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袁仁琮小说《王阳明》的“成圣”书写

2020-02-04 08:04蔡蔚星卓光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王阳明

蔡蔚星 卓光平

摘 要: 袁仁琮的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细致地描绘了王阳明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心学”诞生历程,他出生官宦之家,却又多次被蒙冤谗害,经受生活的不断磨炼,终成儒家圣贤。王阳明自幼立下圣贤之志,他在与程朱理学的纠葛中实现了在思想上的自我突破,在其人生起伏的磨砺中实现了心学思想的圆融成熟。

关键词:王阳明 历史小说 袁仁琮 成圣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却又多次被蒙冤谗害,经受各种考验与磨炼,终成儒家圣贤。清代王士禛评价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a在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中,袁仁琮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对典型环境的渲染描绘和对故事情节的合理设置,真实地再现了王阳明传奇的人生经历,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儒家圣贤的成圣历程。

一、励志成圣:圣贤抱负与人生传奇

“有志者,事竟成”b。在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中,立志做圣贤就是王阳明的毕生追求。为了实现这一人生目标,王阳明挣脱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带来的束缚,在实践中苦苦思索成圣的人生哲理。他提出治学必先立志为圣人,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传奇人生。

在小说中,少年王阳明萌生的圣贤抱负一直被长辈们所训斥。吴敬梓曾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为功名苦读的文人范进,就是明代士子将金榜题名视为人生追求的历史缩影。落后腐朽的科举制度不断地引导士子走向追逐功名的势利之途。因此,在小说中,即便是学问渊博的祖父王文叙也不免训诫王阳明:“人生当以读书及第为头等大事,只有登科及第,才是光宗耀祖。” c然而,少年王阳明却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科举,而是要让自己成为圣贤。小说中,年仅十一岁的王阳明对先生说:“登科及第有啥意思,不过是寻章摘句,拼凑成文。我自己当当圣人还差不多。”对此,作家袁仁琮在《解读王阳明》一书中说道:“王阳明站在事物的否定方面,是与保守的传统观念相对抗的全新意识,这种全新的思维,是他辉煌一生的起步。”d可见,袁仁琮此处指出全新的思维正是王阳明拒绝人云亦云,而要走立志成圣的人生道路。

“立志第一,求知为次。人而无志,势必昏昏然不知所之;立志而不远大,必庸庸碌碌无所作为”e。相比书中众多不得立志的人物,袁仁琮笔下的王阳明始终心存“学为圣贤”的抱负。尽管在小说中,身处贵州龙场困厄的处境中,王阳明也曾对自己能否成为圣贤产生怀疑,他长叹:“阳明子不过是一凡夫俗子,何德何能,敢为人师?敢以圣贤自喻?”但当挫折真正降临,他又会立马想到:“要是圣人陷入这样的境地,他们会怎么办?”在初到龙场时,王阳明就带着颜回对待艰难不改其乐的豁达心态走出了天壤之别带来的巨大痛苦。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作家袁仁琮眼中一个渴望做圣人,常以圣贤为榜样,学做圣人的王阳明形象便跃然纸上。而这一志向之所以能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还得益于王阳明对三个问题的思考:“圣人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圣人?是不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成为圣人?”f小说中,王陽明反复指出,圣人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g。他认为“良知良能”是成为圣人的根本条件,加上坚持不懈地学习,掌握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就会具备圣心,成为圣人。在他看来,圣人与普通人之间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人人都可以成圣。袁仁琮准确地把握了王阳明的内心世界,他在 《解读王阳明》 中写道:“他至少要想明白这些问题,才可能重建精神家园,重树精神支柱,真正走出绝境。”h因此,王阳明坚持把成圣作为最终目标,并处处以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在临终前还忏悔自己尚未想透圣学。

