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方言特色时间副词“碰向”研究

2020-02-04 08:04何汝贤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摘 要: 通过考察长沙方言的特色时间副词“碰向”,认为“碰向”具有“过一段时间后将要”和“有时”两个意义,并从语义、语法、语用和方普比较四个角度分别对“碰向1”和“碰向2”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 :长沙方言 “碰向” 时间副词

一、引言

长沙县在行政区划分上属长沙市,其方言属于湘方言长益片长沙方言的新派。长沙话中的“碰向”是一个较为有方言特色的时间副词,例如:

(1)他碰向又会回来啰,莫急啰。

(2)我还不晓得你的,碰向你又不同意哒。

(3)外公碰向又去赶下子场,打下子麻将,过得几哒舒服。

(4)我碰向就去他那里,帮他望一下店子。

以往对于长沙方言时间副词的研究较多,但并未涉及对“碰向”的探讨,文章拟围绕特色时间副词“碰向”,结合自省语料,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展开全方位考察,并将之与长沙方言和普通话的同义表达形式进行比较,发掘特色方言现象。

二、“碰向”的语义分析

陆俭明、马真根据相对于说话时间能否在时轴上占据确定的位置,对时间副词进行全面的分类,将时间副词分为“定时时间副词”和“不定时时间副词”。前者重在时,不在态,又可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三小类;后者重在态,不在时,又可分为已然、未然、进行、短时、突发、先后、常偶等十八个小类。作为副词的“碰向”语义虚灵,主要在句子中帮助实词表达意义,传递谓语的时间状态。具体来说,“碰向”可表达以下两种不同的语义:

第一,表示某种行为或状态将要发生。例如:

(1)碰向我就出门玩去哒,管不了你的伙食。

(2)箇只店子碰向就要关门哒,门面要转出去。

第二,表示某种行为或状态有时发生。例如:

(1)碰向他又到我屋里来玩下子。

(2)他碰向又去爬下子岳麓山,锻炼腿脚。

由此看来,“碰向1”属于表将来时的“定时时间副词”,侧重于说明动作、状态的将要到来,具体来说是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情况不会马上发生、进行或完成,但一小段时间后会发生、进行或完成,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等一会儿”或“过一阵子”。而“碰向2”属于表常偶的“不定时时间副词”,侧重于说明动作、状态在一段时间内的有时出现,是表低频率的时间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有时”。

长沙方言中“碰向”作时间副词用,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具备语义理据的。“碰向1”的语素之一“向”在词典中有“一贯,一直以来”的义项,在长沙方言中可表“从开始到现在”的一段时间之义,例如:

你这一向身体还好啵?

因此动词“碰”与“向”结合,并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使用时,“碰”与“向”意义便不断融合,逐渐凝固为一个时间副词。在此基础上,“碰向1”由过一段时间(发生或出现),引申为低频率地重复(出现),“碰向2”也就出现了。

三、“碰向”的语法分析

(一)句法位置 “碰向1”和“碰向2”在句中位置一般比较灵活,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中,但位于句中的情况更普遍。张谊生提出副词的灵活性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其一是韵律节奏,凡是单音节的副词,一般只能位于句中;其二是语义辖域。位于主语后谓语前的时间副词,只是与动词结合共同来修饰主语,辖域窄;位于主语前的时间副词,与主语和谓语联系均不紧密,而是说明整个句子,辖域广。例如:

(1)碰向我就出门玩去哒,管不了你的伙食。

(2)箇只店子碰向就要关门哒,门面要转咖出去。

(3)碰向他又到我屋里来玩下子。

(4)他碰向又去爬下子岳麓山,锻炼腿脚。

(二)后加成分 副词是能够在谓词性结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时间副词“碰向”也与其他副词一样通常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后加的成分具有多样性:动词性结构、形容词性结构和主谓结构。

1.动词或动词短语做谓语

“碰向1”和“碰向2”均可搭配动词或动词短语:

