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20-02-04 08:04陈军民常丽娟赵涛韩宁郭静
果农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锈病苹果园孢子

陈军民 常丽娟 赵涛 韩宁 郭静

苹果锈病是苹果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苹果锈病在苹果主产区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20年,苹果锈病在渭北旱塬长武县发生特别严重。从笔者对全县8个镇(办)132个村的调查情况来看,苹果园锈病发生率100%,株发病率62.2%,叶片发病率38.5%,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苹果锈病。

1发病严重的原因

1.1环境因素

近年来,由于城市、乡村建设,苹果主产区大量栽植龙柏、桧柏、侧柏等,给果树锈病的顺利越冬创造了条件,致使苹果锈病发生愈来愈严重。

1.2气候因素

苹果锈病靠风雨传播,降雨量多,苹果锈病的发生就严重。2020年4—5月渭北旱塬长武的降水量达到了120毫米,比历年同期较高,特别是5月份出现了连续3天以上降雨,最大降水量达到了68.3毫米,最小降水量45.9毫米,给病菌的萌发、繁殖、传播创造了条件。

1.3人為因素

自2018年遭受严重低温霜冻后,部分果园疏于管理,特别是果园有机肥投入量减少,树体抗病性减弱,病害发生率提高,也是导致苹果锈病普发的重要因素。

2发病规律

苹果锈病又名赤星病,有转主寄生特性,苹果树进入休眠时,病菌要转到柏树上越冬,第二年春天病菌又随风雨传播到苹果树上,进行危害。渭北旱塬地区,5月上中旬遇雨后越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小孢子,小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果树上(传播距离约5千米),侵染苹果树的叶片、叶柄、果实及当年新梢。侵染后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在冬季又随风雨转到寄主上越冬。

3危害症状

苹果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枝条。

3.1危害叶片

被害叶片正面的病斑为橘红色小圆点,直径1~2毫米,一周后,病斑逐步扩大,病斑中心长出黄色小点,分泌出黏液,渐渐变成黑色小点。6月下旬病斑直径扩大到1厘米左右,叶片背部膨大隆起,出现黄色小点和黄褐色胡须状物(图1)。

3.2危害果实

被害果实多在萼洼形成橙黄色圆形斑点,直径1厘米左右,后期病斑变成褐色,中心出现小黑点,病斑周围长出胡须状物(图2)。

3.3危害枝条

枝条新梢部出现纺锤形橙黄色病斑,膨大隆起,病斑上有黄色小点和黄褐色胡须状物,后期病部出现凹陷、龟裂等症状,枝条易折断。

4防治措施

4.1铲除转主寄主

在苹果主产区,禁止在苹果园周围10千米范围内栽植柏树及育松柏树苗,这是控制苹果锈病的根本措施。对于苹果园周围已经有松柏类树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彻底铲除,铲除转主寄主,切断侵染途径,防止苹果锈病发生。

4.2剪除寄主菌瘿

冬季彻底剪除果园周围5千米内柏树上的病瘿枝条集中烧毁,消灭苹果锈病病菌。

4.3增施有机肥

在锈病易发果园增施腐熟的羊粪、鸡粪、牛粪等有机肥(图3),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性。

4.4喷药防治

要及时对转主寄主和苹果落花后树喷药,这是防治苹果锈病的关键。

春秋季结合果园清园给寄主喷施氟硅酸乳剂3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铲除越冬菌源,减少锈病发生。

苹果锈病主要发生在苹果萌芽后的60天内,即4—5月份,6月中旬以后锈病菌不再侵染。对于周围有柏树、每年发病严重的苹果园,从苹果树发芽后至幼果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布一次杀菌剂,连喷2~3次,防止病菌侵入。这一时期若降雨偏多,温度高、空气湿度大,应增加喷药次数。可选用的药剂有:1∶2~3∶200波尔多液、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丙环唑乳油4 000倍液等,防止叶片、果实、枝条受苹果锈病病菌侵染,引起早期落叶和落果。

4.5喷药治疗

若叶片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红点时,立即喷施内吸性杀菌剂,能有效控制入侵病菌扩展与发病,喷药时期越早防治效果越好,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

猜你喜欢
锈病苹果园孢子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巧算苹果
2017年保山市蚕豆新育成品种锈病评价试验分析
家蚕微孢子虫类枯草杆菌蛋白酶Nbslp2的保守性及转录活性分析
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翼城县北撖村苹果园经济效益分析
对苹果园郁闭指标的认识及改造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