作家袁仁琮描述王阳明的成圣之路,实际上也是书写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刻画其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获得的圆满的人生境界。小说中,王阳明始终心怀天下,他曾目睹长安街上被大雪掩盖的可怜百姓,也曾独自前往居庸关考察边塞现状,面对朝廷屡剿屡乱的江西毅然就职。身为后世竞相效仿的圣贤楷模,王阳明在远大理想的支持下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成为真“三不朽者”。在立德上,他少年明志,广泛研究儒、道、释等多家学说,并将所得心学用于实践,真正做到明德亲民。在立功上,他战功显著,一纸退贵阳民乱,安定庐陵多年匪害,平叛宁王朱宸濠……在立言上,他提出了由“心即理”“知行合一”“去私欲,存天理”和“致良知”等构成的阳明心学,其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传习录》更是成为儒家极具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袁仁琮在小说中细致地描绘了王阳明充满探索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而全面地展现了他极具突破性的传奇人生。小说里,在程朱理学的教化下,王阳明自幼尊奉朱子学说。当朱子将一追到底视为认识事物极理的唯一方法时,王阳明便“遍读考亭之书”,细细钻研程朱理学,下定决心格竹求理。作为书中的重要情节,格竹失败让王阳明发现程朱理学体系中的重大疏漏,让他摆脱了理学近二十年来的思想桎梏。对于王阳明来说,程朱理学是他创立心学思想的最初动因,而现实遭遇则是他思想变化上的决定因素。书中,体弱多病的王阳明被刘瑾贬往落后贫穷的贵州龙场,最后竟脱胎换骨般从贵州重返中原,完成其心学思想上的初步建树。在后来坎坷多难的人生历程中,现实遭遇促使阳明心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使王阳明在磨砺中逐渐对“私欲”“亲民”“良知”等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和更加深刻的总结。

二、思想纠葛:程朱理学与自我突围

为了探求事物的未知真理,王阳明广泛接触儒、道、佛等思想学说,并与程朱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小说中,王阳明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而立志成圣,却又在追求圣人之道的过程中发现了理学的问题与矛盾,最终突破理学思想的束缚,成为一代心学宗师。

小说中,王阳明对待程朱理学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信奉到怀疑的变化过程。王阳明的祖父王文叙和父亲王华始终将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看作最为崇敬的先哲。在他们的教诲下,王阳明从小便渴望成为圣贤,他熟习理学著作,擅长诗文辞赋的背诵,并对程朱理学抱着坚信不疑的笃定态度。对此,王阳明在《朱子晚年定论》中概述了他寻求圣人之道的基本途径:“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众说之纷挠疲迩,茫无可入。”i其中,袁仁琮所表现的“稍知从事正学”则集中体现在王阳明格竹求真的典型事件中。在小说第四章中,王阳明在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学著作中苦求门径,他细细分析孔、孟、程、陆的思想,又反复以竹格物,却大病一场,仍旧不解朱熹格物致知的学问。小说中的格竹失败事件正是王阳明思想发展的一大转折点,他也通过这次经历发现了理学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不禁产生疑惑:所谓的“理”真的是“格”出来的吗?于是,就有了王阳明前往龙场途中的一幕:“朱子乃集儒家之大成者,自然是后世之师。但某不全信,某以为朱子许多见解没说到要害处。”从此,王阳明走向了质疑朱熹理学的求知道路。当再次面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时,他不仅潜心思考其对四书、五经的阐释,还全面分析其言论中的优点与不足。他坚信,只有吸收与补充朱熹的见解,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并解答门徒们提出的若干疑问。

而在王阳明思想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龙场悟道”则标志着他完成对朱熹理学的突破,开始创立我国思想史上的丰碑——阳明心学。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是指王阳明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彷徨思索,在贵州龙场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忽然大悟“格物致知”之旨。《阳明年谱》中指出,此旨便是王阳明所揭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至此,王阳明始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0。在小说中,读者可以通过王阳明与贵州提学副使席書的一次谈话详细了解王阳明的所悟之道。在这次对话中,王阳明就事论理,向席书举例说明“心即理也”的道理,并大胆质疑朱熹的一些言论,使席书对圣人之道有了新的认知。王阳明指出,所谓圣人之道全在自己的心中,即寻求圣人之道的途径不在“外物”,而在“吾性”,阳明心学由此诞生。

同时,在小说《王阳明》中,作家袁仁琮不仅关注到了理学对王阳明另辟蹊径,创立心学思想体系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敏锐捕地捉到了程朱理学作为“正学”对阳明心学发展的压制与约束。程朱理学是明代统一思想的有力武器,明太祖建国之初就明确地把独尊儒术、尊奉程朱理学作为朝廷的基本政策,而就在天下士子们墨守朱子学说之时,王阳明却公然挑战朱熹理学,动摇当时文化统治的权威。因此,小说中的阳明心学即便被众多门人所尊崇,却也一直被不理解的旁人称为“异端邪说”。更有甚者四处传播:“王阳明所讲的与孔孟之道背道而驰,不是在教圣贤书,而是在为图谋不轨制造舆论。”! 1书中,无知的校尉、毕真、刘养正等人即以此为由威胁王阳明,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四处使绊。知书达理的文人,如毛科、魏英等,也不免劝诫王阳明谨慎行事,切勿授人以柄。而即使在王阳明的临终之际,他苦心孤诣的圣学也仍旧被人谤为异学,这种情况愈来愈烈,甚至有着斩草除根的趋势。从这一角度看,程朱理学从侧面阻碍了阳明心学的传播与推行。王阳明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其成圣道路难免变得曲折颠簸。但小说中,王阳明却时常告诫他的弟子们:“这样七嘴八舌的议论,正是砥砺切磋的好机会。”以“无辩止谤”的宽容对待他人的诽谤与争论,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治学讲道,这是王阳明面对“异端邪说”的攻讦时始终如一的豁达心态。