(1)他碰向回,出差暂时还冇结束啦。

(2)娭毑碰向还要到医院去看看,住一段时间院。

(3)我碰向喜欢,碰向又不喜欢哒。

(4)我们碰向想偷下子懒,都冇办法。

首先,从动词音节上看,通常是双音节或多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较为少见。杨荣祥提出,单音节副词对被修饰成分的音节没有太大限制,双音节副词则倾向于选择双音节或多音节被修饰成分,为“碰向”多修饰双音节或多音节动词的韵律限制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佐证。

其次,从动词的时间意义上看,通常是动态动词及动词短语。龚千言曾根据动词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意义,把现代汉语动词分为动态和静态动词两大类,动作行为动词、动作动词、心理活动动词、终结动词、瞬间动词属于动态动词,而状态动词、心态动词和关系动词则属于静态动词。“碰向1”表现动作行为的将来性,“碰向2”着眼于动作行为的频率 ,故两个副词“碰向”均倾向于修饰动态动词,排斥静态动词。例如:

我屋里崽伢子出去读书,我碰向有点想他咧!

*最近心情好,我碰向开心。

值得注意的是,“碰向”可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如“想”,但不能修饰心态动词“开心、激动、痛快”等等。

其三,從动词的感情色彩上看,在积极义或消极义上并没有明显的倾向。

(1)碰向橘子洲要办音乐节,一路去看啵。

(2)我碰向就走,哪个要跟你住在一起。

(3)我屋里崽崽碰向还晓得买点东西回,孝顺得很!

(4)他碰向就对我发一餐脾气,真的拿他冇办法。

2.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做谓语

“碰向1”和“碰向2”也可修饰形容词性结构,表示某种状态的将要到来,或某种状态时不时出现,但频率明显低于修饰动词性结构。

(1)现在的细屁股真的长得快,衣服碰向就大哒。

(2)箇天气碰向晴,碰向雨,拿哒它冇办法。

3.主谓结构

当“碰向”位于句首时,其后修饰成分可为完整的主谓结构。此时,“碰向”的语义辖域不再只是主语、谓语,而是整个句子。

(1)我还不晓得你的,碰向你又不同意哒。

(2)碰向他又出去旅游,透下子气。

(三)共现成分 在口语中,“碰向”常与一些成分在句中共同使用。

1.“碰向”与副词共现

首先,“碰向1”可与副词“就”“还”的共现。“就”做副词可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当它与“碰向1”共现时,可辅助其“即将到来”语义的表达:

(1)现在的细屁股真的长得快,衣服碰向就大哒。

(2)碰向我就出去旅游哒,管不了你的伙食。

而“还”做副词可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当它与“碰向1”共现时,传达出过一小段时间动作或现象仍旧会出现的语义:

(1)娭毑碰向还要到医院去看看,住一段时间院。

(2)碰向还要到银行去一次,去存点钱。

其次,“碰向2”则与副词“又”的共现。“又”做副词可表示“重复或继续”,表频率的“碰向2”与副词“又”相组合:

(1)我碰向喜欢,碰向又不喜欢哒。

(2)碰向他又出去旅游,透下子气。

2.“碰向”与动态助词“哒”共现

在长沙方言中,动态助词“哒”较为特殊,可用于动词后帮助动词表示丰富的时态,可表示“将行貌”和“持续貌”等。按照卢小群给出的界定:“将行貌”是指动作行为将要发生或状态变化将要出现,“持续貌”是指动作行为的反复进行。因此长沙方言中的“哒”在语法意义上均可与“碰向1”“碰向2”相匹配。例如:

(1)碰向我就出门玩去哒,管不了你的伙食。

(2)他不晓得几粘他舅舅,碰向又到他屋里去玩哒。

例(1)是“过一阵子将要怎么样”,在时态上属于“将行貌”,与后文的动态助词“哒”相匹配。例(2)是“有时会怎么样”,在时态上属于“持续貌”,因而“哒”在这里也可以辅助其意义的传达。

四、“碰向”的语用分析

从感情色彩来看,如前所述长沙方言的时间副词“碰向”在修饰积极色彩还是消极色彩的谓语上并无明显的倾向。由此得知,“碰向”本身感情色彩呈中性,仅仅是陈述客观事实,并不反映说话人的态度或主观评议。某些语境下,似乎“碰向”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实际上这种感情色彩是整个语境中包蕴的,并非“碰向”本身所具备。例如:

碰向又到网吧去,你还晓不晓得要读书啊!

