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功能探析

2020-01-26 05:51罗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0期

罗茜

摘 要:文章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从应然的角度分析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功能及特点,以及滨水区景观功能间的共生模式,对滨水景观功能设计引入共生理论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研究不同城市滨水景观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之间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共生关系;城市滨水区;景观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重庆三峡学院青年项目(15QN07)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现代商业的高速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城市滨水空间已逐渐成为城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区域之一。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也将滨水区定位为城市核心区或城市风貌窗口区,使之成为景观视觉的中心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功能的转型也预示着该区域对现代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从本质上来讲城市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满足人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滨水景观设计的总体目标和依据。

一、濱水区景观的功能及特点

经济、文化、生态功能是滨水区景观设计需要呈现的三种重要功能。滨水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其经济结构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滨水景观能否有效凸显经济功能,取决于景观平台对第三产业要素的聚集能力和要素在景观之间流通的效果。其文化功能主要是通过文化对人和社会产生间接作用,具体体现为整合功能和导向功能。为了保障“整合”“导向”的效果,滨水区景观文化元素的选择需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尊重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和满足现代人文追求;二是要强化地区历史文化元素在内容上具有的逻辑关联性、在时间上具有的连续性,两者都是城市景观文化功能显现的必要条件。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化处理生产生活污染,二是净化环境空气,三是保护自然生态。为此,需要构建地下和地上两大生态网络净化系统。

二、城市滨水区景观功能间的共生模式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是城市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聚集和流通的重要场所,区域空间内各环节或各组成部分之间复杂的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共生的模式和环境,是衡量城市滨水区能否高效运转的前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标就是为这一前提提供相应的空间结构。共生理论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研究这一复杂问题的认识基础。因此,将该理论运用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同时,滨水区的经济、文化、生态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要求滨水区的设计与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共生,使其互为依存,互为促进。这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适用性。因为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各要素一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滨水空间展现出的综合效益正是各景观要素协调统一作用的良性结果。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方式正是共生理论研究的范围。因此,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研究城市滨水景观功能设计是可行的。

景观功能之间的共生模式分别为:经济与生态之间表现为寄生模式,景观设计的目标是使寄生模式向偏利共生模式转化,其方法是建立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生态网络系统;经济与文化之间表现为互惠共生模式,但在现实中,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在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使得这种互惠关系难以维持,为此,景观设计需要重点解决景观中地域文化符号和中式意境的缺失、展示类文化景观的缺位的问题;文化与生态之间表现为偏利共生模式,文化对生态的这种单方面作用形式,主要是通过文化对人的观念上的干预或重塑来强化生态保护行为。

聚集效应和共生效应是反映经济景观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为此,应将消费与服务活动出现频度(或时间)最大、关联度最高和同类型的景观相对集中并分布于整个经济板块的核心区域,而将其他景观作为第二、第三层次依次向外围呈放射状扩展分布。经济景观作为城市的肌肉骨架,需要大量的活动平台,加上城市特有的地貌特征,因此,多以圈形“块状”几何图形分布。

三、城市滨水景观不同功能之间的共生关系

滨水景观整体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不仅取决于景观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单一功能的呈现状况,还取决于经济、文化、生态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共生状态。

在早期城市的自发形成过程中,其经济、文化、生态功能之间也可能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共生关系。但这种共生关系是景观之间以一种混沌、无序的作用方式形成的,其资源和能量损耗大,共生度不强。因此,需要构建滨水景观在功能上最合理的共生关系,从而使这种混沌、无序的作用变得清晰和有序,这样才能实现滨水区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因而有待进一步加深探讨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本文研究城市滨水景观功能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以共生单元之间的行为方式作为视角。根据共生理论观点,可知共生关系包括了三种:寄生关系、偏利关系、互惠关系。

(一)经济与文化的共生关系——互惠共生模式

马克思认为,任何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背后,总是存在着某种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支配,不存在没有文化的经济和没有经济的文化。从广义上讲,经济正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经济行为就是人类特有文化实践的表现形式。

经济活动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开展,而经济产品则体现文化精神。因此,经济活动包含着文化表现和文化创造,技术、经济的发展推动和导致观念的变革。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力量对于经济的作用也日渐显著。一方面,文化通过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引导和创造力的激发,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活动中必然存在着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创新,任何技术、产品的创新都需要理论作为指导,都是以文化观念上的创新为先导,任何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无可避免地表现出其文化背景的深沉力量。另一方面,当文化作为产品时,可以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因此,在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关系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通能量、互为因果,是一种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进步,缺乏文化内在驱动力的作为,经济的发展也会大打折扣。但在现实中,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似乎成了一个难改变的现象,这不仅有利益驱动下的城市经营所带来的弊端,也有设计师设计理念上的偏差。

(二)经济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寄生关系

寄生关系是于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的共生模式。在现实中,寄生关系表现在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和毁坏,即一方面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另一方面则因为无原则、无限制地索取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共生理论的观点,各方相互妥协能换来彼此间的和谐,其中一方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及发展将会失去存在的环境或失去发展的支持。

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通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依照生态承载能力设计经济板块的规模和类型,二是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景观生态网络系统。

(三)文化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偏利关系

文化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属于偏利共生关系,也就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主要表现在文化向生态单方面输入“能量”,并有新“能量”产生,即文化通过对人实施观念上的干预或重塑,使人产生保护生态的行为结果。

文化对生态的意义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体现:一种是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来制止破坏行为的发生。在制度的作用下,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决策者、建设者和经济活动主体,不得不将生态环境作为必须考虑的因素。当然,制度也不一定是万能的,因为政府和企业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现规避制度的投机行为。因此,还需要通过文化对人观念上的干预或重塑,使人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这种干预或重塑是通过文化的教化、引导和警示作用来实现的。只有通过文化的教化、引导和警示,将环保意识、生态设计理念内化于人的心理结构,变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时,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自觉地保护自然,从根本上遏制破坏行为的发生。因此,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能否得到真正的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力量不容忽视。对于城市设计规划而言,文化对生态的作用则需要景观的设计能够最有效地发挥出这种教育、引导和警示作用。

四、结语

人类活动都需要城市这一物质载体,因此,满足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标和依据。为了满足需要,城市必须按照人类活动的类型及其运行规律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按照功能需求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滨水区景观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共生模式,最后能通过设计形成共生互惠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树祥.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2]吴艳.基于共生理论的开发区发展研究[D].上海大学,2006.

[3]王颖.共生·共存·共建:滨河空间的景观与生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

作者單位: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