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0-02-04 08:04朱学亮贾丽于婷娟陈勇张颀赵其利
果农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核桃加工

朱学亮 贾丽 于婷娟 陈勇 张颀 赵其利

核桃是济南市最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008年历城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历城核桃”、“曹范核桃”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截至2019年底,济南核桃种植面积47.96万亩,占全市经济林的36%,对于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优化林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美丽泉城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站组建了核桃产业振兴团队,调查分析了全市核桃产业现状,总结了核桃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1产业现状

1.1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规划、调整与发展,基本形成了南山管委会、长清区、章丘区、平阴县等核桃优势产区,构建了“一体先行、两翼隆起、五镇突破”的核桃产业发展新格局,即以南山管委会为主体,以历城、章丘为东翼,以长清、平阴为西翼,以章丘曹范、章丘文祖、历城港沟、长清双泉、平阴孔村为重点,在核桃新品种繁育、标准化基地、林下经济、加工物流等方面率先突破。

1.2良种化栽培步伐加快

先后引进香玲、元丰、丰辉、强特勒、新疆薄皮、鲁光、辽核一号等20余个品种。历城港沟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了核桃嫩枝芽接技术,年出圃优质香玲核桃苗木50万株以上。自2011年以来,济南市大力开展了以实生核桃嫁接为主的经济林良种改接、低产低效园改造工作,每亩政府补助200元,连补3年,带动全市良种核桃改接面积达到0.33万公顷。

1.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成立了“济南核桃产业集群核心技术联盟”,为核桃全产业链提供多方位服务。山东汇友金核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集核桃研发、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华鲁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开发了核桃油、核桃仁等多个产品。全市涉及核桃生产经营的专业合作社103家,涉及核桃加工的经营主体9家,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1.4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历城、章丘等区县多次举办核桃文化节、采摘节等活动,深入挖掘核桃美化环境、医疗保健、休闲文化等功能价值。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探索林下中草药、林下养禽等新业态。章丘、历城等不断探索将核桃产品融入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仓储营销新模式。

2存在问题

2.1生产格局落后,碎片化经营占比过大

受土地政策、山区立地条件和群众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核桃生产“多、小、散”的经营格局依然没有转变,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碎片化经营的核桃生产方式仍占很大比重。落后的生产经营格局导致病虫害群防群治、统防统治,标准化生产,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2品种多而杂,缺乏竞争力强的品种

近年来,济南市政府大力实施核桃良种改接、核桃低产低效园改造技术,积极推进核桃良种引进,核桃良种化生产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前期实生核桃基数大,加之引进品种多而杂,改优接穗良种纯度低,具有地方特色的鸡爪绵核桃后代变异性大、劣多优少,致使核桃栽培品种多而杂,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种不多,良种改接任务仍然比较繁重。

2.3栽植密度大,管理粗放,果实品质下降

有些果农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或过度追求密植高产,栽植密度过大,再加上不合理的整形修剪,树冠郁闭度越来越高,草履蚧、黑斑病、腐烂病、炭疽病等病虫害呈加重发生态势。随着近几年核桃价格的快速下降及用工成本的快速提升和打工便利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核桃栽培管理越来越粗放,有的甚至放任不管。再加上提早采收,造成核桃仁脂肪含量低、不饱满,降低了果实品质,影响了种植效益,2019年南部山区核桃价格仅为4~10元/千克。

2.4采收方法落后,处理分散,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

目前核桃采收仍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采收效率低。核桃采收以及采后处理技术手段落后,一方面造成核桃商品等级下降,给核桃加工及加工品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南部山区是济南的“泉源”、“绿肺”、水源地,因此提升核桃產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核桃青皮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迫切。

2.5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不足

尽管目前济南市核桃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很多企业无论是在科技研发还是规模扩大方面,都面临较大困难。从现有加工产品上看,加工程度低、链条短,产品以核桃仁、核桃油、核桃粉等初加工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开发较少。从利用部位来看,目前除了核桃仁得到良好的利用外,其他部分只能当垃圾处理掉,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从加工规模上看,大多数加工企业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太少,设备和技术落后,规模偏小,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2.6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缺位,专业化社会体系还不完善

在优良核桃苗木交易、品种嫁接改良、整形修剪、病虫防治、青皮收集和综合利用、核桃加工物流及销售等方面缺乏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果农销售渠道不畅通,品牌建设、经营意识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出现技术管理难、病虫防治难、机械作业难、提质增效难、市场销售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南山核桃”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维护、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对策建议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建立政府与果农共同负责的核桃林生态保护机制;充分发挥省会资金、人才、科技等综合要素集聚优势,推进核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核桃种植户组织化水平。

3.1抓好低产低效核桃园升级改造

以低产低效核桃园升级改造为抓手,通过加强管理、抚育改建、改良品种等措施,进行升级改造、提质增效。一是推进核桃品种高接改优,对劣种园、低产树进行多头高接,优化核桃品种和树体结构(图1、图2);二是推广核桃密植园改造技术,通过间伐、落头、提干、重度回缩、开张树冠等措施,调整核桃园群体与个体结构,改善树体通风透光等生长环境(图3);三是推广核桃树体更新复壮技术,通过树上大枝回缩更新促发新枝、树下加强肥水、养根壮树等措施,促进树势复壮;四是推广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生态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推进核桃产业绿色发展,提高核桃质量安全水平。

3.2着力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

整合核桃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发挥核桃产业创新团队作用,依托山东省汇友核桃研究院,加强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建立核桃种质资源圃。采取以引为主、引选结合等方式,筛选一批适合济南种植、抗病和适宜加工的新品種。通过保留实生大树树体骨架,高接换优,可选择早实性、丰产性强的清香、香玲、元林等核桃良种,不断提高核桃良种使用率。

3.3推进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

加快推进核桃园采收、脱皮、烘干、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采用政府采购或农机补贴等方式,对标准化示范园、精品园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套一批脱皮机械,发展一批核桃青皮收集和综合利用加工网点,实现核桃青皮集中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大核桃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引进培育核桃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鼓励企业设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方式,加快核桃功能性脂肪酸、核桃优质蛋白、核桃医药保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升加工产品档次,丰富产品种类,提高附加值。

3.4大力推进品牌化营销

全面建立种植模式标准化体系、核桃采收标准、加工体系标准,推进核桃全环节规范操作,建立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和质量追溯体系。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销售市场、行业协会等经营主体,加强质量管理,增加科技投入,在“南山核桃”品牌的基础上,提升品牌数量及质量。加快市场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发展贮运、连锁经营、产销对接、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方式,扩大市场销售。加强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举办品牌核桃社区推介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3.5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组建济南市核桃产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构建市、县、乡核桃产业协会体系。以街镇为区域单元,组建专业化的综合服务队伍,面向农户开展核桃树的整形修剪、科学深耕施肥、防病治虫、机械耕作等服务。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省、市、县各级核桃产业服务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方式,同农户签订项目开展服务,着力解决困扰农户的诸多难题。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化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整流域、整片区流转农户小片核桃园,由小片聚成大片,逐步实现病虫害的群防群治、统防统治,不断提高规模效益。

猜你喜欢
核桃加工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基于PowerMILL软件的复杂零件的5轴数字化加工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猴子拾核桃
探讨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研究
巧剥核桃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