此句中的贬义感情色彩,显然是来自于语境,并非时间副词“碰向”本身所有,不能判定“碰向”在附加意义上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五、“碰向”的比较分析

(一)“碰向”与普通话的比较

1.“碰向1”相对应的普通话的表达

长沙方言的“碰向1”,在普通话中没有完全同义的时间副词,但大致相当于短语“过段时间”“过一阵子”,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或情况一小段时间后会发生、进行或完成。例如:

(1)我碰向就走,哪个要跟你住在一起。

我过段时间就走,谁要和你住在一起。

(2)娭毑碰向还要到医院去看看,住一段时间院。

奶奶过一阵子还要到医院去看看,住一段时间院。

但在时体范畴上,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陆俭明、马真将“定时时间副词”定义为:定时时间副词只能用于说某一特定时间——或说话前(过去时),或说话时(现在时),或说话后(将来时)——存在或发生的事。“碰向1”正属于表示将来的定时时间副词,它虽表示“过段时间”,但只能用于说未来的事,并不可以用于说过去的事。与此相反,短语“过段时间”“过一阵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均可说明。例如:

他那时候很消沉,但是过一阵子就重新振作起来了。

*他那一向很消沉,但是碰向就重新振作起来哒。

此例描述的是过去发生的时间,“碰向1”用于此是不符合方言语法的。

2.“碰向2”相对应的普通话的表达

长沙方言的“碰向2”与普通话中的“有时”同义,均表示频率较低的重复。列如:

他不晓得几粘他舅舅,碰向到他屋里去玩。

他很粘舅舅,有时会到他家去玩。

(二)“碰向”与本方言其他同义表达形式比较

“碰向1”,表示行为动作在将来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在长沙方言中同样也没有同义副词,只有“等一下”“过一下”等意义相近的短语。而“碰向2”,表示动作或状态低频率地重复出现,在长沙方言中有“间空子/间常(子)”这样一个同义时间副词,以及“碰暂”的近义时间副词。

龚鹏在《长沙方言时间副词研究》中采用陆俭明、马真的分类方法,将“间空子/间常(子)”和“碰暂”均划分为“不定时时间副词”的“表示常偶”一类。二者之间的区别是,“间空子/间常(子)”所传递的发生频率比“碰暂”稍高。从语义上来说,“间空子”是动词“间”与名词“空”意义的结合,由“间隔”和“一段时间”融合为“隔一段时间(发生)”,再引申为“有时(发生)”,这就与我们前面所说的“碰向2”的语义理据不谋而合。那么,根据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词语的语义理据,可以认为“碰向2”与“间空子/间常(子)”为同义副词,同时“碰向2”表示的频率较“碰暂”要高。例如:

(1)我间空子/间常(子)去看一下以前的老师。

(2)我碰向去看一下以前的老师。

(3)我碰暂去看一下以前的老师。

综上,将“碰向1”“碰向2”与普通话、本方言进行比较,发现其对应关系如下:

六、结语

本文从方言语法实际现象出发,抓住“碰向”这一个时间副词,对它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比较。文章认为,语义上,“碰向”具有两个意义,即记录了两个词项。语法上,在句法位置、后加成分和共现成分方面各有特点。语用上,它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而通过与普通话和本方言同一表达形式比较,可以看出“碰向”作为长沙方言的一个时间副词,具有鲜明的方言特色。

参考文献:

[1] 龚鹏.长沙方言时间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何宁.长沙方言副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黄莺.浏阳方言副词研究[D].吉首大学硕士论文,2014.

[4] 荆文华.新乡方言语气副词“情”“敢”“管”“高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5] 李兰.株洲县方言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6] 刘娜.湘乡方言特色时间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7]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8] 盧小群.湘语语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9] 夏卓琼.安化县马路镇方言副词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3] 赵素轶.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方言的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作 者: 何汝贤,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