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德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讨

2020-02-02 11:50吕深洋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班干部德育班级

吕深洋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红旗初级中学,广东 佛山 528300)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身体趋于成人化发展,对说教式的班级管理模式非常排斥。班级教育工作需要正确看待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品德教育,统一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和指挥系统,大力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一、合作德育理念下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利用品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教学德育的质量学校教育体系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班主任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教师教学工作,组织集体任务和协调道德的要求。与任课教师统一学习目标、文化目标,并认识到学习文化和品德知识的重要性。合作德育理念要求教师建立科学的学习规则,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任课教师必须积极与班主任联系,并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通过课堂知识与德育的联系来协调学生。课后组织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活动,不仅要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还要发展学生其他技能。班上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制定奖惩制,表扬和奖励良好的言语或行为,批评不良行为习惯,并利用心理知识为学生提供建议,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其能够正确的适应和对待挫折,掌握消极情绪的宣泄方式,维护心理平衡。

(二)创设良好班风,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

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教师需要在班级内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是非、荣辱、美丑的判断和认识,如可以在班级内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初步形成班级秩序,让学生在认真遵守班级守则和行为规范的同时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形成班级秩序后,不要轻易去改变,让学生逐步适应班级秩序,不断体验班级秩序给其生活、学习带来的便捷。班主任还应在各种情况下注重自我学习,要求学生时严格规范自身日常生活的思想行为,并教育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班主任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班内中学生的实际思想,讨论并制定班上的日常行为准则。将班级的教育任务与教育情境有机结合,形成最佳的教育契机,使学生置身于典型的、目的明确的情境之中,通过亲身感受,达成情感体验与外部教育的一致。班主任在运用制度约束学生行为时,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防止软化现象,运用适当的奖惩手段,激起初中生的竞争意识,优化班级秩序的效果。

(三)培养班集体,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主任应将学生的自我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班主任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道德素质来设定班级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班会活动,团队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班级干部带头,带动班级其他学生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开展班干部轮换制度,在班级成员服从管理的前提下,选择学习和组织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关心集体的同学,发挥榜样作用,让学生有机会承担班级工作,班主任需要从旁加以引导和指引班干部的班级管理工作,创造社会条件,锻炼班干部的社会能力,通过在班级内良性竞争,轮流充当班干部,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觉悟。班主任需要随时注意班干部的思想变化和工作方式,通过召开主题班会,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对照个人和班级目标,结合反馈信息,对自身的目标进行必要的调节。

(四)同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统一教育力量

班主任可以结合合作德育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教育能力,有效地做好班级工作,使所有的教育力量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共同努力。班主任可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发挥自身作用,充分协调学校和班级的教学目标。班主任还要积极争取家庭的配合,通过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互通情报,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状况,与家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如可以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班主任还需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力量,初中生的思维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社会环境的良莠不齐,其思想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班主任需要努力创造班级、学校、社会一致的学习环境,控制不良信息的流入,减少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提高思想信息的实效性。

二、结语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班主任需要通过德育力量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协调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人,帮助学生学习和适应社会角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班干部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