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人文的相遇

2020-01-26 05:45牟昱桥
牡丹 2020年24期
关键词:拉斐尔

牟昱桥

文艺复兴是欧洲社会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文明光辉。其间,湿壁画艺术在意大利发扬光大,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文艺复兴三杰在此领域都创作出很多杰作。

中国和欧洲都有大量壁画作品,其大多出现在建筑内外墙壁和洞窟内部。由于时间流逝、人为破坏、自然风化等原因,部分文艺复兴时期壁画作品的画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者剥落,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学者对文艺复兴时期壁画艺术的研究,图像修复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图像叠加与重构。

1483年,画家拉斐尔·桑西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座小镇乌尔比诺,名字寓意为“上帝已经治愈”。其父是一位画家兼诗人,使得拉斐尔从小对艺术的领悟能力卓越超群,加之父母对他倍加呵护,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他养成温顺、自信和善于交际的性格。由于过人的艺术天赋和扎实的绘画功底,他迅速将所学的研习构图、预设素描稿、绘制底图以及把最终的作品雏形转绘于画框上等技能转化为自身的绘画能力。1504年,拉斐尔在文艺复兴的中心城市佛罗伦萨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同时期,他也学习其他大师的构图方式和人体表现风格,拉斐尔的绘画风格日渐成熟。

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曾提出“君权神圣”的理论,认为神拥有完全的主权,人生而有罪,人的情感和理性全然堕落,禁欲主义、绝对神学和等级森严等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其利益并发展政治实力,竞相招揽、资助精英人杰,竭力摧毁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宗教制度和各种封建传统观念,追求自由,渴望解放人性。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遗产及文献资料,文化与经济并驾齐驱,一场宏大而经久不衰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的浪潮——文艺复兴席卷而来。

这场波及文学、绘画以及建筑等领域的世纪盛典无时无刻彰显着人性的光辉和对现实世界的向往。16世纪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为高潮的时期,产生了三位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虽然拉斐尔较之前两位大师最为年轻,但他集百家之长、后来居上,踏上了“文艺复兴三杰”的光辉顶点。经好友、著名建筑大师布拉曼特的推荐,拉斐尔为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绘制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及宫室壁画。拉斐尔分别创作了《雅典学院》《巴尔纳斯山》《盛典辩论》,其中,《雅典学院》是一幅绘于签署厅东墙上的鸿篇巨制。整幅壁画场面宏大、学者众多,堪称拉斐尔的巅峰之作。

拉斐尔的创作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唯心主义)兴办的雅典学院为灵感,融合古典主义的理性光辉,集合不同时代中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和天文等古代七种自由艺术领域的杰出人才于一个庞大、横向外扩的空间内,而整体构图以高大建筑的拱门为参照,向纵深发展。《雅典学院》既讴歌了人文主义精神的黄金时代,又表达了对当时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结合、碰撞的赞美。

画面根据圣彼得大教堂大厅经典的弧形结构,遵循透视法近大远小的原则,在其中央展现了一个宽阔的古罗马式大厅,在层层拱门的逐渐推进中,表现罗马教廷的盛极一时,画中人物仿佛从遥远而神秘的天界缓缓走来,无形中彰显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远感。建筑廊柱直线线条与人物动态曲线相互交织,使得画面柔中带刚。画中暗藏两种经典的三角形构图,皆以两位中心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基点,表现古希腊神话文明与现实文明相呼应。

画面左右壁龛内分别放置着太阳、文艺之神阿波罗和智慧女神雅典娜,洁白而健硕的身躯映射出两位哲学家学识的渊博。柏拉图一手指着天际,一手紧握自己的《蒂迈欧篇》,仿佛正在述说着完美的理想国,证明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源于理念世界。而身旁的亚里士多德则手持《伦理学》,俯视大地,争辩着由经验而来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认为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追寻快乐和幸福。这场师生间无声的辩论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史。

