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1-27 06:00唐庆
大众健康 2020年12期
关键词:熏蒸外用穴位

唐庆

中药外用历史悠久,《理瀹骈文》记载外用中药可“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具有使用方便、直达病灶、血药浓度低、奏效快、无胃肠道刺激、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目前中药外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科、骨伤科、肛肠科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和一些急症,且疗效显著。但中药外用也应保证安全,预防毒副作用的发生。

1.注意使用禁忌

孕产妇、婴儿禁用含有毒中药酊剂、中药凝胶剂;

局部溃疡或感染,面部五官,孕妇腰骶部、腹部、肚脐禁止使用中药乳膏、穴位敷贴;

手术病人、瘫痪病人和过敏病人不建议使用熏蒸(浴)疗法;

肾功能不全、服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禁用中药酊剂;

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禁用中药凝胶剂及含有毒中药的粉剂;

有糜烂、溃疡、水疱、化脓者,应慎用中药溻渍疗法,同时热溻法禁用于热证、阳证,冷溻法禁用于寒证、阴证;

孕妇禁止使用麝香、红花等含活血化瘀的乳膏;

有出血倾向和经期妇女慎用含活血化瘀中药的外用粉剂;

中寒者、阴虚火炎者及孕妇禁用含清热解毒药的散剂;

脐部皮肤破损及发生炎症者,大便有脓血者禁止使用脐用散剂。

2.用药前评估

所有中药外用疗法在用药前均需评估。患者需要评估用药部位的皮肤情况,确定应该采用哪一种外用疗法。过敏体质或对中药、敷料过敏者慎用。此外,皮肤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穿紧身衣,以免对患病部位摩擦挤压,导致皮损或水疱等情况发生,影响疗效。

3.掌握用药原则

使用中药酊剂时,颜面部应避免长时间、大剂量给药,以免色素沉着。在使用常规剂量前,可在手腕内侧或耳后进行皮试。单瓶给药,避免交叉感染。

中药酊剂与其他外用药物配伍时,应按黏度由低到高涂抹,待皮肤吸收干燥后,继续敷用后续药物。每次使用后,药品应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以防挥发和变性。喷药时,应避免误入眼、唇、口、鼻。连续给药时,可用薄膜包裹敷料,防止液体挥发。结合热疗、电疗时,应注意观察自身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生,以便调整低频或暂停治疗。给药完成后,应立即清洗喷头或滴头。蘸有酊剂的棉签应该是一次性的,接触皮肤后不能插入瓶内与药液接触。

中药溻渍法应用前注意用温开水或碘伏清洗感染皮肤。浸泡时间的选择要注意,一般选择早上8时和晚上8时。治疗前,应用温水清洗患处。必要时,可选用医用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为了避免中药残留或颗粒对皮肤的直接刺激,溻渍药液应均匀涂抹于药垫或医用纱布上(或将药渣等过滤完全)。纱布、药垫、脱脂棉厚度适中,可根据病区及药液调整。一般来说,施涂面积比受影响区域边缘大1cm2~2cm2,外层覆盖保鲜膜,以保持液体湿度,减少污染。使用部位应避免在24小时内使用刺激性物质或冷水擦洗。皮肤出现微红、发痒、微烫是正常的。在热疗中,有必要控制烧伤的温度。调节红外线灯或TDP仪器与患处皮肤的距离,最好是20厘米~30厘米,以免烫伤皮肤。

使用穴位敷贴时,同一穴位不宜长时间连续敷贴。每组或各穴交替使用。同一穴位敷贴次数不宜超过10次。各穴位的剂量和适用范围应适中。用药时,根据穴位位置,可采取仰卧、端坐、俯卧等姿势,敷后固定,防止脱落。对于身体虚弱、孕妇、严重心脏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害怕泡沫疗法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婴儿皮肤较嫩,涂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小时~2小时,敏感皮肤应在1小时内。头部、面部、关节、心脏和大血管附近的穴位不宜用刺激性药物起泡沫。注意使用温度,不要太冷(不易粘贴)和过热(烫伤皮肤)。

中药熏洗(浴)前若有局部伤口,用碘伏清洗。禁食时禁止烟熏洗(浴)疗法,一般饭后1小时~2小时为宜。熏蒸、洗涤部位应在熏蒸、洗涤前清洗干净。如果熏蒸和洗涤部件损坏,应停止熏蒸和洗涤。使用坐浴和全身熏蒸(浴)疗法时,应事先将大便和尿液排空。在熏蒸和洗涤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室温。

一般情况下, 局部熏蒸室温应保持在20℃~26℃,全身药浴应保持在25℃~28℃。要注意防风防寒;注意水温,避免烫伤或低温影响疗效;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熏蒸。熏蒸、洗涤后,及时晾干熏蒸部位,注意保暖;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出汗过多而脱水;熏蒸、出汗后禁止用冷水冲洗;整个治疗过程中禁止吃生冷食物。

4.把控用药时间和频率

用药时间和频率多根据患者情况、疾病特点、中药性质等决定,同时需考虑个体差异和病程变化。

中药酊剂单日治疗频率一般2 次/天~3次/天,使用后两小时内禁止接触水。

填塞法治疗深度压疮,一般1 次/天,在患处留纱布,直到第二天换药时再行更换。

浸泡法一般為1次/天,每次30分钟~60分钟。

中药凝胶剂外用多为1次/天~2次/天,口腔黏膜给药多为3次/天,病情严重者可达4次/天。

外用散剂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含有毒中药的散剂,不宜大面积使用,且用药时间不宜>7天;对于用药疗程>1周的散剂,需每周休息1天再继续使用。

肛门栓和阴道栓一般每天1次,每次1粒,规格1克/粒~1.5克/粒。一般7天~14天为1个疗程,每7天可停药休息1天,让机体恢复后再继续用药。

对于中药溻渍,浸泡时间太短液体不能充分发挥疗效,溻渍时间过长,极易导致局部组织的渗透性水肿或烫伤等。冷溻时间一般为10分钟~20分钟,热溻时间一般选择30分钟或≥30分钟为宜,浸渍时间一般为10分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溻渍时间,一般每隔5分钟~10分钟更换1次药液,或使敷布重新浸渍药液以保证疗效。对于婴幼儿溻渍时间略短,多为每次5分钟。

中药穴位敷贴一般4小时~8小时。含有强刺激性中药的, 一般敷贴1 小时~2小时。为减少过敏反应,敷贴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特殊需要不应超过20小时,以确保皮肤呼吸。婴幼儿或体弱多病患者应减少敷药时间。如果疗程较长,连续敷贴7天后应停药1天,再继续敷贴;特别是同一部位敷贴时,更要注意保证皮肤得到休息和恢复。

中药熏蒸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之后浸洗20分钟~30分钟,坐浴则应控制在10分钟~20分钟。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发挥效果,时间过长则可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渗透性水肿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熏洗时间,如对于体质虚弱、婴幼儿或其他特殊患者应适当缩短熏洗时间,可在15分钟~25分钟,但建议以汗出为佳,从而保证疗效。

猜你喜欢
熏蒸外用穴位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撞树养生不可靠
熏艾草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
熏蒸疗法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