三、事上磨练:人生磨砺与思想圆融

作为明代中叶杰出的哲学家,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数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贤,他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对此,袁仁琮说:“王阳明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是时代所造就,也是自我磨砺的结果。”! 2王阳明的一生命途坎坷,一次次的劫难与挫折在带给他沮丧绝望的同时,也成为他磨炼自我的契机。阳明心学的诸多命题如“知行合一”“去私欲,存天理”和“致良知”也是小说《王阳明》的核心内容。因此,袁仁琮在叙述阳明心学的时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王阳明的思想发展与王阳明的人生磨砺结合起来,充分展现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这样,写外形,不至于有形无神;写人的精神世界,不至于陷入枯燥乏味的心理解剖,实在是作家成功的探索。! 3

在小说中,袁仁琮首先注意到了王阳明一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被贬贵州龙场。因为上疏救戴铣等言官,从小衣食无忧的王阳明受廷杖、下牢狱、躲追杀、赴龙场,经历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砺。在去龙场的途中,他受僧人蒙骗差点丧命。在贫穷落后的贵州龙场,他亲自下地干活,从手握笔杆到肩挑重担。程朱理学强调知行一致,却怎样也没法将两者一致起来,王阳明却从磨难中找到了答案。“仗义执言,本是为人臣的本分,又怎料到为营救受冤枉的同事而招致横祸?僧人是应该行善,救困抚危的,又怎会知道武夷山庙里的僧人会谋财害命?”! 4正是通过对这些官场遭际和生活阅历的苦苦思索,王阳明在黑暗中摸索微弱的灵感,并在贵州龙场对知行问题有了相当成熟的思考,他提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在贵阳文明书院,王阳明又做了一步解释,因为有些人做事前不懂一定的道理,做得不成功,所以讲知,而有些人只讲不做,把道理拿来当门面,所以讲行。所谓“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针对时弊提出的独到见解。

在人生磨砺中,王阳明也形成了完整而明确的私欲观。小说中,王阳明在百姓的帮助下搭窝棚、建书院,处在社会底层深刻体悟底层百姓的喜怒哀乐,这才有了他对社会最本质的认知。因此,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就对“私欲”有了最基本的看法。他认为,为官之人若是处处为百姓着想就是去了私欲,处处为自己着想便是被私欲所蒙蔽了。随后,王阳明不避艰险复出庐陵任官,又进一步提出“去私欲,存天理”,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在庐陵多年的积案上。他坚信人心向善,老百姓之所以僵持不下,就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所以他设立申明亭,派里正、乡绅劝谕人们去私欲。结果,王阳明的办法很快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县里多年的积案在两个月内便全部了结。小说中,王阳明曾在任官前说:“我想的那些道理,究竟有用没用,也想试试。”而他在庐陵短短的六个月,也正是检验“知行合一”“去私欲,存天理”的关键时期。事实上,王阳明的一生也在不断地践行他的私欲观。他在写给薛侃的信中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5去私欲,便是破心中贼。一纸平乱,贵阳安宁;庐陵任职,政通人和……面对汹涌而来的功名利禄,王阳明七次提升,六次辞官,他是在克服心中的私欲。江西盗贼多年猖狂,朝廷多次派遣官员平乱未果,王阳明接受如此重任,势必也要先克服心中的私欲。冒死起兵平宁王乱,反遭诬陷谋反,面对咄咄逼人的江彬等小人,王阳明需要破心中的私欲。赴职途中遇反官府军,王阳明遇事而不乱,置自身安危不顾,这是因为他心中无私欲。晚年,王阳明病入膏肓,即使坐滑竿也要随军出战,不幸逝于途中,这是由于他坚持要克心中的私欲。所以袁仁琮说:“王阳明没有被私欲蒙蔽,他的心是光明的。他用一生,实践了他的诺言。”! 6