在第二个三角形结构中,拉斐尔以台阶下右侧的几何学家欧几里得为中心,其《几何原本》提到透视、圆锥曲线以及球面几何的相关知识,严密的逻辑系统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画中,他手持圆规,弯着身体在一块黑板上给学生教学,周围的人有的坐着,有的跪下。

与欧几里得相对的是位于左前景的毕达哥拉斯,头发稀疏更加彰显他学识的渊博,其一手捧书,一手正在书中勾画。而在他身后,缠着头巾并伸长脖子看他的正是阿拉伯学者阿维洛伊。毕达哥拉斯的右下方,一个身着黄袍、探头聆听并正在记录的人是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在最初探寻世界本原问题时产生两种不同的思想:一种思想以物体形态来解释万物之源,如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论,认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的灵魂都由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构成。而另一种思想就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直接追寻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数。正是基于这种具象分离和抽象表现形式,人们发展出独立的逻辑学。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和毕达哥拉斯都在西方哲学思想史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逾越的作用,《雅典学院》的三角形结构更加延伸了内容的丰富性。

果戈理曾经赞叹道:“拉斐尔是一位具有崇高艺术的创作大师,他吸收了达·芬奇的艺术精髓以及米开朗琪罗独有的风格。”除了在画面构图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拉斐尔描绘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时,精湛的绘画技巧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画面中,第欧根尼斜倚在台阶上,左手拿着文稿,右手支撑着整个身体,其着装简洁单纯,体现了古希腊时期的风格,其慵懒的神情无不流露出舒适感和放松。据载,第欧根尼是一位苦行生活的身体力行者,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求必须满足外,包括社会和文化生活都不足谈起,号召人们恢复简单、淳朴的自由生活状态。有趣的是,拉斐尔将自己的肖像放入画中最右边,他腼腆地露出半个脑袋,头戴白色圆形软帽,神情中表露出一丝惊喜、兴奋,上扬的嘴角似乎在向观者表达作为这场文化盛典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成就感。

拉斐尔运用台阶进行画面分割布局,使众多人物有序组合,前后主次分明又不失活泼,生动地陈列在观者眼前,其宏大的场面、生动的人物情态和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在拉斐尔的画笔下有条不紊地渐循发展着。整幅画的色彩颇为和谐、丰富,以淡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为背景,缀以人物衣饰的红、白、黄、蓝和紫色,色调一致又主题鲜明,显现了典型的古典式绘画,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雅典学院》是拉斐尔在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通过丰富多彩、自由洒脱的绘画方式表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彰显人文主义精神和对自由独立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再一次激发了人们追求思想解放的激情,同时也暗藏对中世纪神学在文化和思想上禁锢、限制人们的抨击。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其留下的300多幅艺术珍品无不展现了惊人的个人才华和黄金时代对他的宠爱眷顾。其中,拉斐尔利用《雅典学院》一作,跨越时空,将古典与现代联系在一起,向世人展现了一座“永恒之城”。

现如今,人们正处于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还是如今更加便捷的手机图片、录像生产,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视觉图像。面对这些图像,人们是否真正研究过其内在关系或者背后的意义呢?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人们可以发现这些图像构成一张清晰的地图,也可以说是另一个研究角度下的人类发展史。因此,人们要以古觀今,从文化的多重性入手,更加清晰地触摸和把握每个时代的脉络。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拉斐尔
拉斐尔反坦克长钉导弹
拉斐尔的艺术
——不可能的相遇
佩鲁吉诺&拉斐尔:到佛罗伦萨去吧!
拉斐尔·维诺里:专门化设计不是建筑设计最好的解决方案
永恒的恬静少年:拉斐尔
研究:拉斐尔或死于“与新冠相似的肺病”
为绘画而生的艺术天才拉斐尔
拉斐尔 下
为绘画而生的艺术天才 拉斐尔
拉斐尔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