验之间的协调平衡;二是乡村振兴审计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项目实施,涉及到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平衡;三是乡村振兴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之间存在着项目与资源数量的彼消此长的关系,因此涉及到资源的协调平衡问题;四是各地方基层审计机关之间乡村振兴项目进度管理的平衡问题。乡村振兴审计必须要通过审计统筹管理,才能够充分和有效调动审计资源投入乡村振兴审计。

(三)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是开展乡村振兴审计的具体形式

乡村振兴审计的统筹管理是乡村振兴审计组织的具体形式。首先,统筹管理为乡村振兴审计设定了具体的审计目标。其次,统筹管理在审计计划立项基础上,对乡村振兴审计进行了任务分解,把复杂的乡村振兴审计任务分解为具体的专业领域的审计任务,由各个专业审计部门负责实施。再次,统筹管理对乡村振兴审计的各个子项目进行统筹推进,收集信息,综合提升审计质量。最后,统筹管理推进审计成果的共同转化,进而实现审计目标。因此,乡村振兴审计的统筹管理在客观上就是乡村振兴审计的具体组织形式,离开有效的统筹管理就不可能实施乡村振兴审计。

五、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的内容

坚持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审计类型统筹管理

一方面,乡村振兴审计是一项跨越多个行业及专业的高度复杂、高度复合的审计大类型,审计机关必须围绕乡村振兴审计进行总体策划和安排,才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另一方面,该任务覆盖了几乎全部专业审计领域,审计机关必须采取寓乡村振兴审计于各个专业审计的办法来推动乡村振兴审计的实施[5],这就是要求各个专业审计都必须在自己的审计计划、审计重点、审计成果提升以及向宏观成果转化的所有环节当中,突出乡村振兴审计这个主题和焦点,服务乡村振兴宏观管理决策的健全和完善。

(二)审计成果统筹管理

乡村振兴审计的统筹管理在总体任务分解实施的基础上,围绕各个专业审计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集中的成果提升。一方面,围绕乡村振兴审计,各个专业审计必须突出乡村振兴的审计重点,揭示专业审计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努力提高审计成果质量;另一方面,各个专业审计领域发现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引起决策层和宏观层面的高度重视,促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的完善,从而实现审计效果的全覆盖。

(三)各级审计机关的管理统筹

乡村振兴审计必须进行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全面统筹。一是要进行审计项目和审计计划的统筹管理,上级审计机关必须对统筹的行业、领域、专业进行统一安排;二是审计的时点和节奏必须统一规划,促进审计工作方案、时间、标准、依据和处理尺度的统一;三是要统一安排审计成果的收集,尤其是要明确审计成果的重点和侧面,便于成果的集中提升;四是要统一审计资源管理,对于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子域或者区域性审计项目,要整合资源实施集中审计,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的整体推进。

六、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的措施

强化乡村振兴审计的统筹管理,重点在于强化相关体制、机制、制度和工具的设计。乡村振兴审计统筹管理应加强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乡村振兴审计组织机构设计

乡村振兴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加强对乡村振兴审计的组织机构设计。一是加强审计委员会对乡村振兴审计的统一领导,各级审计委员会都必须把乡村振兴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纳入统一管理;二是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尤其是省区级审计机关对乡村振兴审计纳入全省区统一实施项目进行全省区一盘棋管理;三是成立统筹管理机关,统筹负责乡村振兴审计推进在全省区范围内的统一管理;四是建立相关的审计机制和制度,为乡村振兴审计的高效运行提升提供保障机制。

(二)大力做好乡村振兴审计的资源筹备

要顺利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审计资源的筹备情况,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以及后勤保障等部门应该充分进行研究,加强协调,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各级审计机关党组必须充分认识审计资源保障的重要性,二是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应该做好人力资源的筹备,一方面,需要筹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人才筹备必须考虑数量规模的客观需要。乡村振兴审计与现有的专业审计项目存在着多重交叉与复合关系,审计人员的数量对开展乡村振兴审计的规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三是综合部门充分准备好相关的经济资源,主要是财政资源的筹备。各级审计机关要在连续的年度当中安排好乡村振兴审计的部门预算,才能够保障乡村振兴审计项目的实施。四是其他后勤部门的保障安排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是交通工具的解决,其次需要考虑涉及乡村审计的食宿问题。五是必须充分重视在乡村振兴审计资源保障中的部门协调问题。

(三)强化乡村振兴审计法律建设与政策准备

要搞好乡村振兴审计,就要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包括土地利用、经济林木、预算安排、农业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股权结构、城乡规划、道路规划、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和运用,涉及到相关行业、领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制度安排。一是要对已有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理解和具体运用。二是要围绕乡村振兴审计,出台一些与形势相符合的具体规定。三是要与财政或者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一些重要的审计依据。

(四)加强乡村振兴审计统计的相关设计

乡村振兴审计必须服务乡村振兴的整体实施,服务宏观决策的信息参考,服务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为实现对信息的有效采集,一是在建立一套乡村振兴审计的专用审计统计报表,二是要建立一套乡村振兴审计的信息收集机制和制度。通过制度及报表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培训,才能够有效提高信息采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五)充分做好乡村振兴审计成果提升准备

一是要追求单个项目的审计质量提升。单个项目审计质量提升,就是在单个项目间努力做好质量管理,取得发现乡村振兴当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准确分析并揭示问题成因。二是大力促进审计质量的综合提升,从而为审计建议向宏观决策转化,为促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要加强审计成果转化的渠道建设,要与宏观决策部门的信息采集机制做好对接和沟通,从而促进审计意见建议向宏观决策转化,促进相关行业、领域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健全完善。

(六)充分完善乡村振兴审计方案

充分完善的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方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科学规划审计覆盖面。审计覆盖面的确定有多重考量因素,更多是从乡村振兴审计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多大的审计面才能够充分揭示问题的角度进行考量,二是必须科学确定审计目标。宏观层面的目标在于明确为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提供支撐和依据,微观层面的目标在于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和事实。必须充分注意审计对象的特征,保持审计目标相对的独立和灵活性。三是必须科学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宏观层面的审计重点,要在审计取证中保持问题数量的普遍性;在微观层面的重点,主要是揭示违反财经法规问题,尤其是贪污、侵占公共财政、公共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微观层面的审计取证问题,应该保证审计证据的精准性,质量胜于数量。四是必须保持审计工作方案的统一性问题。首先,必须保持时间和节奏的统一,从而保证审计项目的整体性;其次,必须保证审计重点的统一,从而为审计服务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打下基础。再次,必须保证执法标准、执法尺度的统一性,充分体现文明执法。五是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程序。科学的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程序,是审计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和体现,为复杂条件下的乡村振兴审计提供了具体的指南,保证了乡村振兴审计的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图登克珠.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与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7):22-24.

[2]司马宏吴,宁卓妍.基于乡村振兴的精准扶贫审计研究[J].管理观察,2020(6):61-65.

[3]俞建雄.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当代会计,2018(2):63-64.

[4]何瑞铧,廖金锋,朱灵通.乡村振兴视角下环境审计的治理价值研究[J].会计之友,2020(10):143-148.

[5]吕劲松,黄崑.乡村振兴背景下扶贫审计创新研究[J].审计研究,2018(4):12-17.

[作者简介]李海嘉(1987-),女,壮族,广西来宾人,广西审计科学研究所管理员,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与审计。

[责任编辑 李素群]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