从赣南战役,横水、左溪、桶冈战役,大帽、浰头战役,南昌平宁王乱,到广西思州、田州战役,八寨、断藤峡战役。王阳明辗转战场十二年,指挥大小战役六次,却从没打过败仗。这是因为王阳明擅长“攻心”,并将“亲民”思想作为其治理理念的核心。在王阳明经历的六次战役中,除了平宁王之战,其余五次战役的对象都是百姓流民或农民起义队伍。对此,小说极为细致地描绘了王阳明理解民心的思想过程。从衣食无忧的刑事主部沦为一无所有的龙场驿丞,王阳明与百姓同甘共苦。在贵州生死攸关的两年半里,他深刻体会到老百姓的日子,了解到作为社会底层的他们内心渴望的是什么。在庐陵,王阳明在任职的亲身实践中酝酿又一重大理论——“亲民”。在赣州,从冒着生命危险检举内奸的老者身上,王阳明对“亲民”有了进一步的感悟。而经历了桶冈之战后的王阳明则更加明白了圣人为什么要讲仁政,为什么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所以,阳明心学的“亲民”理念不仅强调修己,更是要关注百姓安宁,关心民众的生计。

王阳明坚持“亲民”的理论主张,在他的每次战役中,“攻心”都占据了核心地位。王阳明的攻心战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是关注兵心。他在招募民兵的时候,一定会让民众知晓道理,严禁威逼利用。他格外爱惜战士的生命,并妥善处理阵亡的士兵。第二是理解敵心。在战前,他广泛榜谕,发布归顺政策,真挚希望那些迷途者能改恶从善。在战中,他知道知彼的军心尤为重要。桶冈一破,横水、左溪便孤立无援,士气大减,正是破贼的最佳时机。在战后,他也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增设巡检司,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第三是体恤民心。典型例子是征剿思州、田州两地。当得知两州的百姓主要是少数民族瑶民时,他立刻认识到当地民众的艰苦和闭塞,最终放弃武力,“尽撤调集防守之兵,解散而归者数万”! 7。

此外,在尝遍人生众多磨砺后,王阳明还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致良知”。在小说中,作家袁仁琮塑造了一批性格迥异的人物,有一心为他人的徐元吉、钱德洪,为平贼英勇就义的下属,也有利欲熏心的刘养正、黄伯康等人。面对这些人心,王阳明不断地思索,为什么张忠等人敢冒君命阻挠面君?像刘瑾那样的人如果不是天生的,又是如何变坏的?对此,小说里,王阳明在最后一次讲学中提出,一个人治学一生就是三个字:“致良知”。“致”用来概括存心、养性、修身;“良知”用来概括尽心、知性、知天。在嘉靖六年(1527)广西思州、田州战役中,王阳明便致力以真情打动瑶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反官府军首领卢苏、王受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王阳明不费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广西的盗贼和叛乱。

总而言之,“事上练”将王阳明纸上谈兵的思想变为有血有肉的思索,这是其他坐而论道者所无法媲美的。列宁在论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时曾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8对王阳明来说,阳明心学不仅是思索出来的,更是在极端艰难的情境下,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实践促进了阳明心学的发展,阳明心学又落实贯彻在实践中,二者相互融合。因而,作家袁仁琮评价阳明心学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9的思想学说。

四、结语

小说《王阳明》以王阳明的“成圣”经历为叙事线索,塑造了一个少年明志、开拓进取、勇于磨炼的人物形象。正如作家袁仁琮在《解读王阳明》一书自序中所说的,王阳明“成圣”并非偶然,要了解王阳明的成圣道路,就必须了解他年少时就要自己做圣人的伟大追求,必须了解阳明心学都是他继承与批判儒家文化,并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和思索而形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 0

a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64页。

b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cekn袁仁琮:《王阳明(修订版)》,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6页,第264页,第197页,第49页。dfghlopqst袁仁琮:《解读王阳明》,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7页,第27页,第41页,第21页,第6页,第159页,第160页,第105页,第7页,第1页。

ij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12页,第1007页。

m 过伟:《鲜活的哲学家艺术形象——读侗族作家袁仁琮长篇小说〈王阳明〉漫议》,《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39页。

! 8 〔苏联〕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基于新世纪以来浙江阳明文化传播的考察”(202010349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蔡蔚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王阳明
悲悯照亮前行路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赞《百家讲坛》讲述的王阳明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霍思燕与王阳明拍亲密戏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