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20-02-02 03:56陈立娟高凤菊陈文凭王兴华李全永
大豆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龟辛硫磷蛴螬

陈立娟 ,高凤菊 ,陈文凭 ,王兴华 ,李全永

( 1.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禹城 251200; 2.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德州 203015)

为害大豆的地下害虫很多,发生的种类因地而异,在中国发生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主要是蛴螬和地老虎。其中,在黄淮海夏大豆生产区以蛴螬发生和为害较严重[1]。2020年受气候因素影响,黄淮海地区大豆田蛴螬严重发生,济南、菏泽、济宁、德州等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的地块大豆出现成片早衰死亡现象。我们对蛴螬高发地块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有效防治工作,起到良好的效果,现对蛴螬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

蛴螬(grub)是金龟甲的幼虫,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别名白土蚕、核桃虫。蛴螬体肥大,较一般虫类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喜欢生活在肥根类植物种植地。

2 危害症状

蛴螬口器属于咀嚼式,食性较杂,可危害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作物、牧草、果树和林木。蛴螬喜食萌发的种子、幼苗的根、茎;苗期咬断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地上部幼苗枯死,造成田间大量缺苗断垄或幼苗生长不良,使杂草大量出生,过多的消耗土壤养分,增加了化除成本或为下年种植作物留下隐患;成株期主要取食大豆的须根和主根,虫量多时,可将须根和主根外皮吃光、咬断。蛴螬地下部食物不足时,夜间出土活动,危害近地面茎秆表皮,造成地上部植株黄瘦,生长停滞,瘪荚瘪粒,减产或绝收。后期为害造成千粒重降低,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商品性。蛴螬成虫喜食叶片、嫩芽,造成叶片残缺不全,加重危害[2]。

今年大豆生产上蛴螬发生严重,主要是在大豆结荚鼓粒期,通过咬断根系破坏输导组织,导致植株无法吸收水分和养分死亡。

3 发生规律

蛴螬属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甲总科(Scarabaeoidea),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要地下害虫,可危害多种植物,是近几年危害最重、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一大类群。蛴螬在中国分布很广,各地均有发生,但以中国北方发生较普遍。中国蛴螬的种类有1 000多种,其中为害大豆的种类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其中发生在黄淮海夏大豆区为害最严重的是暗黑鰓金龟。蛴螬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每年发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一般1年1代,或2~3年1代。

蛴螬发生最重的季节主要是春季和秋季。蛴螬的发生规律与土壤湿度密切相关,连续阴雨天气、土壤湿度大,蛴螬发生严重[3];有时虽然温度适宜,但土壤干燥,则死亡率高。低温、降雨天气,很少活动;闷热、无雨天气,夜间活动最盛。连作地块,发生较重;轮作田块,发生较轻。蛴螬在土壤中的活动与土壤温度关系密切,特别是影响蛴螬在土壤内的垂直活动。通过对高发地块实地调查,今年禹城市暗黑鳃金龟发生严重,其次是铜绿丽金龟,暂未发现大黑腮金龟。

3.1 暗黑腮金龟

1年发生1代(东北2年1代),以3龄幼虫筑土室越冬,少数以当年羽化尚未出土的成虫越冬。以幼虫越冬的一般春季不为害,4月初至5月初开始化蛹,蛹期15~20天,6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活动高峰期。卵盛期在7月中旬,卵期8~10天,单雌平均卵量57粒左右,成虫寿命约70天左右。幼虫共3龄历经315天左右。7月下旬卵孵幼虫危害至秋末,然后深入15~40厘米的土中越冬。成虫活动适宜气温为26.5℃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具群集食叶习性。白天潜伏,黄昏活动、取食、交配、产卵[4]。具趋光性和假死性。有多次交尾习性。卵分批散产于5~10厘米土中。7月下旬为孵化盛期。初孵幼虫即可为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为害盛期,为害可至秋末。以成虫越冬的于翌年4月上旬出土活动,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活动盛期,9月下旬绝迹。

3.2 铜绿丽金龟

1年发生1代,幼虫共3龄,3龄幼虫食量最大,为害最重。以3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当春季土壤10厘米温度高于6℃时,越冬幼虫向上迁移开始活动,取食作物和杂草根部,3月至5月短时为害,5月份化蛹,月底成虫开始出现,6月中旬进入活动盛期。产卵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出现新1代幼虫,8月中下旬是为害盛期,可为害至10月中旬。秋后10厘米内低于10℃时,幼虫开始下潜越冬。越冬深度大多在20~50厘米。

3.3 大黑腮金龟

大黑鳃金龟2年发生1代,成虫和幼虫均能越冬,越冬成虫4月下旬开始出土,6月至7月份交尾、产卵,7月中下旬进入卵孵化盛期,孵化幼虫除了极少数当年化蛹羽化外,大部分在当年秋季10厘米土壤温度低于10℃时,开始向深土层移动,低于5℃时,开始越冬,越冬幼虫5月上中旬上升至耕层为害。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结合灌水消灭低龄幼虫。三年内没有深耕的地块在秋种前可以进行深耕,深耕同时捡拾幼虫,同时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降低虫口数量。

4.2 物理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趋光和假死习性,采用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进行诱杀,可兼治其他具趋光性和假死性害虫。

4.3 化学防治

4.3.1 药剂拌种

可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0.5公斤/亩,拌种250公斤/亩,残效期约2个月,保苗率为90%以上;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亩加水25公斤/亩,拌种400~500公斤/亩,均有良好的保苗防虫效果。拌种简单有效,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的危害。

4.3.2 土壤处理

可采用喷洒药液、施用毒土和颗粒剂于地表、播种沟或与肥料混合使用[5],但以颗粒剂效果较好。常规农药有:5%辛硫磷颗粒剂2.5公斤/亩。

4.3.3 撒施毒饵

谷子煮至半熟,以1公斤/亩拌入50%辛硫磷乳油0.25公斤/亩,随种子混播于穴内。如播后仍发现蛴螬危害时,可在危害处补撒毒饵,撒后用锄浅耕,效果更好,也能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其他地下害虫。

2020年,山东省德州地区禹城市蛴螬危害主要在大豆结荚鼓粒期,我们对高发地块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无人机喷洒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亩,取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进入9月份,天气干旱,及时对大豆田进行灌水[6],通过与没灌水的地块进行对比,灌水的地块蛴螬明显比没灌水的地块危害要轻。

猜你喜欢
金龟辛硫磷蛴螬
粪堆中的“挖井人”
——粪金龟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金龟”究竟是何物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苹果中辛硫磷残留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中辛硫磷的残留量
葡萄白星花金龟的防治方法
辛硫磷对大白菜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